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卷27大略篇诗解6夫妇礼本天生圣成

  题文诗: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济济鎗鎗。

  为人臣者,有谏无讪,有亡无疾,有怨无怒。

  君于大夫,三问其疾,三临其丧 ;君主于士,

  一问一临。诸侯也者,问疾吊丧,方之臣家。

  父母既葬,君若父友,食之则食,不辟梁肉,

  有酒则辞。寝不踰庙,燕衣不踰,祭服礼也。

  易之咸卦,见夫妇道。夫妇之道,不可不正,

  君臣父子,之本之母。咸者感也,山上有泽,

  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刚下。夫妇有情,

  情生父子,真情感人,上下情通,真情所至,

  感动天人,万物化生,心平气和,风清气正。

  聘士之义,亲迎之道,重其初始。礼者人履,

  失所履必,颠蹶陷溺。礼所失微,为乱者大。

  礼正国家,其如权衡,之于轻重 ;其如绳墨,

  之于曲直。有礼则生,万事则成,国家安宁,

  君臣互尊,父子相亲,兄弟和顺,夫妇相驩,

  少者以长,老者以养。天地生礼,圣人成之。


  【原文】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lt ;1gt ;。朝廷之美,济济鎗鎗lt ;2gt ;。

  〔注释〕

  lt ;1gt ;穆穆:温和的样子。皇皇:堂堂正正,形容光明正大。 lt ;2gt ;济济:【jǐ 音己】:形容威仪隆盛的样子。 鎗鎗:《礼记·少仪》作“翔翔”,通“跄跄”,形容行走有节奏的样子。古人形容威仪常用“济济跄跄”,如《诗·小雅·楚茨》:“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诗·大雅·公刘》:“跄跄济济,俾筵俾几。”《礼记·玉藻》:“朝廷济济翔翔。”

  〔译文〕

  形容说话的美好,就说“穆穆皇皇”。形容朝廷的美好,就说“济济跄跄”。

  【原文】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lt ;1gt ;,有亡而无疾,有怨而无怒。

  〔注释〕

  lt ;1gt ;讪【shàn 音扇】:诽谤。

  〔译文〕

  给人当臣子的,只能规劝而不能毁谤,只能出走而不能憎恨,只能埋怨而不能发怒。


  【原文】

  君于大夫,三问其疾,三临其丧lt ;1gt ;;于士,一问,一临。诸侯非问疾吊丧不之臣之家。

  〔注释〕

  lt ;1gt ;临【lìn 音吝】:吊丧,到死人家里祭奠死者。

  〔译文〕

  君主对于大夫,在他生病时去慰问三次,在他死后去祭奠三次;对于士,慰问一次,祭奠一次。诸侯如果不是探望疾病、祭奠死者,不到臣子的家里。
  【原文】

  既葬,君若父之友食之lt ;1gt ;则食矣,不辟梁肉lt ;2gt ;,有醴酒则辞lt ;3gt ;。

  〔注释〕

  lt ;1gt ;若:或。 食【sì 音饲】:通“饲”,给…吃。 lt ;2gt ;辟【bì 音避】:通“避”。 lt ;3gt ;醴lt ;lǐ 音理gt ;:甜酒。此章又见于《礼记·丧大记》。按古代的礼制,为父母守丧期间不能吃肉喝酒,但若有尊贵的人请自己吃,可以破例吃肉,但由于喝了酒会使脸色改变,所以不可通融。

  〔译文〕

  父亲或母亲已经埋葬以后,君主或者父亲的朋友让自己吃饭,就可以吃了,不回避米饭肉食,但有酒就要谢辞。

  【原文】

  寝不踰庙lt ;1gt ;,燕衣不踰祭服lt ;2gt ;,礼也。

  〔注释〕

  lt ;1gt ;寝、庙:古代宗庙分两部分,后面停放神主牌和放置祖先遗物的房屋叫“寝”,也称“北堂”,前面举行祭祀的殿堂叫“庙”,庙有东西厢房,寝没有厢房。一说“寝”指寝宫、卧室,“庙”指宗庙。 lt ;2gt ;燕:《集解》作“设”,当为“”字之残误,今据《礼记·王制》改。 燕:通“宴”。燕衣:参加燕礼lt ;敬老宴饮之礼gt ;时穿的衣服。一说指帝王退朝闲居时穿的衣服。

