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团结爱台湾、安定爱过半」的谈话全文:
  
  吕副总统、丘秘书长、李副秘书长、卓副秘书长、各位党内先进同志、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亲爱的国人同胞:大家平安!大家好!
  
  昨天台湾遭逢百年来第一个冬台的侵袭,虽然有风有雨,但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全力投入防台救灾的努力之下,各地的灾情都在控制之中,可以说是不幸中的大幸,也是天佑台湾。
  
  前天中午,在陆上台风警报尚未发布之前,阿扁就打电话给张秘书长,将这两天的助选活动全部取消,不论政府部门或者中央到地方党部立即以防台救灾为第一要务。因为选举的胜负只是一时的,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才是永远的。真正要「顾平安、拼幸福」,就是要顾台湾的平安、保卫两千三百万人民的幸福,而不是在政府全力投入防台救灾的时候,继续用讽刺挑衅的语气,讲一些幸灾乐祸的风凉话。对于此次「南玛都」台风过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全力投入、以及所有防台救灾工作同仁的辛劳,我们应该给予感谢和肯定。
  
  相信国人同胞都能够体认,不管是台风或地震,当我们面对大自然的考验、面对外在的威胁,台湾最需要的是团结、安定,最需要的是爱,而不是分化、对立,更不是仇恨。所以,今天阿扁也要宣布,民主进步党在选战最后冲刺的主轴就是——「团结爱台湾、安定爱过半」。台湾不能再乱下去,更不能在一两个人的仇恨当中虚耗下去,我们要呼吁所有的选民,12月11日用手中神圣的一票,给台湾一个安定的机会,用选票让爱的力量过半、让安定的力量过半!
  
  过去四年的经验让我们体会很深。2000年政党轮替之后,阿扁任命了中国国民党籍的唐飞先生出任行政院长,希望能够寻求朝野的合作,但是中国国民党将唐院长及所有参与内阁的同志都视为所谓的叛徒,用尽杯葛与瘫痪的手段,包括选前三位总统候选人共同签署的「工时案」,都能够180度的转变,为了反对一个人而反对一切。同年10月,萧万长前院长原本同意代表阿扁出席APEC经济领袖会议,也因为连 的反对而作罢。2001年为了拼经济、大改革所召开的「经发会」,亲民党的宋 一度有意参加,但是因为连 执意杯葛而破局。包括2001年年底立法院改选后,民主进步党成为国会最大党,新内阁改组之际,阿扁及游院长特别商请中国国民党的江丙坤先生担任行政院副院长兼经建会主委,主管财经事务,但是所有的善意、所有合作的可能,都因为连 一个人的反对而难以成局。
  
  回首过去四年的点点滴滴,民进党以及阿扁个人当然必须自我反省、自我惕励,但是如果只因为一个人无法接受败选的事实,继续沉醉在过去一党独大的权位幻想,而让社会人民持续活在仇恨对立的阴影当中,台湾将永远不会进步。
  
  台湾人民不能够继续活在仇恨与对立之中,不能让少数一两个人输不起的怨气,阻挠整个国家的进步。要让安定团结过半,还是让对立分化过半?要让爱过半,还是让恨过半?这就是12月11日投票的结果对台湾最重大的意义和抉择。320大家给阿扁及吕秀莲一个连任的机会,拜托大家再给台湾一个爱的机会、一个安定团结的机会。
  
  最后这一个礼拜,阿扁相信人民一定能够冷静的思考、做出最明智的抉择,给台湾一个安定的机会、选出一个安定的新国会,让政府未来三年多能够全力冲刺。过去六十年的国会都是中国国民党一手把持,我们只希望人民给我们三年,给阿扁政府一个稳定多数的国会,两年之内我们一定交出亮丽的成绩单,如果做不好,阿扁自己下台一鞠躬。过去做台北市长,阿扁是一个「做事的市长」,现在阿扁只想做一个「做事的总统」,拜托大家给我们一个好好做事的机会。
  
  阿扁愿意向国人同胞再一次宣示,未来三年将尽一切努力,完成历史与人民交付的使命:
  
  第一、完成「拼经济、大改革」的使命,让台湾变得更好,让人民过得更好。选后,阿扁将分别会见社会贤达、企业领袖、社运及弱势团体,并且邀请所有不分党派的县市首长,针对拼经济、拼治安,以及教育、社福、地方建设等重大议题,寻求政府与民间的共识、中央与地方的合作,让新国会加速通过各项优先的法案,提升国家竞争力。
  
