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烟花”台风,影响出行,一边是大幅下挫,让人揪心……



  今天,三大指数大幅下挫,沪深300指数盘中最大跌幅超过了4。50,茅台盘中下穿1800,半年的时间,市值缩水了一个五粮液。面对大盘这样的跌幅,又恰好临近7月期权的到期日,于是在今天的期权盘面,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惊人的“末日轮”涨幅——“50ETF沽7月3300”(虚1档)从30元大幅上涨到512元,超过16倍的涨幅,“50ETF沽7月3200”(虚2档)则从2元大幅上涨到93元,超过45倍的涨幅,盘中最大涨幅一度超过100倍……

  图:当日P3200 at 7分时走势图
  


  图:当日P3300 at 7分时走势图


  


  图:当日P3400 at 7分时走势图

  



  通常来说,在临近期权到期日,由于标的价格的大涨大跌,使得原来虚值的当月期权变成了实值(或接近实值)的状态,这样的现象就可以被叫做“末日轮”。当“末日轮”发生时,满屏的涨幅是让人眼红的,要吃到最高的涨幅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在乎的是,按照一种交易体系,我们有没有可能吃到一部分的涨幅?



  今年挺有意思,仅仅相隔的两个月,又来了一次“末日轮”!不过长期做交易,并不是有了今天,没了明天,今天撞个大运,明天丢了西瓜。如果你并没有以上述的思路去long gamma,而只是想先简单了解一下“末日轮”,那下面的三大要点一定值得你去收藏:



  首先,“末日轮”的胜率很低,必须放宽止盈点。在过去74个月里,上证50指数、沪深300有55个到期日的涨跌幅位于正负1以内,而到期日涨跌幅位于正负2开外的次数却仅有5次。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末日轮的胜率铁定不会很高。在平时交易里,胜率和盈亏比是密不可分的,做任何一种模式的交易,长期是不是值得去做,正是取决于它的“胜率盈亏比”是不是能够尽量大,因此,面对一个很低胜率的策略,只有设置一个很宽幅的止盈点,才能长期扭亏为盈。



  其次,“末日轮”的胜率会随时间快速下降。试想一下,假如在最后几天的一开始,标的指数低开低走,这个时候,一份虚1档认沽的价格一定还有想象的空间,只要这么想的人还比较多,那么这份买沽就仍然会被暂时赋予溢价,然而,到了最后一天下午,这时的指数只要稍微停一停,大家就会觉得“哦!没有时间,没有希望了!”,于是虚值买沽的价格就会一下子降了下来。



  了解了这种变化规律后,为了提高胜率,我们就可以考虑在盘中价格曾经翻倍时,先平仓一半,或是当盘中价格上涨a的时候,平仓1(1加a)的市值,若盘中能出现这样的止盈机会,则意味着本次“末日轮”操作就能够保本;对于剩下的权利仓仓位,我们再按每隔半小时的时间间隔,进行分批平仓,如果指数特别给力,日内一直往一个方向单边前行,那么剩下一部分仓位的赔率也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飞”。



  最后,“末日轮”必须进行严格的仓位设置。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从来没做过“末日轮”的交易者,突然某一次做就重仓做对了,这就像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风格稳定的基金经理,上个月买了科技股,这个月换到了金融股,下个月又换到了周期股,是一样的道理!



  正因为某次“末日轮”的成功一定是很多次失败所换来的,所以每一轮“末日轮”的仓位都必须只是一个很小的比例。从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来说,胜率与仓位永远是成正相关关系的,一个胜率很小的模式,一旦仓位较大,那么亏完后,本金就会出现骤减,就会让自己一下子处于很被动的局面,即便是“复利效应”,短期也几乎救不了你了,所以“末日轮”更适合的仓位模式就是把这个月盈利的部分去博取一个小概率事件,这样长期下来才不会“遍体鳞伤”。



  历史上,像2017年12月到期日,2019年1月到期日,2020年7月到期日等等,虚1档的认购或者认沽都曾出现过盘中5倍以上的收益,这意味着在那些月份里,千分之二的仓位可在盘中产生1的收益,于是那个月的月收入就从2变成3,否则则变为1。8。从更长期的仓位控制来说,假设上一年度我的年度收益是W,那么我就需要预先确定好下一次年度买期权的总开支不能超过Wx(x是心中的一个亏得起的比例),这样就不再是一种“遍体鳞伤”的行为了!



  借着今天盘中的惊心动魄,我们又一次好好聊了聊“末日轮”的点点滴滴。关于到期日的一些策略,并不是鼓励每一个交易者去参与这种策略,但至少,在交易中每一个的现象都是值得我们去仔细推敲,仔细思考的,从仓位、胜率、赔率、收入 成本等多个角度深入地了解到一个事物的真正本质,这对我们自己一定会是一种有意义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