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育猪易发,哺乳后期也有发生,五至十二周多发
  2、并发或继发感染可使损伤增加达25以上。
  3、副猪嗜血杆菌是很常见的继发病
  4、环境恶劣或应激可加重病情
  一、病理变化
  肺肿胀、坚硬、橡皮状紫褐色突变,淋巴节水肿、灰黄色、有时出血,肾水肿、灰白色,肝脾肿大、结肠回肠变薄。
  继发感染病变:淋巴出血、胸膜炎粘连、心包炎、腹膜炎、纤维素渗出、关节炎、关节液清亮。
  二、控制措施
  本病没有控制和消灭的有效措施,没有有效疫苗,对常规消毒剂抵抗力强,只有控制继发感染。
  1、全进全出。
  2、避免将不同日龄的猪混养。
  3、减少和降低猪群之间PCV—2接触机会 。
  4、完善生物安全休系,全场各环节认真贯彻消毒制度;降低猪群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使用广谱消毒剂如碘类、醛类。
  5、管理减少应激:避免使用霉变饲料,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氨气的浓度、保持干燥,降低密度。
  6、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增强猪的抵抗力 。
  三、疗养
  1、母猪:饲喂金霉素20 30mgkgbwd。
  2、仔猪:注射长效土霉素,1次1 2日。
  3、减少贫血:口服金霉素。
  4、仔猪和慢性病猪补葡萄糖铁:200mg头。
  5、不能根治病原。
  那么猪需要什么?需要提高免疫力,是预防非洲猪瘟等的有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