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除澳门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香港)都已跑遍,有的甚至去过两三次,如北京、山东、内蒙、四川、云南等。就旅游陷阱而言,各地都有一些,但尤以云南为最多。本人以为,如果云南不整治社会秩序,清理商业陷阱,那么这个主要以多民族的民俗风情吸引游客的所谓“七彩云南”,将逐渐失去其魅力、不再吸引游客前往。
  
   现将本人亲历的云南省境内之旅游陷阱列举于下,以引起学友之去云南旅游者警惕:
  
   1。卖中药、索高价。在丽江至泸沽湖、丽江至香格里拉途中,司机和导游都会把游客带到一药店,说是休息一下、上个洗手间。而洗手间在药店内。当游客进入药店后,就会有“托儿”以游客的身份出现,诱使你购买店中的中药。这些“托儿”一般不是云南本省人。例如我老伴在泸沽湖回丽江途中一药店所遇到的一个“托儿”,就是吉林长春人(他自称是长春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姓葛,并拿出工作证给我们看,上面职称栏赫然写着“主任医师”。其电话是:13654390384。 经查,该电话的属地的确是吉林长春;药店售药人是个姓杨的30岁左右的男子,其电话是:13908885518。经查,该电话的属地是云南丽江)。该“托儿”巧舌如簧、做戏(与药店售药人玩“双簧”)如真,终于使我老伴上当,花1980元买了330克的一种叫做“淫羊春”的中药(其形似豇豆而大,黑色。想来是一种豆类。叫价15元克,砍价至6元克。这种中药在香格里拉至丽江途中的药店里标名“雪莲子”,经打听,实价为6。5元一公斤),并哄骗她粉碎成粉末。当发现上当要求退货时,药店便要扣除30的加工费(即加工成粉末的费用)。这种黑豆子,在西双版纳也有卖,也叫“淫羊春”。一个同车旅客就告诉我,在去缅甸边境游路上的一个小村庄,那里设了一个停车方便的地点,当地人就在那里摆摊强卖,欺诈游客。他亲眼看到一旅客向当地人买这种叫“淫羊春”的黑豆子。开始说是10克0。8元,顾客买了1公斤,交80元给卖家,这时卖家突然改口说1克卖0。8元,就是要给800元,不给不让走,他们成群结队。那旅客说白给100元不要货卖家也不答应,那旅客只好交了800元拿着那宝贵的黑豆子走人。
  
   2。充藏医、销药品。在泸沽湖、香格里拉旅游,有一个项目是到一个据说是“活佛”家进行“家访”或参观一个挂着“民族医学门诊”招牌的“藏医药博物馆”,进去后,就有一个藏人打扮的人为你简单地讲些藏医药由来之类的“知识”,然后就叫你去看“藏医”,并且是一家人一起去。我和老伴进去后,按讲解人事先交代的那样、手掌向上摊开双手放在“藏医”前,“藏医”却不看手纹,而是问我老伴退休了没有,我老伴说早两年就退休了,他就说你身体不错。于是转向我,问我退休了没有,我说还要几年。他又问:“你抽烟吗?”我回答“抽烟,不过抽得很少,一包烟抽三天。”他就说,你的肺有问题,要调理,不然很容易转化为肺癌;年轻时是拼命挣钱,年老了是拿钱买命;钱是身外之物,身体要紧。我说体检从没查出我的肺有问题,只是我有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另外颈椎有轻微的骨质增生,前列腺有芝麻点大的钙化瘢。他就说,这就是了,你的手纹就显示你有多种慢性病,要加紧调理。这样吧,我给你开点药,你这些病都很快会调理好。于是他就在一张纸上写下“……,8215 ;360;……,6215 ;280”,说刷卡也行,刷卡不要手续费。并且立刻叫来一个女孩,要她带我老伴去刷卡。这时恰好一个旅客拿着一小盒中成药进来问这位“藏医”,于是我顿生疑窦——藏医应该开藏药,怎么开中成药呢?心中有疑,口里就说:“等等,我考虑一下。”那“藏医”一听,马上就变了脸色,口气中也有了些许怒气:“你不想调理吗?”我没回答,拉起我老伴,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说了声“扎西德勒!”就离开了。过后一想,“8215 ;360”、“ 6215 ;280”,一定是一种药8盒,一盒360元;一种药6盒,一盒280元。这样算来,则要4560元。难怪我问“藏医”多少钱时,“藏医”只是回答“钱是身外之物”;难怪“藏医”要刷卡,这一是他料想我们不会带很多钱,二是一刷卡就无法反悔。唉!
  