  第二、完成宪政改造的使命,选后立即筹组「宪政改造委员会」,由下而上为台湾催生一部合时、合身、合用的新宪法,2006年透过人民公投复决的方式来完成,并且在2008年5月20日开始实施。
  
  第三、完成两岸和平的使命,选后立即邀集朝野政党及社会各界参与成立「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在「九二香港会谈」的基础之上,推动两岸协商对话,建立可长可久的和平稳定互动架构。
  
  身为国家的领导者,面对着复杂的国际情势、敏感的两岸关系、以及台湾多元的意识型态和政治认同,绝对不能坚持一党或一己之见,必须倾听各方不同的声音,积极扮演多元力量的平衡者,为台湾选择一条符合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道路,这是总统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最艰巨的任务。
  
  所以,阿扁一再重申,在总统任期之内,包括520就职演说、今年双十国庆谈话所揭橥的施政重点、以及对人民的承诺,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目前的台湾内部也好,国际社会也好,对于我们国家的名称有着多元、复杂、甚至矛盾的意见。过去有人阐述1949年以后的中华民国与台湾关系为:中华民国到台湾、中华民国在台湾。最后,阿扁在今年国庆演说中明确的宣示:「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二千三百万台湾人民,这不是任何国家或任何人可以否定或质疑的。依据现行宪法,我们的国号为「中华民国」,这不仅反映了历史的事实,也是目前台湾社会对国家认同最大的公约数。
  
  这样的宣示,被对岸的中国严厉的批评为所谓的「台独升级」,但是在台湾的内部却有人说是一种保守或倒退,这正是身为一个「多元平衡者」的难为,也是对于国家领导人智能的考验。
  
  阿扁永远是台湾主体性的捍卫者,这一点无庸置疑,但是凸显台湾的主体性并不等于要改国号,在台湾社会还没有形成绝大多数的共识之前,贸然推动更改国号的行为,只会分散了人民的力量、影响了国家的团结。
  
  由于历史的因素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图并吞台湾的威胁,R。O。C。与P。R。C。所代表的意涵和象征,的确在国际社会造成许多的混淆和不必要的困扰。阿扁认为,务实而且负责的作法应该是:对内要彻底的「去中国国民党化」,清楚的界定政党与国家之间的分际,不容许再有任何党国不分的现象存在。
  
  对外则要积极厘清中国与台湾之间的区别,避免不必要的混淆,务实的依循护照加注「TAIWAN」的方式,我们可以朝着几个方向努力:
  第一、积极以台湾名义参与国际社会,持续奉献、扩大认同。
  第二、所有的外馆驻处,争取正名为「台湾代表处」。
  第三、相关单位名称容易在国际上与中国造成混淆者将逐一正名,这项政策将率先由国公营事业着手,并以两年的时间来完成。
  
  其次,有关宪政改造的争议,不应该把重点放在「 」与「制宪」的文字之争,而要专注于宪政改造所带来的实质改变,以及人民直接参与的历史意义。
  
  包括1991年 通过国会全面改选,扬弃过去对于大陆法统的坚持;1994年将总统改为直接民选;今年8月的「国会改革」宪法修正案,更一次通过了国会减半、单一选区两票制、公投入宪、废国大等重大的条文。这些宪政改造的历史脚步,每一步都是台湾民主的重大里程碑。
  
  2006年台湾人民将直接参与,透过公投复决的方式,为我们的国家催生一部合时、合身、合用的台湾新宪法,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机会。至于宪改的过程,要把它定义为 或制宪,我们认为完全无关宏旨。台湾人民真正需要的是一部符合现状的宪法、一部能够强化政府良好管理、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宪法,而不是意识型态或者口号文字上的执着与争辩。
  
  亲爱的国人同胞,阿扁一直相信:在艰困中成长的台湾民主,最后一定能够达到美好的理想。只要永远不放弃,目标终有一天会实现。12月11日,让我们选出一个安定的新国会、创造一个安定的新社会,让爱与团结在台湾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滋长,终止一切的仇恨和对立。让台湾早日成为一个正常、完整、进步、美丽而伟大的国家。
  
  对于下午在台北即将举行的两场游行,我们给予祝福,更希望顺利和平地落幕。中央已经要求警政署及台北市政府确实负起维持秩序的责任,绝对不允许有任何脱序或者冲突的情况发生。选举难免有激情,但是不应该鼓动群众的对立和冲突,游行完毕应该像228大家一起手牵手,用爱团结台湾,用爱来安定台湾!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