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街道着眼于老年人健康需求 为老人打造家门口的“健康圈”【转载】
文章目录
昨天下午,75岁的刘老伯来到姑苏区双塔街道二郎巷社区微营养体验馆。“头往后仰,背部放松,双手放在两侧。”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他坐在理疗椅上专心享受肩颈理疗、脚部按摩、背部按摩等一体化服务。20分钟体验结束,他从理疗椅上走下来,“特别舒服,我是这里的常客。”
微营养体验馆、老人健康档案、社区门球场……近年来,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双塔街道着眼于老年人健康需求,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老人打造家门口的“健康圈”。
社区建起微营养体验馆
走进位于二郎巷社区26号的微营养体验馆,不少居民正在做着体脂测试和理疗服务。“每天在科普馆里做一次理疗,学习合理膳食知识,收获还真不小。”居民刘老伯告诉记者。
据了解,二郎巷社区微营养体验馆于今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分为食物与营养知识展示区、健康保健体验区、健康评估服务区三个区域。结合每位老人的健康状况,科普馆配备了微营养师,帮助居民及时调整自己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和改善身体问题。“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但是与膳食相关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肠道疾病等患病率也在升高,所以我们通过营养干预、运动康复、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来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及健康管理的技能。”营养师王健说。
除了调整膳食结构,老人们还可以在这里体验高电位理疗器械,来缓解肩酸、头痛、失眠、慢性便秘等疾病。二郎巷社区党委书记陈怡告诉记者,微营养科普体验馆开放以来,吸引了近百位社区居民前来体验。通过微营养体验馆,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开展健康管理项目互动体验,帮助居民提高健康意识与健康管理能力,打造健康幸福社区。
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每月20日清晨6点半,城湾社区冠南苑小区中央广场上,总会出现几位社区医生的身影,他们帮助居民测量血压、血糖,进行慢性病筛查。这样的情景三年来从未中断。
社区党委书记吴涛介绍,城湾社区的居民大部分为失地农民,健康意识比较淡薄。为此,从2017年开始,社区打造了“心悦号幸福油轮”志愿者服务品牌,开展“心悦城湾,健康护航”项目。三年来,享受健康服务的居民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增加到如今的近200人。社区医生为每位老人都建起了健康档案,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变化。
70岁的钮林泉以前就偶尔会觉得头晕,但没放在心上。自从社区请来了专业医生,他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的毛病。如今,他的健康档案手册记录着详细的数据。“我会根据数据变化定期进行检查,儿女也对我的身体健康放心不少。”钮林泉说。
除了每月定期定点的健康检查和信息采集,城湾社区还多次开展慢性病健康义诊及讲座,让社区中老年人通过义诊,对自身的疾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
门球场翻新助老人尽展风采
每天早上,91岁的杨作铭都会来到二郎巷社区门球场,与老朋友一起切磋球技。铺着全新草皮的标准场地,绘着老人训练画面的墙壁,休息区整齐排列的15把座椅,与老人们专心击球的身影共同勾勒出一幅安静祥和的画面。
二郎巷社区门球场建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30年来,这里一直是老年门球爱好者的重要活动场所。目前门球场共有8支球队。门球场每天早上和下午都会对外开放,吸引着许多老年门球爱好者。因为使用时间过久,门球场多处设施出现了破损现象,草皮也到了需要更换的时候。今年,二郎巷社区将门球场改造升级纳入党建为民服务项目,对门球场进行了彻底的翻新。
“门球运动量不大,能够锻炼思维能力,还讲究团队合作,被称为老年人的‘第一体育运动’。”杨作铭说,“改造一新的门球场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娱乐空间,也成了我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
双塔街道组织人事处杜云表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双塔街道不断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增加社区养老服务软硬件建设,重点关注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为老年人健康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让他们能够在“家门口”安享晚年。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