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球最牵动人们心的东西,就是新冠疫苗了。但是,一直以来,我都不大看好新冠疫苗,而且觉得不太现实。

  为啥呢?

  因为疫苗的研发比新药研发难多了,如果说一款药物研发需要5年,那疫苗花个20、30年也很正常。等疫苗出来,可能黄花菜的都凉了。再说了,病毒不停的变异,以疫苗的速度,能追得上病毒的变异速度么?

  所以,我一直在观望,不过,近期,好几家公司都公布了进展,好几个疫苗(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开发的腺病毒疫苗、国药中生和科兴中维别开发的灭活疫苗、美国Moderna公司和辉瑞公司分别开发的mRNA疫苗)都进入了临床三期,且数据喜人,因此,是时候来正视一下新冠的疫苗了。

  要知道,新冠病毒,一旦落地,就是巨大的市场,咱们先一起来毛估一下,目前主流的疫苗都是注射两针,假设一针100人民币(为啥如此假设,详情见下图)。


  


  要想达到全球群体免疫,至少得40 50亿人接种,那么这个市场有:100240 50等于8000 10000亿。。。。。

  哇哦,万亿级别的市场!

  01
  新冠疫苗的四种技术


  


  首先,咱们先看看上面这张图,目前,全球研究新冠疫苗的技术路径分为四种:灭活疫苗、重组亚单位、腺病毒载体以及核酸疫苗(mRNA和DNA)。

  国内的疫苗中,跑得最快的,就要属灭活疫苗了。

  02
  灭活疫苗

  再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白,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答案是:一个安全、能引发我们体内对病毒的免疫记忆的东西。

  因此,灭活疫苗的原理,就是培养一大堆病毒,然后想办法把病毒破坏掉,再统统注射到人的身体里面。这种病毒是死的,无法真正的侵入人体细胞,但是依旧保留了不少病毒的特征,因此,一般来说,灭活病毒可以激发人体的体液免疫,但是没办法激发细胞免疫。

  也因此,灭活疫苗的保护作用相对要差一些,一般要打好几针才有效,典型的代表就是百白破疫苗。

  目前,这种疫苗的制备可以说国内一家独大,当然印度也在做,至于为什么,一是这种疫苗研发会比较快,弄死输入就OK,其次,它对制备的厂房设施要求非常高,不然病毒泄漏了或者没杀死怎么办?

  而我国呢,啥都缺,就是不缺搞基建的速度。。。。。。

  接下来就是欧美主流厂商在攻克的核酸疫苗(DNA、mRNA),为啥欧美会选择这一条路线呢?原因就在于,灭活疫苗想要量产太困难,看看上文的机理,要大量制备灭活疫苗,首先要培养一大堆病毒,这就需要一大堆高度防护的实验室和车间。

  03
  核酸疫苗

  灭活疫苗,相当于就是用死病毒来骗人体的免疫系统,那么核酸疫苗想的就是,直接生产出病毒上最特色的蛋白质分子,那在人体里产生的效果就是一样的,这样也不用批量培养活病毒,安全性大大提高,产能也就更容易解决。

  那么新冠中最特色的是啥呢?就是这个突突一样的红色的蛋白,又称S蛋白,如果大家回到最前面的那张图,就可以发现,不少疫苗针对的就是这个S蛋白。


  


  如果,人工合成这个S蛋白,再注射给人,是不是也能有死病毒一样的效果呢?但是这个工艺实在太难了,目前主流选择都是把编辑S蛋白基因片段找出来注射,这些基因片段进入人体,就能命令人体细胞不停的生产S蛋白,再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

  所以,这个技术路线现在跑在世界最前面,因为简单省事。代表是美国Moderna公司和德国BioNTech公司(同时和辉瑞、复星合作的那一个)。

  从目前最新的数据来看,这款疫苗的保护度也是最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能刺激到。但是,这条路线,也有个问题,就是之前从未有过类似的其他疫苗上市过,未知因素太多,还是需要看三期临床甚至上市以后的跟踪数据。

  好在Moderna、BioNTechPfizer都已经启动3万人大规模ph3临床试验,我们预计有望在10月中下旬或更早出结果,我私下询问好几个美国博士,都认为,他两11月就能出疫苗。

