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聊到的这家公司,听名字,肯定大家并不熟悉:顺鑫农业。北方的朋友,可能听说过,其他地区的朋友听说的可能就比较少了。但是,要聊到一款酒,五湖四海的老铁们,估计都知道:“牛二”。低端白酒界的“王者”,更是爆款中的爆款,“牛二”就是这家公司的产品。

  今年以来,白酒股可谓是开启了“大涨”模式,单板块自上证指数2646点以来就上涨了80的幅度,低点至高点上涨的幅度近100,实现了“A股上涨,能大涨;A股下跌,就不跌”的壮举。

  

  不过,白酒股一涨再涨,对于顺鑫农业来说,只能“看戏”,自己却没有什么反应,阶段上涨幅度仅仅只有16。这样的情况,对顺鑫的股东,无疑是打击。曾经一年涨一倍,如今板块涨一倍,自己却没啥反应了。那么,这家白酒股到底如何,为何白酒股都在飙涨,唯独只有它还在下跌,牛二真的“不香”了吗?我们就来一点一点的来看:

  历年财报情况:

  虽然,顺鑫农业历年财报呈现较高端白酒公司的呈现稍弱一些,但也称得上优良。公司没有一年出现过亏损的情况,历年营业收入自1996年 2019年间,也仅仅只有1998年、1999年出现过负增长,其他年份为正增长水平,且多数年为双位数增长。同期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的表现虽然稍差,但近些年增长的情况很是不错。

  


  

  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有些起伏,也时常低于10,但近几年呈现爬坡,有开始逐渐稳定在10以上的苗头。依靠“牛二”的扩展以及提高市占率,未来业绩稳定成长的概率还是很大的。顺鑫农业的现金分红股息率倒是不高,近些年在0。5左右。毛利率方面,较高端白酒的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就没啥可比性了,毕竟走的是中低端。不过,未来有望提升,公司也在积极布局中高端白酒市场。

  整体看顺鑫历年的财报呈现,可圈可点,相对稳定。虽然净资产收益率方面有所波幅,但“牛二”的成长,也是有目共睹。

  讲个机会:

  一直看我的朋友应该很清楚了,4月的金健米业,5月的省广集团,6月的王府井,7月初的浙商证券和光大证券全部一网打尽,现在8月出的君正,北斗星通关注的都吃到大肉,其中协鑫集成收获109、新日恒力收获59、又找到一只科技龙头!今天笔者也是给大家分享一只黑马股;该股属于科技题材,极易被主力资金跟进;分享理由:该股属于科技龙头,有重组预期,机构重仓入驻,技术上看,股价从高位下跌51,在底部形成“头肩底”反转。

  而且在最低位形成“金针探底”K线,现在股价突破头肩底颈线和受120半年线支撑,底部三涨停激活股性。macd与kdj金叉共振,说明上涨空间打开,快速上涨开始。预估涨幅51以上,时隔一个月,老邱针对于目前市场,再次复盘选出了一只十倍绝对低估,且具有翻倍潜力的龙头股

  感兴趣的朋友还是老规矩v信:xxy77773,有我圈子的朋友都是有实实在在的收获的,可以看到把握任何一支都是一笔大的收获!黎明前的夜往往总是最黑暗的,市场走杀跌三步曲之后将会形成空头陷阱,一旦空头陷阱完成,那么将是我们收集链接筹码的最佳时机!

  

  二季度业绩财报呈现:

  不要认为顺鑫农业主打的只有白酒,另外一个业务虽然没有白酒业务“凶猛”,但也不错。公司主营结构:白酒行业占比68、屠宰业务占比26、房地产业务占比3、养殖业占比2,其他经营占比1。

  其中,屠宰业务方面,上半年的表现不俗,实现收入26。64亿元,同比增长80。32,一个是因为猪肉价格上涨,二是因为猪肉属于必需品,在疫情下公司受益于所在市场的稳固销售基础,同时扩展线上渠道,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公司,白酒业务方面收入仍旧有所下滑,主要是受到所在地区的二次疫情影响。不过,从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二季度末所在地销售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半年度业绩虽然净利润仍旧呈现同比下降,但较一季度的呈现还是十分不错的,实现营业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13。12,净利润5。48亿元,同比下降15。36。

  虽然上半年公司业务仍旧存在影响,但市场对公司的业绩预测却有着明显提升。之前市场普遍预测2020年年度业绩增长在10左右,不过,现在市场平均预测有所调升,多数预测在15、20以上,这可能与今年市占率提升、开拓市场以及秋冬销售旺季到来有直接关系。我们还是保守一些,毕竟可能存在一定的变数,仍旧预测年度增长10左右。

  市场对2021年、2022年的业绩预测也是乐观,由于今年存在新冠疫情的影响,普遍对2021年业绩预测增长超20以上,对2022年预测也普遍在20以上,但我们还是保守一些,分别预测20。15左右,公司大概率能实现。那么,对应的估值如何呢?

  

  估值分析:

  以2020年的基本情况参照现在的股票价格计算估值,约为50倍。白酒板块现在的估值,都有些偏高,顺鑫农业的估值也一直高于板块平均水平,这与低端白酒的刚需性有关系。顺鑫农业近些年平均估值波动区间在28。8倍 40。3倍,对比50倍的估值,现在还是有些偏高的。

  对比2021年、2022年的估值呢?经过计算,分别约为41。9倍、36。5倍。这个估值水平,虽然也是处于平均波动区间的较高位置,只能说是相对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