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每4个江苏人有1名是老人
  鼓励老少共同居住 子女照料失能老人可带薪休假
  南报网讯(记者 许琴)预计到2020年全省老年人口将达1950万人,占总人口25。3月23日,省政府办公厅公布《江苏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我省将从完善健全社会养老保障、老年健康保障等多个方面应对人口老龄化。
  2020年,每4个江苏人就有1名老人
  江苏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省份。《规划》分析,“十三五”时期,江苏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预计到2020年全省老年人口将达1950万人,占总人口25,年均净增老年人口近60万人。高龄、空巢、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持续增加,家庭小型化、少子化趋势更加明显。
  “十三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的主要发展目标是更加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老年健康保障取得突破,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千名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40张以上。到2020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基金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75左右。实现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方便老年人跨市(县)、跨省异地就医。
  打造一定比例的亲情养老住宅
  不少人在年迈时都希望儿孙绕膝共享天伦。《规划》提出了“老年家庭建设”的目标。“十三五”期间,江苏将建设和改造一定比例的子女与老人共同或相邻居住的亲情养老住宅,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推动和扶持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为其配置轮椅道、扶手、防滑等设施。“十三五”期间,完成一批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工程。
  为了鼓励老年家庭建设,让更多子女愿意和父母共同或相邻居住,花更多的时间来照顾父母,《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探索建立家庭养老保障和照料服务扶持政策,通过家庭设施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子女护理技能免费培训和补贴政策、有利于家庭养老的税收和住房政策、老年人随子女迁移的户籍政策、子女照料失能半失能老人带薪休假制度等,鼓励老年人家庭养老。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我省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一名失能老人将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规划》提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运作、责任共担的机制,探索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按照收支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等级评估标准。
  《规划》还要求推动医养融合深度发展。全面加强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全省100的养老机构按照标准内设医务室或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合约。鼓励养老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按标准设立护理站,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指导等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医护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长期护理、失能康复等需求,50的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社区要设立适合老年人的康复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