2010年01月10日 20 :10  来源:红网
  
  
  
  
   1月8日,有媒体报道了温州市龙湾区2003年科级干部子女公开考录的情况,引发关注。《青年时报》1月9日的跟踪报道说,据龙湾区人事局称,由于区划调整后龙湾区机关干部普遍十分担心子女就业问题,为了稳定干部队伍,才发文招录领导子女。(1月9日《青年时报》)
  
   相关部门的解释让我明白,招录领导子女其实是一次特别的专门的活动,因为它是龙湾区人事局多次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招考后,经当时的龙湾区委、区政府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由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区监察局等3家单位组织的。据称,此举的初衷是由于区划调整后,龙湾区机关干部普遍十分担心子女就业问题;目的是为了稳定干部队伍,使全区各项工作尽快步入正常轨道。很纳闷的是,难道此前面向社会的所谓“多次”公开招考,不包括科级干部子女吗?有一点毫无疑义的是,倒是为了稳定干部队伍的这次招考,是确定无误不允许闲散人等报名。
  
   给领导干部子女开“小灶”,显然是大浪淘沙,有人没能经受得住大风大浪的考验,只好到沟河里充霸王。这是领导干部子女不争气,不具备揽瓷器活的“金钢钻”的表现。但是,做领导的为自己子女的就业就“不稳定”,还影响“全区各项工作尽快步入正常轨道”,又论证了一种特权欲望。官者后代继续为官,文化程度只有“职高和中专”的干部子女,也能堂而皇之地被安排进事业编制单位,就不仅仅是“实在令人震惊”的问题,而是选拔用人机制中的权力乱象,是对权力和能力的嘲弄。
  
   招录领导子女竟然是为稳定干部队伍,这理由已经足够让官员们感恩戴德,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振兴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但是,影响干部队伍稳定的因素实在太多,公权部门该怎样去一一满足呢?比如,吃穿不愁,为钱不多烦恼;房子只有一处,为二奶住的还是租的揪心;官位几年不动,为升任跑上跳下套近乎身心交瘁,等等。当官的想啥来啥,权力无节制地膨胀着自肥,而且可以明目张胆地泽惠后人,谁不想耀武扬威地把官永远做到底?
  
   能力决定效能。不是说领导干部子女都是低人一等的庸才,但很明显的是,领导干部子女在已有的“多次”公开招录中肯定被淘汰。然而,正是这些当年独辟蹊径招进去的官家子弟,有的如今已经走上领导岗位。他们不会只是官场游戏中游刃有余的佼佼者吧?但是,因为一种特权却让其他人失去了一个机会,成败得失又该怎样计算呢?(作者:冷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