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农产品的出路,这得要求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切实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真正“亮”起来、“红”起来。
  一是要抓特色,培优势。要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利用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对某项产业或工作加以正确的引导扶持,既注意横向上的拓展,又注意纵向的延伸,通过做大做强这一产业,来推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某县通过开展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引导扶持活动,形成了一批蔬菜专业村、水果村等,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是要抓精品,树品牌。要树立精品意识,善于运用行政和市场的手段,提升特色产业的质量和档次,通过进一步地宣传引导和扶持,作好拓展和延长产品链条、提高产业知名度和外向度的文章,努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打造本地本单位的“拳头”产品和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加快发展的品牌优势,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要抓典型,上水平。典型代表工作水平,没有典型,工作就没有水平。抓典型是农村党员干部必须掌握的重要工作方法,也是抓“亮点”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要注意选择好先进典型。立足于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推动当前工作,选择好具有代表性、群众性的典型,使典型既能反映某一方面工作或相关阶段干部成长发展的趋势,又植根于群众、为群众所接受。
  要注意培养典型,加强对典型的管理。既注意在实践中培养典型,引导他们发挥示范带头和导向作用,又不刻意为典型创造特殊环境、提高特殊条件,使之经得起时代和实践的检验。要通过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达到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要注意抓反面典型,以起到教育鞭策、惩处警示和引以为戒的作用,更好地推动全局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