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肯定,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但如何才能常态化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群众享受到更多幸福感、获得感,还需要广大干部汲取精神力量,办好民生实事,用发展成效赢得群众口碑,奋力交出党史学习教育高分答卷。
  聚焦以“实”为先,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做虚功。立足工作重点,结合工作实际,找准契合点、切入点、发力点,不搞贪大求全、不做表面文章。结合群众反映的突出需求,做好乡村振兴建设、农村宅基地改革、新冠疫苗接种、食品安全问题、安全生产工作等民生项目,真正将为民办实事与履职尽责结合起来。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挽起袖子,多下基层调查研究,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多到群众家中走一走,多到田间地头转一转,可以通过集体座谈、入户走访、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广泛听取意见、收集民生需求,分门别类做好登记,及时整理台账,设定阶段工作目标,切实保障为民办实事的实际成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确保各项办实事任务有抓手、能落地、见成效。同时,要把马上就办、用心去办、办就办好作为基本工作遵循,坚决杜绝“走秀式”调查研究、“口号式”落实。
  聚焦一“实”到底,是要做到敢打善拼,善作善成。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是一大考验,需要干部敢于直面困难,勇于面对挑战,涉深水、下险滩,继承发扬好勇于担当的优良作风,主动挑起服务人民、推进发展的千钧重担。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办实事永远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民生涉及群众面最广、涉及群众利益最深、涉及群众的问题最具体,要以“民生温度”检验“学习热度”,通过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党员干部“办实事”的热情感染鼓舞群众“跟党走”的信念。
  现在让我们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聚焦聚力重点任务,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实”为先,一“实”到底,始终求实、务实、扎实,群众自然就会笑靥如花,我们党就能赢得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