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 “四件大事”提得确实很到位 很实在
文章目录
“四件大事”提得确实
很到位 很实在
17日,我市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提出我市贯彻落实意见。市委书记 讲话,市长黄奇帆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市政协 邢元敏分别传达了会议精神。 说,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重庆的事情办好。“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天时、地利、人和皆备于我重庆,完全有条件大干一场。眼下就要立即启动四件大事,即种树、农户增收、公租房建设、城市改造。(新华网)
细看薄书记提的这四件大事,“种树、农户增收、公租房建设、城市改造”可谓件件都关系民生、件件都与重庆的全面建设以及“五个重庆”总体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其实,一个地方的父母官总是希望能够把一方水土治理好,并带领当地人民群众走向健康文明的发展方向的,从而最终谋求一个地方真正的和谐发展。薄书记提的“四件大事”为什么会如此抢眼?又为什么会被如此关注,恐怕还是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的,这个原因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实在”。
可能在有的人看来,薄书记所提出的“四件大事”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来说并不实在,因为在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里面,一个地方的发展“实在”早就与一个地方的“GDP”死死地挂在了一起,而薄书记所提的这“四件大事”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一件能够与“GDP”增长发生直截了当的“实在”联系,更没有关于“GDP”增长的一个具体目标,但是,干好这“四件大事”对于发展中的重庆来说,确实是至关重要的。
还记得前段时间,重庆 书记被称为了“为中低收入群众盖房子,给农民群众找票子”的市委书记,话虽然说得有些“土气”,但是“真实”,因为“真实”所以能够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的确,在住房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矛盾的今天来谈“为中低收入群众盖房子”确实是一件很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我们要知道房价问题并不是由哪一个人可以直接掌控的,房价也不是由哪一级政府可以完全说了算的,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房价最终是要由市场说了算的,但是在我国当代经济领域里,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贫富差距较大的客观事实,因此就目前来看,大多数中低收入群众买不起房也成为了一个客观事实,那么,怎么样才能为中低收入群众盖房子就成为了全国各省市普遍头痛的一个问题。很显然,在中低收入群众购买力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来提为中低收入群众盖房子这就意味着政府必须要在建房经济利益上做出重大让步,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中低收入群众有房住,也只有进一步建立相关制度来引领一场关于住房观念的实体改革,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中低收入群众住得起房。
再来简单地看一下给“农民群众找票子”的问题,这个理解起来就相对简单,也就是要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增收”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以 书记为代表的重庆市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与中央领导人的实际想法是保持了高低一致的,是完全符合胡 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人民群众都真正富裕起来了的时候,人民生活水平都提升到了某一个高度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真正实现了,国家才算是真正进步与发展了。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地方的“GDP”值确实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利指标,但是绝对不是一个地方谋求发展的根本目的,一个地方谋求发展的根本目的从来都应该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实现即“消除两极分化、消除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里的“共同富裕”可能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终经济目标。
谈到这里,不禁让人想到薄书记说过 “用生命换来的GDP,就是白给也不能要”的经典言论,今天,薄书记在谈到“唱红打黑”的时候又说到“‘五个重庆’建设这个总目标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同时,我们也要继续坚持‘唱红打黑’。‘唱红’就是扶正,‘打黑’就是祛邪,能有效地激发全市人民的精气神,与物质建设相辅相成,把重庆建设好;如果只抓GDP,没有精气神,就难有大出息,甚至会迷失方向,走向腐败、堕落”。可见,只抓GDP是不行的,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回过头来看看重庆 书记所提的“四件大事”:“种树、农户增收、公租房建设、城市改造”,其实件件都是在为营建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而努力,事实上也只有营造一个有宜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最终才能为一个社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和活力,GDP自然也就会得到较高增长。试想一下,当一个社会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确实都真正提高到了一个较高的高度的时候,这个社会所承载的GDP值又会低吗?由此可以这样说一句: “四件大事”提得确实很到位 很实在。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