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先人为我们后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典,那就是“伯乐发现千里马”和“不拘一格降人才”。后来,有人主张这未免有些人为成分,不如依靠法律、制度选拔人才,这一书生理论被采纳,于是“伯乐发现千里马”和“不拘一格降人才”被束之高阁,这是我国难以出现杰出人才的致命要害。
  发现、推举、培育、选拔杰出人才,不是某一行业部门的垄断专利,如垄断专利成立,则可以炮制出繁琐法令、文件,最终变为潜规则,迈进的门槛则变高、启用人才的模式或尺码僵化而固定,程序或手续更复杂,条条框框何其多,笔试、面试加多次考察,制度性、程序性或集体考察研究决定的结果,大都选出无太大争议、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平庸人才。
  “伯乐发现人才”,正是尊重和遵循杰出人才特有规律,有一特长就是人才,求全责备则选不出杰出人才。唯有人才才能发现人才。三国时期,水镜先生和徐庶向刘备推举了庞统和孔明,这还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如现在全国、全世界范围内请人才发现和推举人才就不只是一个局地小范围了。蔡元培不拘一格发现和推举了很多杰出人才,成为国家栋梁和传世经典。没有学历、腿还残疾的华罗庚发现和推举了其貌不扬、没有口才的数学奇才才陈景润。如按部就班、墨守陈规、因循守旧地选拔人才,庞统因长相丑陋、态度清高,张飞凶相毕露,诸葛亮弱不禁风,华罗庚没有学历,爱恩斯坦是外来户,都是第一轮早早被淘汰的对象。
  人们对“人才发现人才”的忧虑是近亲繁殖和任人唯亲,但真是那样推举近亲和庸才弟子的人,本身就不是人才,将成为千古罪人和庸才。还有一种顾虑就是孔明是杰出人才,但他推举的都是三流庸才,从这一点看他只会用人才,但他发现不了杰出人才,所以一人专断是有缺陷的,要对被推举人进行科学评估。
  “伯乐与千里马”告诫人们,这也是一项制度创新,将成为打破目前行业部门垄断人事与人才工作的新突破。“不拘一格降人才”告诉人们,只要是杰出人才,花木兰可以上战场,年近古稀也可以当总统,二十岁也可当将军,不会骑马也可统帅三军,不是博士也能当教授、获得诺贝尔奖,没有口才也能当科学家,非洲裔奥巴马也能当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