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提供的《清算报告》显示,其购买的胡祖六团队管理的信托计划投资了蚂蚁集团,投资金额约为2亿元,占蚂蚁集团股比约为2。48亿元。根据蚂蚁集团招股书,2018年7 月估值约为人民币9600 亿元,0。1的股权对应估值是9。6亿元。有分析认为,在投资标的即将上市的情况下,胡祖六团队涉嫌低价贱卖给关联企业。相关投资者已经发起诉讼,案件状态为“审理”。

  

  上周末,一篇题为《胡祖六,你的良心不会痛吗?》的文章刷屏,一位投资人胡先生称,2011年购买了 “秋实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基金管理人是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而后,胡先生得知基金投资了蚂蚁金服(即现在的蚂蚁集团),以为能“大赚一笔”,但2018年底发现,这份股权以一个较低的价格转让给了第三方,导致100万每年的收益仅1千多元。

  对于上述“控诉”,8月29日,春华资本集团(以下简称:“春华”)回应称:“侵权帖的发布者及文章中所谓的投资人,均非春华客户,与春华之间也不存在法律关系,其陈述的关键情节严重失实、毫无事实依据,且包含诋毁春华商誉和侮辱胡祖六先生名誉的恶劣内容,严重侵犯春华和胡祖六先生的合法权益。”

  双方各执一词,那么,相关投资者到底跟春华资本有没有关系呢?相关投资的股权处置到底如何?这一“控诉”是否进入法律程序?针对近日再度发酵的舆论,记者就相关问题联系春华方面,截至记者发稿,春华未给予任何回应。

  疑问1 :投资者与春华到底有何关系?

  8月31日,记者联系了一位秋实二期的投资人何先生,通过多份材料,事情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

  其实,何先生投资的是“平安财富·秋实二期集合资金信托”,该信托计划通过认购“平安财富·秋实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最终间接投资到一家股权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再通过这一平台来投资标的企业。

  记者了解到,上述所谓的合伙企业即为春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中,“平安财富·秋实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载体”平安创新资本为LP,而春华则为GP,由此来看,何先生其实是春华的间接投资者,而春华又是由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创立的。

  上述信息得到了数个投资者的确认,且在一份投资者已确认的名为平安财富·秋实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推介材料中也可以明确获知。

  另外,一个日期或许也可以从侧面佐证春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即是这个合伙企业,何先生提供的一份《平安财富·秋实二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清算报告》(以下简称《清算报告》)显示,该合伙企业成立于2011年2月17日,这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的成立日期一致。

  《清算报告》显示,2011年9月28日秋实二期成立之后,随后的2011年11月,就已完成对合伙企业的间接投资。

  整体来看,该合伙企业的总规模约为20。76亿元(还包括秋实一期等资金)。

  该《清算报告》称,合伙企业于2015年5月完成全部3个项目(ABC)的投资,总投资金额约为21。04亿元,占合伙企业总规模的101。36(因合伙企业使用部分投资收益用于再投资,因此已投资金额大于实缴出资)。

  其中,C企业所属行业为“互联网金融公司”,报告中对该企业的描述为“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在线支付公司,据艾瑞咨询报告,公司占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的54”、“自2004年成立以来,公司已经与超过200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截至2016年,支付平台的实名用户数已经超过4。5亿”,种种描述,不难发现所谓的C公司就是目前即将登陆上市的蚂蚁集团(此前名为蚂蚁金服),这一信息也得到了投资者的确认。

  据悉,该合伙企业于2015年6月份投资了蚂蚁集团,投资金额约为2亿元,但它并不是直接投资蚂蚁集团,而是通过春华景信(天津)投资中⼼(有限合伙)投资,企查查数据显示,该项目合伙企业——春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春华景信(天津)投资中⼼(有限合伙)约22。2的股权。

  蚂蚁集团招股书中也显示,2015年6月至8月期间,通过受让出资及认购新增出资额,春华景信(天津)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参与了融资,这一时间也与《清算报告》中的时间对得上号。

  此外,《清算报告》显示,投资后,合伙企业占蚂蚁集团股比约为0。1。

  疑问2:处置蚂蚁集团股权价格是否合理?

  上述材料至少表明,秋实信托计划的投资人的确与春华存在某种联系,且合伙企业的确投资了蚂蚁集团。

  “大家都知道蚂蚁是一家不错的企业,当时这个产品投了蚂蚁,我还挺高兴的,没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果。”何先生说道。

  众所周知,信托计划投资是有一定期限的,何先生购买的秋实二期期限为6年,也就是说,该只信托计划于2017年9月28日满期。

  根据《清算报告》,截至2017年9月28日,未获全体受益人一致同意,信托计划于当日期满终止。根据信托合同约定,信托方将未变现股权以保管方式继续代为持有,并将积极采用各种方式将该等未变现股权处置变现。

  其实,合同中曾规定,存续期限是可以延期两年的,按照规定,若本信托期满后,存在部分投资项目因为相关政策限制暂时无法退出(如限售期或锁定期等要求),受托人有权决定延期2年。

