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字狱已经成为历史,但是原蚌埠市市委书记方平却把自己当成了“封建专制的皇帝”,将强大的国家机器作为自己的私人利器,为掩盖事实真相,亲自操刀炮制了一起残酷的现代文字狱,将我和原蚌埠商业银行行长投入监狱,其残酷和危害的程度远远胜过“彭水诗案”百倍。史上最残暴最荒谬的文字狱制造者,是朱元璋;史上最NB的制造文字狱的市委书记,是方平。
  
  事件起因:2003年3月我代表北京某控股公司参与并购“安徽蚌埠八一化工集团”,向蚌埠市政府提交的会计报告和上交所资料证实,公司2002年底银行现金存款10亿元,并承诺先支付2亿元作为谈判的保证金。不久“八一化工”多名高管向我证实,由于方平的介入,在明知上海经臣公司根本没有资金能力的情况下,蚌埠市已同上海经臣公司签订秘密协议,先支付3000万元,将“八一化工”转让给上海经臣公司。
  经调查发现方守宏、吴秀芳夫妇于2002年4月成立上海经臣投资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由方平介绍,通过暗箱操作,仅5个月后(2002年9月)就以原始股的价格收购蚌埠商业银行国有股4,800万股,明显地利用国有资产流失来获取非法利益。该股权转让违反多项我国法律、法规,并受到当时的监管机构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明文指责。
  随后与时任商业银行郑智取得联系,郑行长提供的线索是:方守宏、吴秀芳夫妇通过与方平的关系,同蚌埠建设投资公司负责人交往过密,吴秀芳要求贷款一亿汇往上海银河证券被拒绝后,蚌埠建设投资公司出面,以“城市基础建设名义”从商行贷款5,000万元,绕道其他银行汇往上海银河证券。估计郑智至今都搞不明白,共产党的天下,怎么会因为这段谈话,就被方平送进监狱了。我当时判断很可能通过银河证券平台转移资金,用于空手道收购“八一化工”。
  其后在蚌埠市审计局、人民银行蚌埠中心支行和蚌埠市财政局联合调查结论中,建设投资公司将建设贷款违规挪用于购买国债,购买国债的收益率是国债利率的三倍,高达9%,而且在购买国债的几日后,就收到从银河证券转来的450万的收益,明显是参与了非法融资活动。2003年6月5日(也就是按方平指示逮捕笔者的那天)周正毅事件引发连锁反应,国债回购黑洞事件爆发。
  
  纯属巧合:一个事件的背后往往鬼使神差地由一系列的巧合构成,同央视记者小温的电话里,我随口抱怨起对手的猖狂,提出是否可以通过媒体敲打敲打他们,让他们别太张狂,如此打开了文字狱的潘多拉盒子。小温让我将事件用文字表达清楚,看看再说。我当即将所了解情况,用电子邮件发给小温。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怎么也不敢相信,会因为这封电子邮件带来白色恐怖,被跟踪、监听、抄家、审讯、拘留、逮捕、秘密审判等等,直至被方平送进监狱,我都恍若梦中。出狱后我到处伸冤,每个领导都目瞪口呆地问我一个同样的问题:“方平真的把你关进监狱了?”。还有很多人劝我:“别伸冤了,直接拎着枪去方平家吧!”
  小温将邮件送达新华社内参部相关人员,相关人员表示可以介入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在内参发表。小温和内参部相关人员通过电话征求我意见,我明确表示:“如此操作会涉及方平个人,我们来蚌埠是搞投资的,不是来搞人的。”(小温和我的口供可证明此情节)
  很多天以后,我同小温喝茶又谈起此事,因是“非典”期间,我提出就让媒体记者通过电话调查一下,“敲打敲打经臣公司,让他们别太猖狂。”(这是我的原话,审讯期间作为罪状被频繁提及。我一直很后悔自己当时的策略选择,做人不彻底,应该学方平,要干就往死里干,估计方平很后悔没干死我。)小温担心媒体电话调查会被问及消息来源,如此会伤害到郑智,就提出先在一个小网站上发表一下,给记者们一个借口。打死他也想不到,这很快成了一场政治阴谋的借口,引发了血雨腥风,让我等家破人亡,以后还会有人因此事家破人亡!
  
  自投罗网:2003年4月24日,为躲避“非典”,驱车前往蚌埠出差,遭遇方平,出差直接住进监狱,这可能是世界商务史上的一个传奇。接近济南时接到小温的电话,告诉我邮件内容千龙网编辑后发表了,随后又电话询问我,国内主流网站要求转载是否同意,我当即拒绝:“这不符合当初的用意,别搞大了。”到济南后在网上找到发表的文章,文章标题改为《上海经臣投资公司安徽隐秘融资从事投机活动》,并注明“千龙网版权所有”,我很诧异内容未作任何编辑,连我提供用以新闻调查的一些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都未删除,方平的名字也还在上面,方平两个字直接引爆了中国第一“诽谤案”。在我的要求下,编辑将联系人和电话号码删除。这是我后来法庭抗辩的一个理由,我提供的是新闻线索,包括了方便新闻调查的联系人和电话号码,千龙网编辑小张也证实自己曾打电话调查,但是没有人接听。起诉书、判决书反复提及网文被从服务器上撤下,然后又放上,就是不说为什么,因为他们明白,提供新闻线索是公民的正当权力,更何况内容基本属实。
  
  方平很生气,事情很严重:大约两周以后,小温电话告知事情搞大了,公安部有关部门认为文章揭露了重大经济犯罪线索,指示北京公安局派人前往网站调查新闻来源,被网站拒绝,网站已将文章删除。随后,蚌埠公安局接到方平指示,查询新闻提供者,频繁致电千龙网,要求提供原始新闻线索来源,被千龙网拒绝。
  文章内容涉及商行内幕,且数据详实准确,所以调查矛头直指郑智。郑智并不知内情,一头雾水地打电话问我是否向记者提供了线索捅破内幕,我只能回答不知道,让他理直气壮地面对调查。当时错误地认为,事件跟他没关系,方平不会迫害他。这个电话被监听后,监听扩展到所有跟我有关系的人员。
  文章发表后,谈话时偶然透露给时任“八一化工”总经理的王凯,王凯为人谨慎,对事件比较敏感,有些担心出事。王凯又是因为巧合而遇难,几日后王凯拨打我的一个临时电话号码,总是掉线,不得已打我家里的电话,告诉方平已看到文章,非常愤怒,决定要查出作者,并提醒我电话可能已被监听。就是这个电话被监听连累了王凯,被纪检委请去,调查是否涉及“诽谤方平”事件,因确实事后知情,最终被“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