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朝着多元方向发展,拜金主义、见利忘义、诚信失范等现象不仅存在,还严重败坏着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这些问题在医疗卫生行业同样存在。医疗机构,本应以精湛的医疗技术、良好的服务水平和合理的价格赢得患者青睐。然而,某些医院却剑走偏锋,采取以金钱雇用“医托”的办法招揽患者。“医托” 狂骗高额医药费是怎么回事呢?
  “医托”基本没有专业医疗知识,唯一的兴趣就是把所谓的患者推荐给关联医疗机构,现在很多“医托”和关联医院已经结成了一个以牟利为目的的“商业联盟” ,这个“联盟”恨不得将所有的人都“开发成患者” ,进而从每个人身上赚足他们的医疗费。
  “医托” 狂骗高额医药费是怎么回事呢?“医托”以能够找到著名医院专家坐诊为名义,把患者骗到偏远的小诊所(医院),早就串通好的“黑医” 则无视基本的道德操守,开出高价药,收取高额挂号费,几元钱的药被卖到上百元,患者少则被骗两三千元,多则损失上万元,随后“医托”和“黑医”坐地分赃。“医托”们的诈骗犯罪活动严重侵害了就医患者的利益。
  根据我国刑法,如果医疗机构及其执业医师以赚取医疗费为目的,明知就诊的人没有疾病却故意提供诊治措施,或者进行“过度医疗” ,那么相关行为可能会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而“医托”虽然没有参与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但如果明知相关医疗机构存在“虚假医疗” 、“过度医疗”行为,那么其行为就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形成了共犯结构,同样可能构成诈骗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