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重庆地处内地,文化大革命于公元1966年下半年开始席卷重庆,数十年来,经文革历史专家研究,在全国各省市中,包括北京、上海,至今没发现有哪个地方文革的激烈程度超过重庆。
  到1967年7、8月份武斗时,815派与反到底派〖砸派〗更是动用军舰、坦克,大炮、高射炮,机枪、步枪进行激烈内战。重庆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异常暴烈,本文回忆重庆文革初期作者经历的一些事件,曾在《巴山夜雨》中贴出过,这次是史料作了补充,史实予以考证,文字经重新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目录
  一.回忆重庆大学文革初期的一些事………………………………………2
  二.“铁扫把”战斗小组………………………………………………………4
  三.重庆大学校长郑思群自杀………………………………………………6
  四.轰工作组…………………………………………………………………6
  五.我参加了815事件………………………………………………………8
  六.815事件以后几天的日子………………………………………………11
  七.828,扯头发……………………………………………………………13
  八.第一次去北京串联……………………………………………………15
  九.创建小学红卫兵………………………………………………………16
  十.介绍几个重庆大学较小的群众组织…………………………………18
  十一.我见到了毛泽东……………………………………………………20
  十二.“保皇派”和“麻子兵” ………………………………………………21
  十三.重庆大学815夺权…………………………………………………23
  十四.124事件……………………………………………………………24
  十五.炮打中央文革戚本禹………………………………………………27
  十六.步行串联,与工人阶级结合………………………………………31
  十七.赤卫军垮台了………………………………………………………32
  
  
  
  重庆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异常暴烈。文革时,我是重庆大学学生,文革初期,参加了815事件,又最终参加了“保皇派”赤卫军。124事件后,我炮打中央文革成员戚本禹,是全国最早炮打中央文革的红卫兵,也是西南地区极个别炮打中央文革的红卫兵,惹了一场祸。今把我在文革初期的经历和见闻回忆出来:
  一.回忆重庆大学文革初期的一些事
  重庆文革是从重庆大学开始闹向全市的,要了解初期的重庆文革,先回忆重庆大学文革初期的一些事件。文革初期重庆大学的情况很多在曾任《815战报》编辑、毛泽东欽定的大毒草《大局已定,815必胜》作者、现云南著名作家周孜仁先生回忆里都写了,这里,我把我看到的情况权作补充:6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北京大学聂元梓大字报;6月2日一早,重庆大学各系就由各党支部组织贴出大量批判非党员教授的大字报。紧接着,校内开始了向反动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开火,出现抓“右派”,“历史反革命”等游斗的打“死老虎”(已打倒了的反革命)场面。右派是指57年打成的学生右派,63年,对未毕业的右派学生允许他们回校复读,到1966年时有些还在校读书,没毕业。6月6日,星期一,在党团干部们的强烈要求下,开始停课闹革命。6月8日,星期三,重庆市委派来工作组,名义是协助党委搞文化大革命。开初的工作组级别较低,组长是重庆市四清工作总队队长。
  工作组一进学校就反复暗示向党内干部写大字报。很快,学校中层一级党员干部揪出了好几个,如宣传部长邓时泽,校团委书记刘稚民,各系也揪出来了些,冶金系的总支书记贺学洪(罪名是离婚结婚次数多),甚至连苏联留学回来的学者胡新都挨了大字报。冶金系的胡新是党员知识分子,他在研究攀枝花的钒钛铁冶炼,当时攀枝花的钒钛铁矿渣和铁水分离技术还没过关。6月12日,胡新在冶金系学生宿舍五舍外看到写他的大字报,认为不实事求是,想撕,群众当场把他抓住,就闹成了个“胡新事件”。