  不过,记者拿到的管理报告发现,不同时期的报告对于延期的表述并不一致,比如在2011年9月28日2012年6月30日的报告中,就明确表示存续期限为6年,可延期2年,但在2011年9月28日2013年3月31日的这份报告中,就只有“存续期限为72个月”这一说法了。

  对于上述操作,何先生并不认同:“取消2年的延长期,对方单方面修改既定合同是违法的,是管理团队恶意为之,就是想早点清算项目,毕竟投资人有很多,让大家一致同意延期其实不太现实,这实际上导致了期满后清盘。

  “第一,我们最初合同中目标信托期限就写着‘若目标信托期满后,存在部分投资项目因为相关政策限制暂时无法退出(如限售期或锁定期等要求),受托人有权决定延期2年’,也就是说受托人完全有权延期2年,用时间换收益。第二,到2017年9月28日,信托计划期满6年,但绝大部分信托财产尚未变现,我认为终止条件并不成熟。同时,合同规定,合伙企业应该最大限度地维护投资者利益,但最后他们并没有这样做。”何先生表示。

  此外,《清算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信托计划分配中并未涉及C项目,只有AB项目的分配情况,且分配金额仅占信托比例的30。46,也就是说,针对蚂蚁集团的投资此时并未进行分配或处置,且整体处置的比例并不算高。

  另外,记者发现,《清算报告》中针对蚂蚁集团的投资项目,在退出策略一栏中明确表示,公司拟计划登陆国内资本市场,计划继续持有至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后从二级市场退出。

  但还没等到蚂蚁集团上市,投资者们便发现该项投资已被低价处理。

  记者拿到的一份《平安财富。秋实二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代保管期间资金管理报告季报》(2011。9。282019。3。31)显示,针对蚂蚁集团的投资已实现100的本金退出,项目整体投资回报率为124。01,以投资金额约2亿元计算,这笔投资最终收益仅约为2。48亿元。

  另外,该份季报还称,信托计划于2019年4月完成全部资产处置变现及现金分配,终止代保管。

  而根据蚂蚁集团招股书,2018年7月,蚂蚁集团进行了境内融资,本次融资完成后,蚂蚁集团的投后估值约为人民币9600 亿元,照此计算,0。1的股权对应的是9。6亿元。

  因此,投资者们认为,合伙企业处理蚂蚁集团股权的价格并不合理。对此,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对记者表示:“对于非上市的股权投资估值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不同人对同一股权的价值评估结果常常是天壤之别,这对股权基金管理人留下了道德风险的隐患。另外,股权基金转让持有的股权是否需要征得持有人同意,则需要看基金合同约定,绝大多数约定是不需要持有人同意的。”

  不过,京师上海国际总部金融律师陈雷博对记者表示,处置非上市股权投资应该更多参考当时的公允价值,从上述交易情况及结合当时公司估值来看,交易价格可能有失公允。

  疑问3:蚂蚁集团股权转让是否涉及利益输送?

  此外,投资人还认为,所谓的C项目已完成“退出”是将C项目转让给了胡祖六团队的关联企业,处置过程存在明显的利益输送情形。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1月30日,作为LP的平安创新资本正式退出春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目前,春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股东为春华明德(天津)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春华秋实(天津)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最终受益人为胡元满。

  不过,截至目前,春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仍持有上述提及的蚂蚁集团直接投资者——春华景信(天津)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约22。2的股权。

  比较奇怪的是,虽然项目方宣称已经退出对蚂蚁集团的投资,但记者从蚂蚁集团招股书中发现,在2016年12月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2018年7月股份转让及增资完成后,还有2019年9月份增资后三个时段,春华景信(天津)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数量均为70648061股。

  也就是说,直到项目方表示已经“退出”了蚂蚁集团这一投资项目时,合伙企业——春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蚂蚁集团股份的情况却并未出现变化,最大的变化只是合伙企业换了新的股东,平安创新资本退出了合伙企业的股东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春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目前的最终受益人为胡元满,《胡祖六,你的良心不会痛吗?》一文表示,胡元满是胡祖六的亲妹妹,不过,记者通过公开信息未发现两人之间的直接联系。

  另外,贝壳财经记者在企查查上发现,春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股东之一春华秋实(天津)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比例约3。23),是明德春华(天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这家公司有两位股东,分别是胡元满(99。95)和王学清(0。05),值得关注的是,此前胡祖五才是这0。05股权的持有人,但其已于今年8月21日退出。

  对于上述情况,陈雷博认为,如果胡元满与胡祖六有利益关系,那么可能涉嫌利益冲突,可能违反职业道德,违反协议约定,甚至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京师律师事务所邵雷雷也对记者表示,作为管理人,明知投资标的是即将上市的情况,还低价卖出,高度怀疑是贱卖给关联人或关联集团,导致了投资人的实际损失。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近百位投资人建立了紧密联系,去年6月选择了两位投资人先行向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为春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案号分别为(2019)粤0304民初47455号、(2019)粤0304民初47457号,记者在企查查中发现,这两起案件目前的状态均为“审理”。

  针对近日再度发酵的舆论,记者联系了春华方面,截至记者发稿,春华并未给予任何回应。

  

  延伸阅读:起底胡祖六

  金融圈明星“操盘手”

