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老妖:年吞数亿元公帑的“夏都”北戴河
文章目录
“三公”老妖:年吞数亿元公帑的“夏都”北戴河
文唐伯虎瞎画画
“三公”原来是真的不能公开的。
12月6日《中国经济周刊》翔实刊载小小北戴河上一个惊人的秘密:每年数百中央机关要为此处长20华里,宽3华里地上的疗养院至少支付数亿元公帑。在这里的中央机关无所不包,赫然有全国人大、国土资源部、铁道部、水利部、国资委、工信部、全国政协、中央纪委监察部、国家统计局……北戴河上百处冬天基本歇业,夏天特权专属的名目繁多疗养院,还远不是从现在开始,早自五十年代起便已在公帑中一直吸血,吸了半个世纪,间间都修炼成老妖精,淌血的吸管也融化为身体的血管之一,无从剥离。
即使2003年,中央取消了夏季到北戴河办公的规定。中央决定,党、政、人大、政协、军五大领导班子夏季不再到北戴河办公,同时中央各部委负责人在此期间外出和休假,均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不得擅去北戴河等地。但这个曾经的“夏都”一直未停过大把大把焚烧着纳税人的钞票来供养,北戴河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公帑百慕大。
我总算理解中央机关为什么公布“三公”明细如此难,如一个夏天仍要穿上密不透风皮袄的神经病样难以琢磨 人家原来早想得是如此深远,皮袄一掀,里面叮叮当当的玩意千疮百孔腐臭难闻岂是能见得光!
古来皇权统治者,总喜欢圈块后院,弄个猎场,修池温泉,建所行宫,专供冬暖夏凉享乐,尤其晚清那位著名的叶赫那拉氏,穷国之力,筑不世园林,中华大地总难免被这样那样几个人轮番把玩于手掌间,结出诡异邪恶的“明珠”。翻开叶赫那拉氏这段历史,就是伍子胥再托生将其躯体挖出十遍,鞭尸三千也无法解恨。
皇帝早死绝了,在这块土地上已绝种百年。历史看似在进步,但北戴河卷起的海风,刮的却是数千年一成不变的咸湿冰冷季候风。
再想想鼓足干劲为国喝茅台,配萝卜一物三吃,悬百万水晶灯,出入有名车、提前发奖金的央企,其实也不算什么了。上行下效,所有喝掉的茅台,在北戴河的浩淼海水面前,那又算什么!
几乎叫人绝望的是,公帑特权已是公开的潜规则!皇子皇孙固然绝了种,皇子皇孙的玩艺倒完好传承下来。
前外交官吴建民说,见不得向富裕的马其顿捐赠豪华校车是“弱国心态”,得同时容许自己的国家的孩子穷得要用三轮车面包车装卸猪狗般填塞,一次交通事故就死去二十个。那么,我想,见不得北戴河成为公帑百慕大,接受不了中央领导领导领导们提前跨入共产主义,只盯着那些1。28亿年纯收入2300元的中国人上餐盼着下餐,大概是“弱民心态”了。这位曾经的外交官说得真好,弱国弱民,弱的可不只是心态,还有哪不弱呢? 但从来不弱领导,不委屈权贵。
冷血的一句“弱国心态”,就掩盖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冰冷现实!叫人浑身透凉,远比这时节寂如死城的北戴河更冻彻骨髓。
一个号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账务不能公开,自身财产不能公开,私底下还集体供养了多少个北戴河又岂会公开?公帑使用都无法公开,公务员的财产收入又如何公开?温总理两年三提公开公务员财产收入,有一个公开了吗?当公仆普遍按需分配,主人普遍按劳分配,人人争当仆人成为无法逾越的规则时,提公帑也是可笑的。这里没有公帑。
要去掉弱国心态,根绝弱民心态,我想只有在吴外交官面前直背挺出心,哇呀呀如李逵怪叫猛然使出锋利的实名尖斧一刀剜去,再果断的伸出一手,上面扎一叠带汗的钞票,义无反顾的对税官衙役说:拿去,买路钱!然后,用沉年裹脚布,扎紧双眼,有多紧勒多紧,以眼眶为界,勒成上下葫芦。接着,什么也假装看不见,加紧摸你的路,自然心态就强了,强到可以打败宇宙间所有入侵的奥特曼。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