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卷27大略篇诗解15诚正而教礼义慎友
文章目录
《荀子》卷27大略篇诗解15诚正而教礼义慎友
题文诗:
国风好色,传曰盈欲,不愆其止。诚比金石,
声内宗庙。小雅者不,以于污上,自引居下,
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声有哀焉。
国将兴必,贵师重傅,师贵傅重,则法度存。
国将衰必,贱师轻傅 ;师贱傅轻,则人有快,
快而肆意,则法度坏。古者匹夫,五十而士。
天子诸侯,子十九冠,冠而听治,其教至也。
君子也者,好之其人 ;其人不教,不教不祥。
非君子而,好非其人 ;非其人教,赍盗粮也,
借贼兵也。自谦其行,言不滥过。古之贤人,
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饘粥不足,竖褐不完 ;
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安贫乐道,特立独行。
主慎取臣,匹夫慎友。友以相有,道同则有。
均薪施火,火之就燥 ;平地注水,水之流湿。
同类相从,如此其著。以友观人,取友善人,
慎友德基。无将大车,维尘冥冥。小人非处。
【原文】
《国风》之好色也lt ;1gt ;, 传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lt ;2gt ;。其诚可比于金石,其声可内于宗庙。”《小雅》不以于污上lt ;3gt ;,自引而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声有哀焉。
〔注释〕
lt ;1gt ;《国风》:《诗经》的一部分,共有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其中有很多恋歌,所以说它“好色”。 lt ;2gt ;愆【qiān 音千】:超过。止:界限,指礼制的规定。 lt ;3gt ;《小雅》:《诗经》的一部分,其中有不少批评朝政、抒发怨愤的歌谣,可能出于下层官吏之手。 以:用。
〔译文〕
《国风》爱好女色,解说它的古书说:“满足情欲而又不越轨。它的真诚不渝可以和金属石头的坚固不变相比,它的音乐可以纳入到宗庙中去。”《小雅》的作者不被腐朽的君主所用,自己引退而处于卑下的官位上,他们痛恨当时的政治,因而怀念过去,《小雅》的言辞富有文采,音乐具有哀怨的情调。
【原文】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译文〕
国家将要兴盛的时候,一定尊敬老师而看重师傅;尊敬老师而看重师傅,那么法度就能保持。国家将要衰微的时候,一定鄙视老师而看轻师傅;鄙视老师而看轻师傅,那么人就会有放肆之心;人有了放肆之心,那么法度就会破坏。
【原文】
古者匹夫五十而士lt ;1gt ;。天子诸侯子十九而冠lt ;2gt ;,冠而听治,其教至也。
〔注释〕
lt ;1gt ;士:通“仕”。 lt ;2gt ;冠【guàn 音贯】:指举行冠礼。冠礼是古代标志男子成年所举行的一种结发戴冠的礼仪,一般人都在二十岁时举行,天子、诸侯的儿子受到的教育好而早成,所以在十九岁时就举行冠礼。
〔译文〕
古代平民百姓到五十岁才能做官;而天子与诸侯的儿子十九岁就举行冠礼,举行冠礼后就治理政事,这是因为他们受到的教育极好的缘故啊。
【原文】
君子也者而好之,其人lt ;1gt ;也;其人而不教,不祥。非君子而好之,非其人也;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
〔注释〕
lt ;1gt ;其人:此指理想的教育对象。
〔译文〕
对于君子倾心爱慕的,就是那理想的学生;对这种理想的学生不施教,是不吉利的。对于并非君子的人也倾心爱慕的,就不是那理想的学生;对这种并非理想的学生去施教,就是把粮食送给小偷、把兵器借给强盗。
【原文】
不自嗛其行者lt ;1gt ;,言滥过。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则饘粥不足lt ;2gt ;,衣则竖褐不完lt ;3gt ;;然而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安取此?
〔注释〕
lt ;1gt ;嗛【qiàn 音歉】:通“歉”,不足,这里用作意动词,表示“以……为不足”。 lt ;2gt ; 饘【zhān 音沾】粥:古代的粥,稠的叫“饘”,稀的叫“粥”。 lt ;3gt ;竖褐【hè 音贺】:竖直剪裁而制作粗糙的粗布衣。
〔译文〕
不自我意识到自己德行不足的人,说话往往浮夸过分。古代的贤人,卑贱得做个平民,贫穷得做个百姓;吃嘛连稀饭也不够,穿嘛连粗布衣也不完整;但是如果不按照礼制来提拔他,他就不入朝做官;如果不按照道义给他东西,他就不接受;哪会采取这种夸夸其谈的做法?
【原文】
子夏家贫lt ;1gt ;,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lt ;2gt ;,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lt ;3gt ;。”
〔注释〕
lt ;1gt ;子夏:即卜商,春秋时卫国人,孔子的学生。 lt ;2gt ;柳下惠:即展禽。春秋时鲁国大夫,展氏,名获,字子禽,封于柳下,谥惠,习称柳下惠。 lt ;3gt ;蚤:通“爪”,同“抓”。
〔译文〕
子夏贫穷,衣服破烂得就像悬挂着的鹌鹑。有人说:“您为什么不去做官?”子夏说:“诸侯傲视我的,我不做他的臣子;大夫傲视我的,我不再见他。柳下惠和看守后门的人同样穿破烂的衣服而不被怀疑,这已不是一天的传闻了。争权夺利就像抓住了指甲而丢了自己的手掌。”
【原文】
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lt ;1gt ;。道不同,何以相有也?均薪施火,火就燥;平地注水,水流湿。夫类之相从也,如此其著也lt ;2gt ;,以友观人焉所疑?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诗曰lt ;3gt ;:“无将大车,维尘冥冥。”言无与小人处也。
〔注释〕
lt ;1gt ;有:通“佑”,帮助。一说通“友”,友爱,亲爱。(相互保有)lt ;2gt ;著:《集解》作“箸”,据世德堂
本改。lt ;3gt ;引诗见《诗·小雅·无将大车》。
〔译文〕
统治人民的君主不可以不慎重地选取臣子,平民百姓不可以不慎重地选择朋友。朋友,是用来互相帮助的。如果奉行的原则不同,用什么来互相帮助呢?把柴草均匀地铺平而点上火,火总是向干燥的柴草上烧去;在平整的土地上灌水,水总是向潮湿的低洼地流去。那同类事物的互相依随就像这样的显著,根据朋友来观察人,还有什么可怀疑的?选取朋友、和别人友好,不可以不慎重,这是成就德行的基础啊。《诗》云:“别扶牛车向前进,尘土茫茫会脏身。”这是说不要和小人相处啊。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