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by《道德经》

  这一章讲的是三魂。

  老子之前,不知道有没有魂魄之说;但自从老子说过之后,中国文化中就出现了很多这样的说法,比如民族之魂,强健我们的体魄等。这些说法很可能是对的。

  载营魄抱一

  关于“载”,历史上有很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载”是副词,相当于语气助词,比如夫怎么怎么样。但我认为不是这样。在我看来,“载”是承载的意思,老子的意思是,人体本身就承载了两种东西:营和魄。

  “营魄抱一”,就是营和魄相合为一。

  营是什么?

  一种说法认为“营”是穴,中医就有营穴之说;另一种说法认为营是气,气的运行就叫营。但我觉得不是这样。后面所有的内容都跟精神有关,所以,营魄的营更像是魂、灵魂的魂。因为魂代表精神,魄则代表形体的力量。当然,它们的本质都是精神,但主宰的对象不一样:魂主宰思维和精神,魄主宰肉体和形体。这是一种说法。

  营为魂,“载营魄抱一”就是承载了魂和魄的东西要合二为一,也就是精神和肉体要合二为一。转化为道家的修炼,就是性命双修,身心合一。道家修炼注重性命双修,只是因为修性和修命的先后有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但无论哪个流派,对魂和魄都非常重视。佛家也很重视魂魄,佛道两家在魂魄的修炼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藏传佛教,两者的本质,都是调动生命本有的力量,重新塑造一个自己。

  在西部的民间传说里,人有三魂七魄,也就是三个灵魂,七个魄。其中的三魂,指的是天魂、地魂和人魂。

  天魂是先天就有的。

  人活着的时候,三魂俱足,人一死,三魂就会分离。天魂到哪里去呢?据说会上天。我们所说的“在天之灵”,指的就是天魂。天魂与谁有缘,就会到谁那儿去。我们修炼中称之为眷属。比如,你信仰基督教,跟上帝有缘,你死的时候就真的会见到上帝;你信仰伊斯兰教,跟真主有缘,你死的时候就真的会见到真主。这就是天魂。它是人本有的、法界本有的、来自大自然的一种信息场、信息体,它是一种功能性的存在。

  地魂

  我们常说,人要是做坏事,死后就会到阴曹地府如何如何,“如何如何”的那个东西就是地魂。每个人生前做过什么事,都会在生命中留下记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一死,三魂分离,天魂上天,地魂受报——如果他做了很多恶事,他的地魂就会堕入阴曹地府,在那里接受果报。阴曹地府,就是所谓的十八层地狱。

  人魂

  人魂就是我们所说的中阴身。人死之后,人魂仍然会游荡在住过的地方,游荡于自己的墓地,游荡于生前熟悉的一些地方。

  关于天魂、地魂、人魂,有很多种说法。

  有关于三身成就的:

  如果天魂修得很好,就可以成就法身,因为可以做到天人合一;地魂有受报、承载的功能,所以地魂如果修得好,就容易修成报身;人魂如果修得好,就容易修成化身。这种说法可能有它的道理。

  也有关于身体健康的:

  天魂若有毛病,人就会痴呆;地魂若有毛病,人就会发疯,神经就会错乱,不知道羞耻,容易有乱伦之行;人魂若有毛病,人就容易生病。

  还有关于位置的:

  三魂对应三个丹田,分布在顶轮、心轮和脐轮。其中,天魂对应顶轮的上丹田,也就是眉间往里,泥丸宫、松果体的所在,那也是元神的所在;两乳中间往里——心轮的位置,也就是中丹田,为地魂的所在;下丹田则为人魂所在。但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魄在肺部,魂在肝区。

  另外,还有说法认为魂魄都叫神,人的身体就是神灵的宫殿。每个人的肉体之中,都住着属于自己的神灵。我看过一些古书,里面写到人发怒时,就说“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这个“三尸神”和“七窍”,很可能就是三魂七魄。

  在传统文化的说法中,这些神都有自己的职能,它们代表了人的神经系统。晚上休息的神叫魂,晚上继续工作的神叫魄。这种说法所认为的三魂,是胎光、爽灵和幽精。胎光为主神,胎光丢了时,人虽然能吃能喝,但不具备思考能力,基本上是行尸走肉;第二魂就是爽灵,它代表智力、反应能力、侦查力、判断力、逻辑能力等等,所谓弱智症患者,大多是爽灵出了问题,有些人没有痛感、无法感知疼痛,也跟爽灵有一定关系;第三魂叫幽精,它决定了一个人的性取向和生育能力,也会决定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同性恋就是幽精出现了变异。

  也有说法认为,魂分为元神、阴神和阳神

  元神来自大自然本体,阳神来自父亲的信息场,阴神则来自母亲的信息场。所以,道教的修炼,许多时候是跟父母结合在一起的。比如,严新气功中,修到最后就要观想父亲母亲。密乘的修炼之中,也有类似的内容,比如金刚法中就有佛父佛母,其中佛父是男性本尊,佛母是女性本尊。这种观想很有意思。

  古代医学灵性事例

  实际上,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之中,就非常重视灵性的训练。很多中医都有真功夫,比如扁鹊。扁鹊的特异功能很好。有一天,他去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就看出蔡桓公生病了,但病只在皮肤,他马上提醒蔡桓公,您要治病了,不然病情恐怕会加重。蔡桓公不以为然,扁鹊走后,他还跟旁人说,扁鹊把没病当成有病来治,肯定是卖弄医术。十天后,扁鹊又来见蔡桓公,他又告诉蔡桓公,您要赶紧治了,病已进入肌肉了,如果还不治,肯定会加重的。蔡桓公一听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来见蔡桓公,他又提醒蔡桓公,您的病已进入肠胃了,再不治会继续加重的。蔡桓公仍然很不高兴。再过了十天,扁鹊见到蔡桓公时,也不说话,掉头就走了。蔡桓公觉得很奇怪,就叫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皮肤层,用药热敷就能治好;病在肌肉层,针刺也能治好;病入肠胃,还可用汤药来治;但是,到了这会儿,桓公的病已进入骨髓了,骨髓主生死,病入骨髓就无药可治了。后来,蔡桓公果然不治身亡。

  《黄帝内经》中,也有类似内容。过去的中医还有一些更高境界的训练,可惜至今已经中断了。那种训练很像道术,它也是通过信息场起作用的。比如,肝为东方甲乙木,得了肝病,就观想青龙治病;心为南方丙丁火,得了心病,可观想朱雀治病;肾为北方壬癸水,得了肾病,就观想玄武治病;肺为西方庚酉金,得了肺病,就观想白虎治病。还有诸多的观修之法,但现在知道的人并不多,而且断了传承。这些方法,就算你知道,也可能觉得它是迷信。其实它不是迷信,在古代的中国,它属于文化的一种,相当于今天的医学,它甚至是一种常识性的东西。可惜,现代人不“迷信”老祖宗的文化,喜欢迷信科学,拒绝科学以外的世界,才造成了很多宝贵文化的失传,或者给它们的传承、挖掘、研究、发展制造了障碍。

   选自《老子的心事——雪煮lt ;道德经gt ;第一辑》

  雪漠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