   3。称“喇嘛”,售唐卡。在香格里拉,有一个项目是参观没有任何招牌的“唐卡博物馆”。进去后,讲解员把我们领到一副唐卡前,说是他们的“镇馆之宝”,讲解了不到5分钟,就要我们去听喇嘛讲经。仍然是以“家”为单位入座。坐好后,“喇嘛”说了几句话,然后就口中念念有词地按顺时针方向围着我们转了三圈,回到他的讲座坐下,就叫我们以“家”为单位到他面前去接受他“终生受用”的“训诫”。我和老伴最先被叫到“喇嘛”前,“喇嘛”看了看老伴和我,问我们来自哪里,我们回答了,然后就对我老伴说,你不要太操心操劳。沉默了一会,转向我,问:“你拜佛吗?”我摇摇头。他便不再说什么,给了我老伴一张“名片”,就叫我们出去。而和我们一起赴云南旅游的我的一位同事和他22岁的儿子却被“喇嘛”留了下来,“喇嘛”要他们花几百元“请”一副唐卡。说着便叫人拿来一件用黄绸布包裹、用线捆扎好了的卷成筒状的“唐卡”。说不准打开,要他儿子就这样把它放在枕下睡6年,然后供奉1年,便可消灾避难、百病全除,且事业顺利、前途通达。我同事提出“信佛也要讲佛缘”,要求打开看看是什么“佛”的唐卡,没想到被说成是“不虔诚”,就不要他们“请”唐卡了,而是“请”他们离开了“唐卡博物馆”。我们回到旅游车上后,看到同车的旅客有好几位“请”了“唐卡”,价钱是300元至500元不等……
  
   在车上,我忽然想,“喇嘛”为什么没叫我和老伴“请”唐卡呢?大概是因为看我俩是老人了吧?这样看来,“喇嘛”还是有佛性的。联想到那位“藏医”,听说我老伴退休已两年了,就说我老伴“身体不错”,也算是有良心吧。至于那药店卖药的和那个“托儿”,与“喇嘛”和“藏医”比起来,那简直就是……了!
  
   4。蒙、诱、吓,卖氧气。早上6点从丽江出发去香格里拉,车行了约半小时后,导游便开始大讲在香格里拉这个高原地方旅游吸氧不足如何如何危险——会导致严重的肺水肿、脑水肿等等。讲完后,车就停在了一个地方,导游叫我们下车买氧气,55元一小瓶(我在四川西部的甘孜稻城旅游,那儿的氧气5元一小瓶),并要我们先把氧气吸了,使肺内充满氧气,只留一点在出现高原反应时吸,这样就不会出任何问题了。我和老伴因为此前半个月去过一趟西藏,没有吸氧,也没有任何高原反应,所以这次就没买氧气(当然,同车的旅客大多买了氧气,有的甚至买了两三瓶),只想买几瓶水带着。而导游却把我拦住了,说等一下会发矿泉水。车到了一个景点,要下车游览了,我问导游和司机为何还不发矿泉水,没想到他们竟说只有买了氧气的才能发矿泉水(买一瓶氧气发一瓶水)。没办法,我只好到路边店以3元一小瓶的价格买了几小瓶(约为一般矿泉水瓶的35那么大)纯净水。
  
