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微博

  首先要明确一点:国家为什么要建立股票市场,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国有企业融资,这是看待中国股市的核心,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会明白中国为什么是“政策市”,才会明白,为什么几年前2245点会开始走熊,才会明白周5为什么会大涨。   可以说,中国股市的涨跌都是国有企业改制的需要,这是核心问题,至于民营企业,也都是陪嫁的丫鬟,当跟着玩就是了。  交易所正式成立的时候,当时只有8个股票,就是所谓的老八股,当时实行的是1涨跌幅限制,指数从96点开始,经过两年到达1429,当时可以说是很疯狂,后来波动极大,指数从1429点跌到386点,跌幅高达80左右。  1992年5月21日,奠定了中国政策市的基础,当时,取消了涨跌幅限制,当天,大盘高开,涨幅高达100,指数从600点涨到1200点,其中,几个新股的发行矿升3000左右,  管理曾没没有潦倒市场如此狂热,于是先通过舆论手段干涉股市,但是不管用,形态和前几个月说风险教育的时候一个道理,各种媒体使劲唱空,但是指数依然上涨,后来采取了加快新股发行的方式来降温,指数才开始跌到1000点。从这点可以看出,在90年代,中国已经奠定了政策市的基础,  这个时候的一个细节值得留意。  当时市场太疯狂,深圳市政府将涨跌幅限制从1降为0。5,并且买入方还要交纳印花税,此举措导致了10个月的暴跌。比如,深发展从30元跌到10元,面队这种局面,政府决定托市,就象周5为什么要托市是一个道理。  深圳市政府筹集了2个亿决定救市,方法就是买进深发展,稳定龙头,稳定大势,通过救市资金绝密有序的行动,深发展的股价慢慢回升,2个月左右,从13涨到了25左右,市场在深发展的带动下,逐步恢复人气,政府的救市成功,  这些回忆,充分说明了中国市政策市,中国的涨跌都是政府主导的。  在政府托市以后,指数一路走高,这时候,政府开始“发挥”证券市场的真正功能:为国企融资,于是,第一次大扩容开始了,  1992年,两第上市公司共有54家,1993年,达到177家,扩容的势头很凶猛,1993年,指数达到1558点,但这个1558点,成了一到坎,用了7年时间才跨越,  随着发行新股的加快,市场进入低迷期,导致低迷的原因有几个,一是上交所设备严重不足,二是金融市场整顿,金融市场的整顿是关键因素,指数大幅下跌,政府开始着急,1994年,政府发布了4个救市的措施,但是市场还是不见起色。  这个时候,有一个案例去要说一下,就是开启上市公司并购先河的深宝安收购延中实业,通过一系列的强行收购和发收购,深宝安成了延中实业的大股东,当然,后来证明深宝安是失败的投资,但是这个事例绝对不能 小看,因为,企业的重组和并购是股票市场永恒的话题,是短期暴利的最大的一个话题。比如,双汇为什么会因为收购大涨,最近山东海化为什么因为收购成为热门话题,徐工科技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就这个原因。  上回书说到证券市场萧条,政府的4个救市措施也不见效,市场甚至说要关闭股市,政府于是再次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1994年,个大媒体发表新华社的稿子:暂停新股发行,并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市场再度亢奋,从300点涨到了1000点,从此,300点成了中国股市的铁底。  这个时候,还有一个案例值得说,不要走开,广告后更精彩。  管金生,这个神化中的人物,相信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在1994年粉末等场。要说中国股票市场有大鄂的话,管金生就是他们的爷爷。  1992年,上交所首先向券商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这个时候国债期货是不对公众开放的,  1993年,国债期货向公众开放,各路资金纷纭入市,,全国国债期货的交易所达到14家,交易量达到3个亿,这个时候,王股民他哥成了最大的赢家之一,而万国证券的总经理管金生在历史性的这个时间成了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