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开始,北京、河北、陕西等多个省市正式供 暖,标志着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冬季供暖季。近年来,每逢供暖期,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却在南方被冻成了狗。”这个在网上流传颇广的段子,是不少北方人长期以来,对南方的冬日印象。这样的印象,在2015年被一首《南山南》所续写,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当北方有供暖的时候,南方就开始在羡慕嫉妒恨,一遍遍纠结“南北之界”的历史话题。


  避暑救寒,不是轻奢的娇嗔,而是民生的责任。当然是客观存在,却与民意隔了好几层皮。一来,所谓北方室内寒冷与南方室内温暖,是碎 片化的现象。就像供电了,还有停电的时候;供水了,还有污染的概率一样——能据此就推断出水电供不供无所谓了吗?二来,北方集中供暖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 南方不少地区冷风嗖嗖,就算家里有取暖,无非是空调、油汀或取暖片,成本也好,效率也罢,跟集中供暖是“一个意思”吗?再一个,“南方90%以上的城市家 庭配有取暖设备”不假,但,有多少人、多少家庭舍得没日没夜开着空调取暖?就算有心有钱又不怕耗费资源,那种干热的风吹在身上也非常不舒服。

  

  泛泛的口舌之争意义不大,还是看看专业研究吧: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虽然并非所有南方城市有供暖需求,真正需要的大多是国家划定的“夏热冬冷”地区,包括上海、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四川等,但,这些省份冬季室温,远低于北方城市集中供热时的室内温度。说了这些年,所谓南方集中供暖,当然不是一股脑把广深地区也纳入进去,而是切实考量到江浙沪等纬度区位,居民家里严寒难耐的现实,分省、乃至分市因地制宜。令人诧异的是,北方供暖成了惯例,当然没什么可说的。每次谈到南方集中供暖,就要搬出经济、节能、环保账单来吓唬人?言下之意,还是算了吧。莫非,北方集中供暖是天赐能源、或者南方人天然抗冻?


  对南方集中供暖最大的争议就是能耗问题,这问题解决了,则南方冬季供暖困局将迎刃而解。而伊蕾科斯直流变频空气能地暖空调的推出,将复杂的供暖工程简单化,而且可有效改善我国供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伊蕾科斯空气能地暖技术能达到可分户、分室、集中供暖、集中控制、远程控制的功能,可以随时调节室内温度,是我国最先进的分散式供热技术。这种新型的供暖产品不仅可以破除南方居民冬季供暖的困局,还可以满足大部分北方地区超低温的供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