   5。租棉衣,设圈套。去香格里拉“普达措”游览,导游说香格里拉“普达措”有雨,会很冷,要我们考虑租件棉衣(后来在香格里拉“普达措”游览时根本不冷,租用的棉衣反而成了负担)。我和老伴都是穿着长袖衬衣,听了导游的话,我就从导游那儿租了两件旧棉衣(导游叫人搬来了好几大纸箱外红里黑的旧棉衣),问导游多少租金,导游说25元一件。我要付租金给他,他说现在不要付,交回棉衣时才付。待游览完香格里拉“普达措”返回住处途中,车驶进一户人家的大院子停了下来,导游说要我们交还棉衣,于是我便把棉衣还给导游并打算交付50元租金,导游却说出租棉衣的是这户人家,要我自己去还。而当我把两件棉衣交还那户人家时,那户人家竟要我交200元租金(说我租的是长棉衣,100元一件)!幸亏我看到那户人家的大门口贴的租衣价格表上写的是羽绒服100元一件,于是据理力争,最后才按50元一件共100元交付租金了事。
  
   6。设“自费”,请交钱。去泸沽湖,车把旅客拉到泸沽湖边,入住在“摩梭人”家里后,就坐划橹的小船到一个叫做“里务比岛”的小岛上游览了一下(限时半小时)。返回湖岸后,司机兼导游就说这只是泸沽湖的一个小角,要围绕泸沽湖游览一圈,那才有看头,不过那是自费项目,每个人得交220元,人少了他就不带大家去。结果全车人每人交了220元给他。这时已是下午5点多。于是司机兼导游就高高兴兴地开车带着我们游湖。没想到车走了十来分钟,他就叫我们下车照相;又走了几分钟,又叫我们下车照相;这样反复几次,加之是土路,车速较慢,因而走了不远,天就黑了。司机兼导游就说回去吃晚饭,晚上还有“摩梭人”的篝火晚会呢,于是便在大家的默认中把车开回到一“摩梭”人家吃晚饭。这样的自费项目,在腾冲、香格里拉等处也有。“自费”过后,总使人有“实”不副“价”之感。
  
   “自费”不仅仅是游览景点,还有吃饭。在香格里拉,一天晚餐要在一“藏民”家吃,导游说是“自费”,晚餐分两种:一种是180元,吃“烤乳牦牛肉”;一种是150元,没有“烤乳牦牛肉”。导游还说可以两两结对,一个交180元,一个交150元,这样两种晚餐两个人就都能吃到。于是我和老伴交了330元。到吃晚餐时,结对的坐一排(每排8至10人,我和老伴坐在倒数第二排,这排只有我和我老伴是结对的),交150元的坐一排。不管是结对的还是没结对的即只交了150元的,每排都是一盘馒头(每人一个)、两盘马铃薯、一罐荞麦粉、一壶青稞酒,另外一人一碗奶茶。只是结对的每对加一盘“烤乳牦牛肉”。吃完晚饭,我心中窃喜,幸亏我和老伴多交了30元钱,那盘“烤乳牦牛肉”足有两三斤,多交30元钱也算值了。而与我和我老伴坐在同一排的一家五人和坐在我后一排的一家三人,他们都是每人交了150元,结果每人只吃了一个馒头、两块马铃薯、一两碗奶茶、一点荞麦粉(放进奶茶中揉成团吃。坐在我后面的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先生另喝了两杯青稞酒)而已。
  
   7。退餐费,仅7元。在腾冲、丽江、泸沽湖、香格里拉,一遇到赶不上吃饭时间,导游(有的地方没有导游,而是司机兼导游)就说不吃团餐了,退餐费。但只退7元一餐。有时导游也会说要去的那个地方的饭很难吃,连他都吃不下,叫旅客退餐费,不过也是退7元。
  
   8。拉郎配,要红包。到西双版纳旅游,有一个项目是参观少数民族村寨、民居(如僾尼族、佤族或傣族村寨、民居),那儿多有兜售劣质工艺品的圈套,不过上当的不多。容易上当的是观看那儿的模拟婚嫁活动,把旅客拉来做新郎强要红包,最少100元,多则数百元。我就被拉去做了一回“新郎”,交了100元红包费才作罢。
  
   以上所列举的“云南旅游陷阱”,都是我亲历的,想来也是主要的陷阱。在写上面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总感到一种莫名的悲愤:为何当地政府就不管一管呢?是熟视无睹还是充耳不闻?当我们把这些情况反映给我们报名组团的昆明一家旅行社时,一位经理只是说:“导游没有工资……”。唉!要知道,“信誉”是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单位、甚至任何一个人的生命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