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回家满脸的不高兴,爸爸在饭桌上问他怎么回事,他纠结了半天,说老师调换了座位,和一个大家都不怎么喜欢的同学做了同桌。爸爸问小林,为什么大家都不怎么喜欢这个同桌啊?小林回答说这个同学平时小气得很,有点斤斤计较。爸爸说,你还没有跟这个同学具体接触过,他对别人小气,但是不一定会对每个人小气,极有可能你成为他愿意大方的对象,关键看你是怎么对待他的。小林听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上学,小林没有像前天想的那样,一坐下就划清界限,而是主动向他问好,并给他带了一个妈妈自己烤的蛋糕。以后的日子,小林总会主动找同桌聊天,帮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忙。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小林发现,新同桌并不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小气,只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所以相对孤僻一点,用物也比较节俭,对于现在同龄人的攀比,新同桌很看不惯,说话语气重了点,无意中得罪了不少人。新同桌对小林很好,经常给他指点一些学习上的难题,对于小林的求助,只要他能办到都会帮忙。小林很庆幸爸爸的开导,如果当初采取不理不睬的方式,可能就失去了一个真诚的好朋友。
  不久,小林再次调座位,与这位“小气”的同桌分开,但是他惊喜地发现,他的课桌里经常会有以前的同桌偷偷放进来的烤鸡蛋烤红薯之类的,生日的时候,还收到了找了很久的一本漫画书。
  这件事对小林影响很大,在后来的生活中,不管对方是个怎么的人,小林都会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能改变的改变,改变不了的,也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试着去理解。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很多事情都会顺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