  〔译文〕

  寝殿的规模不能超过庙堂,参加燕礼所穿的衣服不能超过祭祀所穿的礼服,这是一种礼制。


  【原文】

  易之咸lt ;1gt ;,见夫妇lt ;2gt ;。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lt ;3gt ;。咸,感也lt ;4gt ;,以高下下lt ;5gt ;,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

  〔注释〕

  lt ;1gt ;《易》:《周易》,是儒家的重要经典。“易”是变易的意思,其内容主要是通过象征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来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相传伏羲作八卦,周文王发挥为六十四卦而成《周易》。 《咸》:六十四卦中的一卦。 lt ;2gt ;见【xiàn 音现】:同“现”。 易之咸,见夫妇:易咸卦,艮在下,兑在上,艮为少男,兑为少女,所以说“见夫妇”。 其卦辞云:“亨。利贞。取女吉。”(意思是:“通顺。占问有利。娶媳妇吉利。”)更明确地揭示了卦形的含意。 lt ;3gt ;《周易·序卦》解释六十四卦顺序时论及《咸》卦时说:“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所以此文说夫妇之道是君臣、父子之本。 lt ;4gt ;“感”、“咸”字音相近,用“感”来解释“咸”,是一种声训。 lt ;5gt ;以高下下:使高的低于低的。《咸》的下面是艮卦,象征山,所以称之为“高”;上面是兑卦,象征泽,所以称之为“下”。《咸》卦将艮卦置于兑卦之下,所以说“以高下下”。下两句的道理与此相似。

  〔译文〕

  《易经》中的《咸》卦,显示了夫妻之道。夫妻之道,是不能不端正的,它是君臣、父子关系的根本。“咸”,就是感应的意思,它的符号是把高的置于低的之下,把男的置于女的之下,是柔和在上面而刚劲在下面。


  【原文】

  聘士之义,亲迎之道,重始也。

  〔译文〕

  聘请贤士的仪式,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的办法,都是注重开端。
  【原文】
  礼者,人之所履也lt ;1gt ;,失所履,必颠蹶陷溺lt ;2gt ;。所失微而其为乱大者,礼也。
  〔注释〕

  lt ;1gt ;履:此字含义双关。字面上表示踩,指立足;实表示履行,指遵照执行。又,古代“礼”、“履”同音,用“履”解释“礼”,是一种声训。 lt ;2gt ;颠蹶【jué 音决】陷溺:也含义双关,字面上表示跌倒陷落沉没,实表示受挫折陷于危难。

  〔译文〕

  礼,是人的立身之处。失去了立身之处,就一定会跌倒沉沦。稍微失去一点而造成的祸乱很大的东西,就是礼。
  【原文】

  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

  〔译文〕

  礼对于整饬国家,就像秤对于轻重一样,就像墨线对于曲直一样。所以人没有礼就不能生活,事情没有礼就不能办成,国家没有礼就不得安宁。


  【原文】

  君臣不得不尊lt ;1gt ;,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驩,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天地生之lt ;2gt ;,圣人成之lt ;3gt ;。

  〔注释〕

  lt ;1gt ;此段原在“吉事尚尊,丧事尚亲”之后。 不得:指得不到君子的管理。 lt ;2gt ;之:指人。 天地生之:天地使人存活,指自然界供给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 lt ;3gt ;圣人成之:指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使人去掉兽性而成为真正的人。《孟子·滕文公上》说:“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这便是此文“圣人成之”的具体含义。

  〔译文〕

  君臣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有尊重,父子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亲近,兄弟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和顺,夫妻之间得不到君子的治理就不会欢乐。年幼的人靠了君子的治理而长大成人,年老的人靠了君子的治理而得到赡养。所以天地养育了人,圣人成就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