  公开资料显示,胡祖六1963年6月出生于中国湖南湘阴,胡祖六中国国籍,同时是香港永久居民。1982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工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胡祖六曾加入全球最富成名的投资公司高盛集团,最高担任大中华区 及合伙人,在高盛集团发展亚太地区业务的历程中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

  其他履历看,胡祖六1991年至1996年担任IMF高级经济学家。1996年至1997年担任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2010年至2016年担任长城环亚(原南华早报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2011年至2018年5月担任恒生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

  目前,数据显示,胡祖六与8家知名公司有关联,其中包含高盛高华、港交所、工商银行、蚂蚁科技、成都农商行、泰康保险、民生金融租赁等,所涉及行业包含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业、货币金融服务。

  具体来看,胡祖六不但任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还任百胜中国控股非执行董事长,香港交易及结算所独立非执行董事,瑞银集团董事,大连万达商管集团独立董事,华夏基金非执行董事,民生金融租赁独立董事等多个职位。

  

  此次投资人存疑的产品其管理人正是胡祖六始创的春华资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春华资本属于本土美元基金,从以往的投资来看,与阿里的合作较为密切。曾于阿里一起投过哈啰单车、大搜车、百胜中国等,并直接投资了蚂蚁金服。近期,有外媒称春华资本或将投资字节跳动,估值750亿美元。

  其中,最受资本市场关注的收购案之一,就是2016年春华资本和蚂蚁集团斥资4。6亿美元入股百胜中国,两者分别投资4。1亿美元和5000万美元。而百胜中国作为国内头部餐饮集团,旗下包括肯德基、必胜客、黄记煌、小肥羊等多个品牌。根据百胜中国2020年中报,在疫情冲击下,其2020第二财季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25。84达1。32亿美元。

  一位私募圈人士告诉记者,春华资本在业内风格“凶悍”,在资源和资本上都具有优势,近年投资互联网和科技比较多。

  胡祖六在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文版专访时,曾表示科技产业是春华资本的投资,重点关注四个方向:

  一是交通运输行业,希望通过投资前沿技术和产品,如 AI ,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共享交通,来有效解决传统交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二是消费行业;三是金融科技,即利用大数据, AI 与区块链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普惠性,春华对蚂蚁金服、陆金所等金融科技企业的投资就是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四是教育。

  明星经济学家

  胡祖六一度被视作中国最年轻有为的经济学家之一。在金融圈还有传说,胡祖六青年时是学霸中的学霸,当年本科毕业考清华硕士,不但总分全国第一,且5个单科全部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胡祖六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企业创新和国际金融。他曾任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长期为中国的金融改革、国企改革以及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研究分析和建议。还曾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委员。

  此外,胡祖六还担任大自然保护协会亚太理事会联执 、中美医学基金会董事、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哈佛大学全球顾问委员会委员及多家国际知名院校机构的顾问委员会委员(包括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Mossavar Rahmani商业与政府研究所、斯坦福大学国际经济发展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Chazen国际商业研究所)。并兼任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联执主任和教授,同时也是香港中文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兼职教授。

  其中,胡祖六担任联执 的大自然保护协会,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同样在该协会有所任职,为该协会董事。这一层面上说,胡祖六和马云可称“同事”。

  前老板如何评价胡祖六?

  曾任美国第74任财政部长,高盛集团董事长和CEO 的亨利·保尔森在《Dealing with China》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胡祖六:

  “胡祖六是一位优秀的经济学家,后来成了杰出的投资银行家。他熟悉理解中国宏观经济,了解中国领导人优先考虑哪些事情,也知道为了做成那些事情需要采取哪些政策举措;所有这些方面他比我知道的任何人都强。他人脉很广,而且低调。胡祖六有才华有动力,正是那种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新一代雄心勃勃、目标明确的年轻领袖。”

  书中,亨利·保尔森还记叙了胡祖六的“发家”史:

  “1963年胡祖六出生在中国中南部湖南省的一个小村庄,文革开始时年仅三岁。他在农村经历了艰苦的生活,1978年,他和数百万人一起参加了全国性的大学入学考试,15岁就上了大学,后来在著名的清华大学拿到了工程学硕士学位。多数同学年纪比他大很多,胡祖六努力弥补着在农场和工厂劳动中失去的岁月。受到改革开放的鼓舞,胡祖六这一带的大学毕业生举起了改革的气质,决心在中国的现代化大业中有所作为。”

  “胡祖六后被政府选拔出国留学,在哈佛大学拿到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随后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华盛顿总部的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东欧和前苏联推动市场改革时,胡祖六在一线工作,培训中央银行行长和财政部长。胡祖六多次回到中国开展宏观经济研究与政策磋商项目,也帮助培训访问华盛顿的中国财经官员。1997年他应聘加入高盛担任公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祖六拥有经济学的深厚理论功底与第一手实践经验,深得客户的尊敬与信任,我们在这个非凡的多面手身上看到了潜力;2003年我任命他为中国投资银行部的联合主管。他是个惊人的工作者,专业能力极强,运用富于观察力的思维建立了强大的人际关系——他达成目标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