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论坛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
  最近我碰到了一件烦心事。我的母亲在中国人寿保险的销售人员蛊惑下,前前后后竟然买了近50万元的理财产品。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部分保险年缴费金额特别大,时间特别长,要到老人八十多岁的时候才能将钱拿回来。甚至有一份保单是以误导的方式,让老人用贷款来购买的。
  我的母亲马桂莲女士1952年6月10日出生,今年已年满68周岁,此前经熟人介绍,先后在中国人寿购买各种保险,金额达近50万元。个别保单金额达到年交8万,15年到期,届时我母亲将满82周岁。更有一份保单,在老人明确表示资金压力太大,已经无力购买的情况下,偷换概念的告诉老太太的保险万能账户里有10万元,正好可以购买中国人寿国寿鑫禧宝年金保险(尊享版),不需要老太太再往外拿钱。软磨硬泡之下,老太太考虑到不用她再出钱就同意了。
  2020年8月5日,两个业务员来到我家,说是帮老太太理一理保单,至此,我们才知道所谓的万能账户里的10万元是10万元贷款限额,业务员是用贷款给老太太买的保险。面对我的质询,两位业务员无言以对,情急之下慌称他们是银监会工作人员,到用户家中了解情况的。
  他们怎么可能是银监会工作人员呢?他们出发前和我母亲联系的,说是中国人寿南大街分公司的业务员到家里给老太太送礼品的。面对我对保单的质疑,此刻又谎称是银监会工作人员,更是许诺,如果我们愿意,可将年交8万的中国人寿国寿鑫享鸿福年金保险转换成三年定期储蓄,但是不支付利息。
  种种迹象已经充分暴露出中国人寿业务员的不择手段,以及保险公司的管理混乱。至此,我决定向中国人寿投诉,希望他们能加强自身管理,约束自己的业务员,并对不合理保单予以撤销。
  2020年8月6日,我和母亲来到位于西安市南大街东木头市的中国人寿西安分公司进行投诉,要求撤销中国人寿国寿鑫享鸿福年金保险(年交8万,交三年)及中国人寿国寿鑫禧宝年金保险(尊享版)(年交2万,交五年)这两份保单,年交8万,已交两年的保单我们只要求退还本金即可;年交2万,贷款购买的保险则必须由保险公司承担包括贷款利息在内的相应费用,我们要求一切恢复到2019年8月14日之前的状况(即该合同生效之前)。
  此后即是漫漫维权路,我们先回10多次致电中国人寿95519,起初还有人回个电话,此后便无人理会。2020年9月,在感觉依靠中国人寿自身自纠自查去解决这件事无望的情况下我将此事以书面形式报给陕西省银监会,进行实名投诉,希望银监会能对保险公司业务员这种违规、乃至无下限的揽单行为能加以约束,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管,也能为我们主持公道。3日后银监会将投诉信转批给中国人寿西安分公司,并以短信形式通知我,我们和中国人寿属于合同纠纷,建议我们双方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未果可以向法院起诉。
  此后,中国人寿友谊路公司(购买年交8万保单的公司)致电我们,“合同规定,70岁之前可以购买类似理财保单,购买过程合乎规定。”虽然我的内心一万个不满意,但是最起码的契约精神我还是有的,对此结果我表示接受。
  但是对年交2万的这份贷款保单,此后便是道不尽的辛酸维权路。
  作为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谁有时间和一个巨型央企整天耗着?谁又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用在打官司上呢?利用贷款向客户销售保险,这是银监会明令下文禁止的事情,但是到了中国人寿这里他就是一纸空文。他就可以豪横的把你晾在那里不理你。
  其实这本身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保险公司业务员误导消费者,违规用贷款为消费者购买保险。作为行业从业者,素质高低参差不齐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中国人寿对此事的冷漠态度着实让人心寒。半年了,就这么个小事一直得不到解决。
  此外,我也想通过媒体来质问中国人寿几个问题:
  1、中国人寿始终坚持贷款买保险是经过我母亲同意的。对此我深表疑惑。业务员是否当时明确告知老人是用贷款买的保险?既然老人当时已经明确表示已经无力再买保险,何以会用贷款去买保险?她用什么来还贷款?再者,既然中国人寿坚称告知过我的母亲,那么请中国人寿提供告知时的录音、录像(按照合同要求,保险公司对整个合同产生过程录音、录像。而中国人寿也坚称有这份材料)。
  2、银监会下文明令禁止保险公司利用贷款向客户出售保险、理财产品,为何在中国人寿这里他形同一纸公文 ?相应的保险或理财产品的利息是否跑的过贷款利息?如果跑不过贷款利息,那么中国人寿业务员的这番操作算是什么呢?说是保险,它既不保财也不保命,更不保健康、大病;说是理财,却明显就是个赔钱的买卖,如此操作,除了他的业绩还剩下什么呢?
  3、我母亲慢性病缠身,身患高血压(三级)(病龄28年)、腔梗、冠心病及动脉硬化(心脏介入手术10年)、糖尿病(两年),颈椎病,
  每年住院治疗不下两次,往复门诊的次数更是不计其数。中国人寿业务员在向老人推荐乃至出售保险是否合规?是否询问过老人的健康状况?是否询问过老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有,请提供当时的录音、录像。
  )
  4、 老人习惯攒钱,这和她们困苦的经历有关。所以老人们习惯性的攒下一笔不菲的存款以备不时之需。但是中国人寿在榨取老人的这些存款时可谓不遗余力。老人们攒钱是为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不是为了挣回几个利息钱。中国人均寿命只有76岁,你们将保险(或者说理财产品更准确)最终回款期限定到老人80对岁,这难道不是一个笑话吗?人都没了要钱干嘛呢?
  5、作为一个央企,我们老百姓没有奢望它能为我们提供多大的社会义务,只求它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能做好它本身的服务就好。他们在向一个仅靠1800多元退休费,且疾病缠身的老人销售近50万元的理财产品的时候良心真的不会疼吗?
  老人现在每天心心念念的是中国人寿有没有给她把贷款买的保险退了,什么时候能给她能给她退了。隔三差五的敦促我联系中国人寿,让我去代她去跑一跑、催一催。我此刻不禁感慨,老太太哪里是买了一堆保险,这更像是给自己买了一堆催命符。
  至此我已经感到身心疲惫,希望论坛的朋友们能为我们发声。同时,我坚信我们的遭遇不会是个例,全国还有更多类似遭遇的老人。现在国家增加居民养老、医疗投入,想方设法降低医药价格,努力从各方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但是经此一事,更多的人幸福感没有了。在老百姓眼里,顶着国字头的央企代表的就是党,是政府,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