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被罚6100万!瑞幸咖啡未来发展之路,该何去何从?【转载】
文章目录
虚假宣传被罚6100万
自曝造假6个月后,瑞幸咖啡收到了第一个处罚结果。
9月22日早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公告,针对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和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处罚,处罚金额共计6100万元。
上午10点,瑞幸咖啡官微发表声明称,尊重并坚决执行国家相关部门就此次调查所做出的处罚决定,并已就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规范经营活动,保障稳定运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告指出,经查,2019年4月至12月期间,瑞幸公司为获取竞争优势及交易机会,在多家第三方公司帮助下,虚假提升瑞幸咖啡2019年度相关商品销售收入、成本、利润率等关键营销指标,并于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通过多种渠道对外广泛宣传使用虚假营销数据,欺骗、误导相关公众。北京车行天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43家第三方公司,为瑞幸公司实施虚假宣传行为提供实质性帮助。9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及上海、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对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等45家涉案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处罚金额共计6100万元。
此前,瑞幸于今年4月自爆财务造假,称公司首席运营官(COO)刘剑及其几位下属,在2019年第二至第四季度累计虚增营业收入22亿元。
事发之后,纳斯达克上市的瑞幸一度停牌,并被要求退市。6月27日,瑞幸咖啡称,公司董事会决议要求陆正耀辞去董事及董事长职务。
尽管瑞幸上市地点在美国,但3月1日实施的新《证券法》增加“长臂管辖”条款,明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扰乱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市场秩序,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
国家财政部自5月6日起对瑞幸咖啡公司境内两家主要运营主体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和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的会计信息质量开展检查,并延伸检查关联企业、金融机构23家。
据财政部7月31日检查结果公告,自2019年4月起至2019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过虚构商品券业务增加交易额22。46亿元(人民币,下同),虚增收入21。19亿元(占对外披露收入51。5亿元的41。16),虚增成本费用12。11亿元,虚增利润9。08亿元。
能不能让企业长记性呢
对于“后陆正耀时代”的瑞幸来说,处罚结果的出炉不是一个坏消息。瑞幸一位高级管理层人士表示,中国政府各部门对瑞幸咖啡的严厉处罚,公司高层心理已有预期。国内处罚的“靴子”陆续落地,可以使得管理层尽快将重心回归到经营层面。
来自市场监管总局、财政部等国内监管部门的处罚是瑞幸面临的第一项大考。瑞幸未来还将面临数项大考,包括美国证监会、司法部的罚款,连带的刑事责任判罚,以及美国股东发起的诉讼、与可转债债主的和解等,这些事项都将可能让瑞幸继续付出巨大的代价。
该人士还透露,公司在短期内不太可能获得新的融资通道,暂时也没有获知任何可能的被收购计划。因此,瑞幸现阶段经营策略的核心就是在经营层面实现造血。
目前瑞幸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以降低成本、提升收入水平。很多原本计划中的新项目已按下暂停键,门店扩张和小鹿茶的加盟速度也大幅减慢,公司将聚焦能产生正现金流的业务,把目标从“快速扩张”改为通过精细化运营而“活下去”。
瑞幸目前已经在积极自救
事实上,瑞幸财务造假事件对瑞幸伤害最大的是品牌形象,但对于供应链以及产品研发来看,波及不是很大,如果瑞幸能够继续保持其在产品和研发上的不断创新,通过潮流跨界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从而成为饮品界的Supreme,是完全有可能的。
从瑞幸之前的打法来看,先是从咖啡跨界到小鹿茶,现在又推出轻食和甜品,产品跨度其实非常大,瑞幸在今年年初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搞过一波无人零售,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无人零售业务的推广处于暂停状态,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如果瑞幸要继续拓展其产品品类的话,对于供应链的产品的打磨要求会比较高。
但比较好的是,现任CEO郭谨一是供应链出身,相对轻车熟路一些。
4月份,瑞幸市场团队启动新营销策略:精细化运营加私域社群。同时,战略方向也从拉新转变为留存、复购。可以说,造假事件是瑞幸从打天下到守天下的一个转折点。
精细化管理方面,瑞幸对旗下的门店进行了优化,将个别效益不好或客户覆盖重合的门店“关停并转”,同时持续新开门店,过去3个月瑞幸至少在全国各地开了150家以上新门店,线上门店京东自营旗舰店开业、支付宝上的口碑品牌馆也在7月份相继上线。
过去为了配合快速扩张的节奏,凶悍的打法和雄厚的资本让瑞幸无暇顾及成本问题,现在缓下来了,可操作空间可就大了。
从6月开始,瑞幸APP内最出名的“老带新”推广活动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6张价值100元的新人券礼包,这些优惠券只能以抵扣形式来购买饮品,投入资源以换取流量的力度明显降了下来。
复制社交电商的典型玩法
至于所谓的私域社群运营,其实就是通过瑞幸APP引导消费者加入附近门店的微信群。引流方式也很简单,入群享受3。8折福利,然后是每天的优惠券、折扣商品。通过限时限量的方式,结合低价优惠,促进用户的复购。
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加专属优惠加限时限量,构成了瑞幸咖啡社群运营的基本框架。理论上来说,这种模式能够对用户进行稳定高频的触达,带动复购的增加,同时相对于公域流量效率高、成本低。
产品方面,瑞幸咖啡的上新速度并不比星巴克慢,3个月时间里上线了近50款新品,其中不乏热门爆款。
这一套操作下来,效果很明显。瑞幸咖啡消费用户转变为私域用户和加入社群后,月消费频次提升了30,周复购人数提升了28,MAU(月活跃人数)提升了10左右。对于单个门店来讲,相当于每个门店一天平均增加8 10杯。
按照预估,要是能做到社群有200万人,每天直接带来杯量至少7万杯。如果再通过运营手段,应该能直接达到10万杯左右。一个月就能带来300万杯增量。
为什么要从疯狂发券变成建社群,核心目的就是要做留存和复购,因为社群是围绕门店建的,消费者相对稳定,对瑞幸也相对来说有品牌认知,也比较容易产生复购,比起纯粹的买一赠一来说,性价比相对高一些。
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 ,如果只是想经营好一家数字化建设程度比较好的饮品店,那么就要从选址,人流,产品,毛利率来考虑。
相对于奶茶来说,咖啡的毛利率没那么高,但也不低,如果仅仅是想养活门店,那么这个经营难度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是市盈率也好,增长也好,就要回归传统零售的逻辑,高速的增长是不太可能了。
至少现在看来,瑞幸补贴减弱的同时咖啡的销量有所上升,瑞幸的“造血”能力会越来越强。
资本市场是有记忆的,财务造假这个坎瑞幸很难过得去,但消费者不一样,至少在想喝咖啡的时候,不会放弃这个便宜而便利的选择。
总结就是,瑞幸没死,还活着,明年能不能更好不知道,但可以明确的是,买一赠一,0元喝咖啡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消费者并没有停下买买买的脚步,也许小蓝杯赢得了消费者,瑞幸就还有机会。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