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活动中,我们李沧公安分局党委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以“三抓三提”抓手,以落实“万名民警社区服务行动”和“社区民警进万家”活动为载体,找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着力点,精心组织,周密实施,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同比提升了2。1个百分点。
   ——抓好主业,提升群众“安全指数”。加大对“小案”的侦破力度,教育引导全体民警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和“既要全力攻克大案要案,更要全力侦办小案”的工作理念,确保民警对各类小警情、小案件给予高度关注,引导民警如实立案,积极侦办各类案件。加强动态防控驾驭能力,坚持警力随着警情走,防范围绕案件转,积极构建“网络化”防控体系,实行110刑事警情每日一研判,及时掌握辖区治安动态,研究、查找防范工作漏洞,并点对点地进行精确防控部署,根据发案动态和警情流向,及时调整民警及特勤队员的部署,把有限的警力放在案件高发的时段和区域。继续深化李村商圈治安整治警民联控行动,成立商圈业主委员会,动员业主安装视频监控系统120余个,在易发案场所张贴《温馨提示》300余份,警民联动、齐抓共管,不断扩大公安工作的社会联动效应。10月份以来,李沧区刑事接警同比下降9,我局成功侦破各类现行案件500余起,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实现了群众安全指数的持续攀升。加强对热点、难点和治安乱点的整治。抽调精干警力集中开展了娱乐场所黄赌毒、旅店业、城中村、网络环境、企校周边环境等进行重点整治,查处“黄赌毒”案件40余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90余名,责令停业整顿提供营利性陪侍的娱乐服务场所1家,查缴赌博游戏机10台,处罚违规网吧5家。
  ——抓优化服务,提升群众“满意指数”。推行微笑服务,组织窗口民警认真学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礼仪问答》,开展使用“文明用语”活动,要求按照规范用语热情接待前来办事的群众,开展了以“微笑执法、请您放心”为主题的放心满意活动,除为各个业务口制定了具体的目标措施外,还规定了“三米微笑”的原则,要求民警保证在离群众三米之内时,用眼睛跟群众取得交流,用甜甜的微笑暖人心,做到事事有回音、句句有回答。推出优化公安服务举措,牢固树立“服务就是最大警务”的理念,为到李沧区投资的全国知名企业、公司、大型外资、合资企业开通直通车服务,实地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和实际需求,对企业、公司反映的治安环境、有关证件办理等情况及其他求助的事项在5日内给予解决或答复,提供跟进式、多元化服务,吸引更多外商来李沧投资兴业。针对铁路北站、地铁施工及金水路拓宽改造等重点工程领域社会矛盾相对集中的实际,将警务前移,建立项目警务室,每个工程项目落实专门警官负责安全保卫和服务发展工作,编写《项目警务室服务指南》,实现了重点项目“群体性事件零发生、严重刑事犯罪零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目标。开通分局综合服务大厅,人口管理大队、消防大队、治安大队、网监大队等涉及对外服务的单位合署办公,方便群众办理业务。适时开展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为65岁以上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员上门办理二代身份证30个。选准爱民实践载体,落实“请进恳谈”制度和各项回访制度,认真开展“万民民警社区服务行动”和“社区民警进万家”活动,对常住居民户进行登门走访,发放《致辖区群众 》和警民联系卡,汇报公安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绩,虚心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抓形象升级,提升群众“印象指数”。完善争先评优活动。开展执法示范岗位、“十佳”破案能手、“十佳”社区民警、“十佳”户籍民警、“十佳”特勤队员、“十佳”协警员等评优活动,努力提升民警及辅警力量的形象。加强纪律作风教育建设,进一步筑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通过短信警示、警车提醒贴纸等形式,做到纪律作风经常提、时时抓,坚定不移抓好队伍建设“天字号”工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铁的纪律打造铁的队伍。深化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在李沧电视台和区政务网建立全区警情发布机制,每月通报工作、治安状况,宣传大要案侦破、工作成果,以及发案规律特点,提供相关的安全防范知识;各派出所在本所公告栏、社区警务公开栏每月发布本辖区、本社区的社会治安警情通报,在楼道、单元广泛张贴《和谐警民鱼水情 温馨提示进万家》温馨提示,让广大群众掌握辖区治安状况,理解支持公安工作。积极开展法律知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组织开展防盗、防骗、防抢的法制讲座。大力推进生态警营建设,与各政法单位联合开展《政法文化周》等各种文化共建活动,增进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