  04
  病毒载体疫苗

  其次是集千万股民希望于一身的康诺希为代表的病毒载体疫苗。这款疫苗的技术路线可以说是最复杂了,但它的工艺和核酸疫苗十分类似,唯一的不同点在于,它是将编辑S蛋白的基因放在其他病毒里面再注射给人体。

  这款疫苗和核酸疫苗严格说就是一回事,但它曾经有过上市的产品,比如2019年上市的埃博拉病毒疫苗。

  就目前反映的数据看来,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中国大陆由康泰生物独家代理)进行合作的那款效果还不错,康诺希的数据实在有点差强人意,其实,就现在来看,康诺希目前的实验数据完全可以选择改路径,沿着错误的道路走下去,没太大必要。


  


  我询问的几位美国老师都表示,他们最看好阿斯利康、Moderna以及BioNTechPfizer的这三款疫苗。回到上文,美国政府下了订单的,也就是这三款。

  05
  重组蛋白

  重组蛋白疫苗和灭活疫苗一样,都是目前疫苗技术路线最成熟的,缺点就是巨慢。。。。

  如果说核酸疫苗是直接往人体输制造S蛋白的基因片段,那么重组蛋白就是自己合成出S蛋白再输入人体。如何能够得到纯化并且结构稳定的S蛋白,是这个工艺最难的地方。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少有厂家选择整个S蛋白,比如,智飞生物选择的就是S蛋白里的一个片段:RBD。但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选择的区域越长,才越能出免疫效果更好的疫苗。


  


  并且智飞生物的RBD二聚体疫苗并不具备疫苗佐剂上的优势(佐剂也就是增强机体对抗原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一款疫苗与之配套的佐剂是十分重要的);而成都三叶草的S三聚体,虽然在结构上有一定的优势,但疫苗的佐剂需要依靠国外的Dynavax和GSK。

  这其实也反映出我们国家疫苗行业离国外大厂还是有不小差距的,这种差距主要反应在对于抗原蛋白结构上的设计与改造技术,同样也不具备新型的佐剂平台技术。

  06
  疫苗产能问题

  就目前的进度来看,中美是领先的,也是最有可能获批的,但,疫苗即便做出来,也还有一道难关,那就是产能。

  如我国领先的灭活疫苗,想要作出大批量的灭活疫苗首先得培养出一大堆病毒,因此需要大量P3(三级生物安全水平生产车间),产能建设投入较大,就很难赶上欧美大厂的产能。

  在此,我们再次请出这张表,大家好好琢磨琢磨。我们一定要记住,只有产能足够大,才具备和政府谈判的资格。


  


  07
  总结

  目前来看,四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劣,如果大家作为纯粹的投资,建议大家首先关注获批时间、其次关注企业产能、再次跟踪产品放量的效率,最后的最后,还要密切跟踪,疫苗上市一年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聊两句

  7月17日让大家低吸建仓的光启技术(002625),收获178,足以证明我的实力

  

  朋友们问老邱为什么我选票精准,说白了都是技术面加基本面加消息面叠加的综合推论,还有一点就是我总结多年股市的历史经验,这方面是不能急的,谁都是需要时间磨炼的,一步一步来。
  老邱观察了一周科技板块,每天78个股处与低调爬升状态,当板块内多只股票都越走越好时,意味着妖股隐藏在内!龙头已经选出来了,科技的74只个股,仅有一只,很可能成为今年大妖!
  我每次复盘后都会给大家分享一只短线大牛,大概会有10—40左右的一个上升空间,叠加当前最新热点多重概念题材,想要跟上我的逻辑思路或者想获取更多的潜力牛股策略、实战选涨停牛股盈利方法、以及更多庄家主力战法的盈利模式,移步搜索 :解套擒龙wa77774。一定要把握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那么,值得关注的上市企业分别为:

  核酸疫苗最具竞争力的BioNTech合作伙伴(大陆与港澳台代理商)——复星医药(预计临床3期结果今年10月中下旬出结果);

  病毒载体疫苗最具竞争力的牛津大学阿斯利康合作伙伴(大陆代理商)——康泰生物;

  病毒载体自主研发——康诺希;

  重组蛋白:智飞生物。

  重中之重关注前面两代理商,后面那两,老邱建议,还需要观察观察,当然啦,后面也许还会出现其他的国内公司来争这个市场,但我认为,机会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