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抢纸风波,竟引发了大家对通胀的担忧。

  最早行动起来的是台湾人。

  自台湾多个连锁超市传出卫生纸价格最快将在3月上浮10至30之后,恐慌的居民第一时间“洗劫”了卫生纸专柜!

  


  (图片来源:网络)

  除担心价格上涨外,参与抢购的居民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害怕卫生纸库存耗尽,就算有钱都买不到!

  难道通胀真的要来了?

  台湾纸贵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商品价格的每次上涨,都是市场供需状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动,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台湾卫生纸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因为造纸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飞涨拉高了纸制品的成本。按照当下的价格走势,预计至少到今年的5月份,纸制品价格仍会延续上涨态势。


  

  (图片来源:网络)

  继续深扒的话,为什么会出现造纸原材料供应紧张的状况?这口“黑锅”被扣在了加拿大和巴西的身上。

  据说,要不是它们一个爆发森林火灾,另一个生产链出现问题,造纸原材料又怎么可能会供不应求呢?


  

  (图片来源:网络)

  火上浇油的是,为保护环境,台湾环保部门严格管控当地造纸业,限制其生产,进一步刺激了造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洛阳纸贵,这次难道真要在台湾上演了?大陆会受到这轮涨价潮的波及么?

  通胀来了?

  如果说节前茅台的涨价还让普通居民感受不到通胀的脚步声,那么接连看到的必需品涨价通知,着实让我感受到了通胀的临近。


  

  (图片来源:网络)

  不仅是青岛啤酒,华润、燕京、雪花日前也都宣布了涨价通知。需要注意的是,这可是啤酒行业十年来首次集体涨价,难不成今年夏天看世界杯要喝白酒?

  除啤酒外,饮料行业巨头娃哈哈前两天也传言要涨价了: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娃哈哈已经官方宣布文件系伪造,但是并未否认“少数产品的部分促销政策取消”的说法。也就是说,即便娃哈哈饮品短期内不会上调售价,但如果“再来一瓶”的促销活动消失,某种程度上不也意味着涨价么?

  啤酒涨价,娃哈哈也不再优惠,以后是不是连矿泉水也要喝不起了?

  我觉得大可不必太过担忧。这次涨价潮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行业,并不是日常生活用品的全面上涨,暂时还称不上通货膨胀。

  但话说回来,如果以后真遇到通胀了,你究竟该如何应对?难得真要学台湾同胞去扫货囤货么?

  理智算账


  这里需要先普及一下,真正的通货膨胀的确会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物价全面上涨,但是具体细分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方面,物价涨幅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这时我们就需要理智面对。

  例如台湾的卫生纸涨价的问题:假设每人每月用两包面巾纸,一包原价20元新台币,即便按照30的涨幅,一个月也就多花了12元新台币(约人民币2元多),一年下来也只多花144元新台币(约人民币30多元),这样的涨幅你真的需要去跟风抢货囤货么?

  与其疯狂抢纸只为一年节省30元,倒不如琢磨如何理财,用理财收益跑赢通胀,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岂不快哉?

  在不确定通胀何时来临的情况下,提早将资金配置在多个理财渠道上,足以轻松应对。

  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起,市场陷入资金荒,货币基金收益已经能够轻轻松松达到4。5,再搭配上网贷、基金等低风险产品,实现8的年化收益应该不算难事。


  

  (图片来源:网络)

  你可能会质疑:如果断货怎么办?想买都买不到怎么办?

  这一点你大可放心,在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上,自打改革开放以来,貌似还没出现过长时间短缺的状况。

  合理配置资金,理财抵御通胀,还用得着跟风抢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