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143。5,药中茅台跌落神坛,“驴皮”被戳破!(000423)
文章目录
8月26日,曾有药中茅台之称的东阿阿胶,发布了一份颇让投资者失望的中期财务报告:营收同比下滑42。06,净利亏损同比扩大143。5!
从2019年报首次出现亏损以来,经过半年的调整,东阿阿胶真的如华泰证券研报所言基本面与估值面有望触底,还是如媒体报道所说驴皮吹破了?
01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东阿阿胶实现营业收入10。95亿元,较去年同期(18。90亿元)下降42。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负的8402万元,较去年同期(盈利1。93亿元)同比下滑143。54。
2019年年报披露,东阿阿胶首次出现亏损,巨亏4。4亿元,加上今年上半年亏损的8千多万,一年半亏去了5亿多元。
此前备受关注的库存问题,依然压力山大。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东阿阿胶账面存货33。17亿元,较2019年底的35。22亿元减少了约2。05亿元,半年去库存不到一成;存货跌价准备或合同履约成本减值达1518万。
其中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达11。94亿元,较2019年底的13。81亿元减少了1。87亿元。
客观来说,年初的黑天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冲击,东阿阿胶也未能幸免。
今年3月中旬到4月下旬,一个多月的时间东阿阿胶的股价都低于30元股。
一季报显示,东阿阿胶一季度营收为4。38亿元,同比大跌66。11;归母净利润为负的8387万,同比大幅下跌125。48。
半年报对于营收大跌的解释也是:公司清理渠道库存,同时受疫情影响,药店等营业场所顾客流量减少。
而二季度,东阿阿胶的情况也大大好转,实现营收6。57亿元,净亏损也降低到约15万,基本算恢复了盈亏平衡。
02
东阿阿胶到底怎么了?
这恐怕是最近一年多,不少关心白马股的投资者都关心的一个问题。
聊一聊:没有不好的行情,只有不好的操作,操作不好的可以看下笔者近期的一些布局:
7。17让大家低吸建仓的【002625光启技术】,11个交易日获利120加
7。27分享的【002506 协鑫集成】,收获 82 止盈出局,足以证明我的实力,其他吃肉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朋友们问老邱为什么我选票精准,说白了都是技术面加基本面加消息面叠加的综合推论,还有一点就是我总结多年股市的历史经验,这方面是不能急的,谁都是需要时间磨炼的,一步一步来。
我每次复盘后都会给大家分享一只短线大牛,大概会有10—40左右的一个上升空间,叠加当前最新热点多重概念题材!
叠加当前最新热点多重概念题材,想要跟上我的逻辑思路或者想获取更多的潜力牛股策略、实战选涨停牛股盈利方法、以及更多庄家主力战法的盈利模式,zfq3123,V性:,一定要把握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简单来说,这是事关一位营销圣手和卫计委12320卫生公益热线一段大实话锤破驴皮的故事。
东阿阿胶隶属华润集团,于1952年建厂,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不折不扣的老牌企业了。但真正走上神坛,还得靠操盘手其前总裁秦玉峰。
2006年,秦玉峰出任东阿阿胶总经理,开启了一段传奇之旅。
秦总认为不仅要梳理阿胶上千年的历史,还要整理历史医学家、著作有关阿胶的说法,用文化营销的策略来打造品牌。
这一招应该说相当高级。秦总不仅要启动阿胶价值回归工程,还深谙营销之道,聘用营销高手将其理念落地:让阿胶深入人心。
从此一张驴皮一飞冲天。在2019年亏损之前,13年间,东阿阿胶的净利润节节攀升。
东阿阿胶成为药中茅台,最重要的阿胶价值回归,不是观念、文化营销,而是直接体现在价格不断提升上。
东阿阿胶曾经提价的信心和幅度让茅台都汗颜。
出厂价从2001年的80元公斤飙升到近6000元公斤,19年涨了超70倍。
仅2014年,东阿阿胶一年两次提价,涨幅达79。65。今年一些奢侈品们一再提价,手法其实并不新鲜,而幅度也不及东阿阿胶以前大胆。
一路往上的价格,造就了高毛利率、高营收、高盈利。
而东阿阿胶的股价更是传奇,2006年初3元多每股(前复权),到2017年巅峰时股价高达71。35元股。
03
创造一个神话,需要正确的战略、强有力的领导人、超强的执行力和坚定的决心,而毁灭一个神话,往往只需要说出实话而已。
2018年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12320卫生公益热线官微发了一条内容,大致是说吹上天的驴皮,其实没什么了不起:驴皮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而这种蛋白质缺乏人体必需的色氨酸,并不是好的蛋白质来源。
卫计委官微发布的内容,并非针对东阿阿胶,它只是做一个科普内容,同时也说海参燕窝也没什么用,也怼了蜂蜜的神话。
尽管这条内容很快被删除,却被眼疾手快的媒体截图并传播。
一再涨价的东阿阿胶成为了众矢之的,曾经的高档礼品一下成为了群嘲的交智商税产品。
其实蜜姐工作之后,也爱给父母买营养品,东阿阿胶就是其中之一。但这之后,一来知道了补充蛋白质还不如吃鸡蛋实在,二来实在不好意思用购买行为告诉大家我在交智商税。
04
戳破神话,其实只是开端。
质疑的声音一直没停止,阿胶到底是食品、保健品还是药品?
早在2012年东阿阿胶推出了一款阿胶糕,蜜姐也曾在药店买过,但后被媒体曝出,该阿胶糕只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是普通食品,市场上却打着保健品的旗号销售,涉嫌虚假宣传。
这样的质疑叠加不断上涨的价格,让消费者也不再轻易不看疗效看广告了。
翻看2015 2018年财报,东阿阿胶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2。66 3。32。仅2019年这一比例达到了6。96,但同期研发投入金额降低了15。49。
实际上,东阿阿胶的研发还包括了旗下各种药品,这样的研发投入也难以支撑其一直打造的保健神效。
真正的矛盾还是在一再强调阿胶的价值回归不断提价,导致越来越难卖。凸显出来的问题就是,存货周转时间增长,赊销越来越明显,毛利下滑。
比如,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客座导师马靖昊曾在文章中指出,2016年 2017年,东阿阿胶的存货周转天数大致在408天 463天,到2019年三季度已经延长到了710。47天。
加之同行对市场的蚕食,导致东阿阿胶的库存问题日渐严重。
2019年明确表示重要任务就主动降库存,尤其是消化渠道库存。
而最近两年,东阿阿胶的两位老将董事长王春城和总裁秦玉峰先后辞职,也让处于阵痛期的东阿阿胶又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
虽说今年1月秦玉峰的辞职是因为到龄退休,但其实秦玉峰在2018年就已经达到了退休年龄,在一份首次亏损的年报发布后辞职,也意味着东阿阿胶一个时代的结束。
不过,相比个人媒体悲观的看法,如果东阿阿胶今年再次亏损将戴帽ST,蜜姐还是要乐观一些。毕竟按照二季度的节奏,如果没有突发黑天鹅事件,东阿阿胶全年扭亏为盈是大概率的事情。
只是能否重新回到巅峰时期,确实要打个问号了,一来消化库存的速度确实有点慢,二来新的高管到底水平如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只能说期待这个曾经是白马股中的大白马,多投入研发,扎实做好产品,真正实现价值回归。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