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IPO早知道消息,农夫山泉于8月17日启动上市预路演,8月24日开始招股,并将于9月4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摩根士丹利担任联席保荐人。

  据了解,4月29日,农夫山泉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文件。7月31日,证监会核准农夫山泉发行13。8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0。1元,全部为普通,股募资规模预计为10亿美元。综合募资规模、港股软饮料行业平均25至30倍的市盈率、以及农夫山泉无可动摇的龙头地位来看,农夫山泉的IPO市值或将达到1500亿港元至1800亿港元。8月16日,农夫山泉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截至2020年5月31日,农夫山泉收入为86。64亿元,净利润19。31亿元。

  资料显示,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浙江千岛湖养生堂有限公司”,位于浙江杭州,系养生堂旗下控股公司。公司成立于1996年,旗下产品覆盖茶饮料、功能饮料、果汁饮料及咖啡、植物酸奶产品等多种品类。

  根据招股书,2012年至2019年间,该公司连续八年保持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领导地位。以2019年零售额计,农夫山泉在茶饮料、功能饮料及果汁饮料的市场份额均居于中国市场前三位。

  2017年到2019年的收益分别为174。91亿元、204。75亿元、240。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2。农夫山泉近三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3。85亿元、36。12亿元和49。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0。

  值得一提的是,农夫山泉还在招股书中披露了饮用水业务的情况。2017年到2019年期间,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毛利率分别为60。5%、56。5%与60。2%。相当于卖一瓶2块钱的矿泉水,农夫山泉的毛利高达1。2元。

  实际上早在2008年就传出农夫山泉接受上市辅导的消息,但在2018年终止。如此“不差钱”的农夫山泉,为何要选择此时上市募资呢?

  从业绩上来看,或与疫情影响存在一定关系。截至2020年5月31日止5个月,公司收益为86。6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9。31亿元。而在去年同期,收益为99。17亿元,净利润为23。60亿元。

  在招股书中,公司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司的饮料产品销售较2019年同期下降。2020年一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均出现下滑。农夫山泉的现金流情况也并不乐观,招股书显示,2020年前3个月,农夫山泉银行贷款增加了15。5亿元。

  事实上,近年来农夫山泉虽占据行业龙头的位置,但由于食品饮料行业竞争的加剧,农夫山泉增速在不断放缓。数据显示,农夫山泉2017年营收为162。5亿元,同比增长8。3。而在2015年和2016年,农夫山泉的营收增长幅度分别为20和19。

  此外,随着饮料行业竞争加剧,农夫山泉近年来频频跨界创新,推出了植物酸奶、碳酸咖啡、即饮咖啡等产品,甚至是试水大米。这意味着,持续推进多元化战略需要大量的资金。

  而从招股书来看,农夫山泉这次募资规模预计为10亿美元,将主要用于持续进行品牌建设、稳步提升分销广度和单店销售额、进一步扩大产能、加大对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以及探索海外市场机会。选择在港股上市,或将有利于农夫山泉布局海外市场和企业国际化。

  不仅农夫山泉上市,总部同样位于浙江杭州的娃哈哈在“拒绝“上市多年以后,创始人宗庆后公开表示,未来会考虑上市。

  食品饮料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资金的周转要求也越来越高,上市虽然提高了企业的透明度,但是相比于融资成本的降低,吸引力仍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