  工作组继续暗示深挖,北京大学揪出宋硕、陆平、彭珮云(就是现在人大那个彭珮云),南京大学揪出了校长匡亚明,于是,党团干部很多人跃跃欲试,追求当重庆大学的聂元梓,佘国华几个同学是在这种背景下跳出来写郑思群大字报的。郑思群1926年参加革命,日本留学生,省军级,行政七级干部,比重庆市委书记任白戈高一级,任白戈是文化人出身,上海左联的,和鲁迅对着干那派的。很明显,他们是受工作组的蛊惑,想当重庆大学的聂元梓,佘国华大字报的唯一理由是郑思群1965年到铜梁县去看望当兵训练的学生,带了一头猪,去腐蚀了学生纯洁的心灵。因学生当兵锻炼是学习艰苦奋斗,带猪肉去给他们吃是物质享受。当时很多群众(包括重大业余文工团和体育队那批学生)不便反工作组,说是宣传部长邓时泽及团委书记刘稚民“金蝉脱壳”,为保护自己而让佘国华等人写这张大字报以将祸水他引。
  冶金系佘国华等人写郑思群大字报那天晚上,无线电系1968届徐光明也写出大字报“向郑思群黑老头开火!”他说“黑老头”,对我印象特别深刻。但群众不太注意他,而重点注意佘国华,因佘国华同学是学生干部,预备党员。文工团和体育队围攻佘国华最起劲。佘国华年级比我高,但我与他同系同专业(钢压专业——轧钢),文革前我们就认识,对我们态度很好,我们对他印象也不错。佘国华写郑思群大字报,一般看法是佘国华想当聂元梓,所以,其他很多党、团干部并不帮佘,他们对文工团和体育队那邦人的基本看法是“水”,即吊儿郎当,散漫,见文工团和体育队那帮人跳得高,产生逆反心理,对佘国华也不落井下石。
  围攻佘国华的人称他“佘伟人”,更可见大家晓得他是为了出名、当伟人才写郑思群的大字报的。现在我仍清楚地记得有一组漫画《佘伟人跳梁记》,把他的三角眼画得惟妙惟肖,在梁上跳着,大脚拇指又大又圆。为躲避围攻,佘班上团支部的人帮助他藏匿在偏居一隅的学校实验工厂轧钢车间里。
  而对徐光明,群众也对他讽刺挖苦,认为他是疯子,给他开了一剂处方:狗阴二两、狗阳一只、墨蚊一钱、麻雀卵三个、蟋蟀一对要原配,阴干,碾末制丸,黄豆大,每服一粒,日服三次。
  之所以麻雀配方,是因为1965年徐光明的班级去铜梁县驻军当兵锻炼时,徐光明提出要吃麻雀肉,炊事班长学雷锋,拿起弹弓赶到铜梁县城南门外豹子沟,满山遍野寻麻雀,为他炒了一盘麻雀肉。
  火烧到徐光明身上来了,徐倒坦然,也不在乎群哄的人对他人身攻击,又写大字报呼吁大家:“停止打横炮!”
  校园充满了幽默与欢乐。
  1966年6月21日重庆市委书记处书记辛易之来重大宣布郑思群停职,工作组升级,副市长余跃泽当组长,余跃泽大概年青时在小店当过学徒,所以说他懂经济,是经济专家,分管重庆金融、商业等的副市长。佘国华等人贴郑思群的大字报才三天,而且还没得到多数群众的认可,郑思群就被停职,可见西南局和重庆市委是有预谋的。工作组长余跃泽在学校则大张旗鼓地号召批判揭发郑思群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罪行,在我们学生印象中郑的罪状有几条:
  ⑴.到铜梁去看望当兵锻炼的学生,带了一头猪,去腐蚀学生纯洁的心灵。
  ⑵.1966年6月12日从北京高教部开会回来,晚上身边工作人员陪他看了大字报,他说“弄得乱糟糟的”。对文化大革命不满。
  ⑶.1965年高考结束,参加监考的马列主义教研组老师向郑思群汇报工作,说他们为考生赶跑考场外面吵闹的“知了”,郑思群很满意;当汇报到他们在考场上为考生读毛 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时,郑思群大为不满,说:“你们这是脱了裤子放屁——多事!”工作组上纲上线,说郑思群攻击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毛泽东思想是“放屁”!
  ⑷.搞独立王国。郑思群是重庆市委委员,当重庆市委和高教部开会时间发生冲突时,他不参加重庆的会,而到北京参加高教部的会。
  一段时间工作组控制了局势,师生们一天坐下来学习,揭发郑思群,写大字。可哪有那么多大字报写,只要有人写了一张大字报,大家争着签名,往往一张大字报签名比内容多,有人为盥洗间写一张不要倒剩菜饭的告示,也有人去签了一长串名。
  说到签名,我班上更有趣。文革前宣传阶级斗争,已经弄得人人自危,班上有位W同学,出身贫农,但土改时是以解放前三年的经济状况划成分的,他父亲解放三年前是开钱庄的,正好三年前垮了,评为贫农成份。他这个贫农和祖宗十八代的贫下中农大不同,有剥削历史。他认为要影响他的前途,吓到了,天天写认识,划清与剥削家庭的界线。实际上他神经分裂了。文革开始了,他也到处去大字报上签名,同一件事,支持的大字报他签名,反对的他也签名。后来他参加了815,成了光荣的“造反派”,他是四川崇庆人(现四川崇州),很会训人,对我们“保皇派”凶得很。可见“造反派”也不神秘,也不是有什么“路线斗争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