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后的第5篇原创文章
  来源:公众号「治保有方」(ID:zbyfin)

  大家好,我是治保有方的朋哥,今天来聊一聊重疾险的那些事儿。
  2020年11月5日,银保监会发出了两份重磅通知: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使用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有关事项的通知》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使用lt ;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gt ;有关事项的通知》
  1 通知简读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两份通知其实告诉了我们四件事:
  1。1 重疾险的疾病定义更新了
  在同名公号的阅读原文部分,朋哥会附上新旧两版疾病定义的对比表,本文只挑要点说一下:
  ① 恶性肿瘤——重度
  更多程度较轻的肿瘤,将不能按重疾理赔,如:
  gt ; 良性肿瘤、动态未定性肿瘤、非侵袭性癌
  gt ; TNM分期为Ⅰ期或更轻分期的甲状腺癌
  gt ; 一些较轻分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② 严重脑中风后遗症
  「肢体机能完全丧失」被修改为「肢体肌力2级(含)以下」,「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被修改为「严重咀嚼吞咽功能障碍」。
  ③ 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器官移植增加了「小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删除了「异体」,那么在2020版疾病定义下,小肠移植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都可以按重疾理赔了。
  ④ 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疾病定义由要求「开胸」变为要求「切开心包」。
  ⑤ 心脏瓣膜手术
  疾病定义由要求「开胸」变为要求「切开心脏」。
  ⑥ 主动脉手术
  增加了胸腔镜或腹腔镜两种手术方式。
  ⑦ 严重非恶性颅内肿瘤
  发病部位明确包括「脑神经、脑被膜」,肿瘤范畴增加了「动态未定性肿瘤」。
  总体而言,修改后的疾病定义有紧有松,修改疾病定义的初衷,是为了:
  gt ; 贴合医学发展的实际
  gt ; 让重疾险的保障范围聚焦到对被保险人财务影响较大的疾病
  gt ; 减少因定义不够明确而带来的理赔争议
  1。2 老版重疾险大限将至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按2007版定义设计承保的重疾险产品,最多只能销售至2021年1月31日。
  自2021年2月1日起,各保险公司不得再销售不符合《2020版定义》的重大疾病保险产品。
  1。3 五年一评估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将设立保险行业疾病定义管理办公室,原则上至少每 5 年对疾病定义及规范进行全面评估,视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开展修订工作。
  1。4 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
  重疾经验发生率表,描述的是按照行业过往经验,人群在各个年龄段发生重疾的概率,它是保险公司开发重疾险产品和评估责任准备金的基础。
  2 什么时候买重疾险更合适?
  这是很多朋友内心的疑问。
  2。1 两版重疾险,谁责任更好?
  从近几年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统计数据上看,甲状腺癌的理赔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将轻度甲状腺癌剔除出重疾理赔的范畴,对整个保险消费者群体而言,确实不利。
  但是对于某一位保险消费者而言,由于修改后的疾病定义有紧有松,而我们又无法预知他未来的健康风险是怎样的,所以,其实很难判断两版重疾险孰优孰劣。
  然而,这件事在最近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却发生了反转……剩余内容请移步公Z号阅读,不知怎样挑选产品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