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轰石家庄之四:“人才漏斗”吸空石家庄【转载】
文章目录
张金博士从沈阳医科大学完成学业后,被聘到石家庄一大型国有企业工作。虽然公司分给他一套住房和一辆轿车,但是一年后,他还是选择了离开。张金称,虽然专业对口,又备受重视,只因缺乏研发环境和资金,待在这儿也是浪费时间。而该企业的总经理痛惜地说,近几年他们每年都招收几名专业高层技术人才,但总是留不住。公司的研究所成了一个空壳,因高层技术人才结构老化,这几年研发不出新产品,企业的竞争力也明显下降。
“其实,像这样留不住人才的企业有很多”,中孚企业管理与人才顾问公司的陈智慧经理这样分析,“中孚公司从事猎头工作短短两年,可是来这里寻求高层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大中小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下百家。”
其实,面对京津地区的吸引,这些高层管理人才以及科技术人才纷纷投入北京、天津。目前石家庄已形成巨大的“人才漏斗”……
石家庄遭抛弃
【石家庄依靠京津,本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市场竞争中最关键的两大因素——人才和资金每年源源不断地流向京津两城。】
如今,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某个地区或一个组织而言,谁拥有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谁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而石家庄依靠京津,本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市场竞争中最关键的两大因素——人才和资金每年源源不断地流向京津两城。尤其是人才,石家庄已形成巨大的“人才漏斗”。这种尴尬境地或许只有踌躇满志的企业家才深有感触。某房地产集团的一位老总介绍,一次在北京招聘,近百人愿意加入公司,但听说来工作地点是石家庄,大家都纷纷离去。
那么石家庄与京津的差距在哪儿?
工资收入:石市的职工平均工资收入与北京、天津相比差距较大。在现实面前,石家庄面临两难处境:一方面,京津地区的高工资、优厚的待遇、充实的科研经费,造成留住人才的工作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又受财力的限制,石家庄在引进外部人才方面缺乏力度,引进工作也开展得不尽人意。因为科研条件、科研环境、发展前途等方面的不利因素,使人才引进工作的事倍功半。不仅如此,一批送出去培养的管理技术骨干也纷纷跳槽,不愿留在石家庄工作。
经济环境:与京津城市相比,石家庄的商业氛围不浓,生活环境也较差。由于多年偏重工业发展,造成了传统工业比重大,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虽然近年来服饰及小商品发展较快,但由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这使得人才需求相对单一、人才资源缺乏。
人才机制:石家庄市国有企业较多,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偏低,结构不合理,高层次的专业管理技术人才匮乏,而且机制比较死、待遇比较低,人才发展空间不大,加上一些企业管理不规范、不科学。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石家庄的经济发展。
社会环境:作为省会,石家庄市区面积于秦皇岛相当,甚至远远低于唐山市区面积。而石家庄的文化底蕴不深、还尚未形成自己的独特城市文化,更多的是追求时尚、模仿京津。此外,开放程度也不够、市民生活与京津相比也相差较大。
其实,不仅在物质待遇方面吸引不了或留不住人才,更可怕的往往是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和人事机制这些问题。这更限制了人才发展,使人才“无用武之地”,或不能充分地施展才华,结果必然是人才一走了之。
去年,石家庄人才竞争力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18。“人才漏斗”的形成已造成石家庄的人才脱节、专业人才缺乏、人才外流、高层人才老化等问题。
老年军团留守
【目前石家庄在人才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高层次、高素质、具有高竞争力的人才太少;能够迎接入世后的挑战,善于经营和管理的人才更少。】
石家庄市人事局局长李景林认为,目前石家庄在人才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高层次、高素质、具有高竞争力的人才太少;能够迎接入世后的挑战,善于经营和管理的人才更少。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进程。
李局长介绍,石家庄市从事商业、供销、物资管理的人才仅有1。6万余人(占全市总人数的6。6),其中厂长、经理等管理人才还不到3000人,,而具有开拓创新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尤为短缺;高层次人才年龄老化、断层现象严重,整体创新能力不强,使用效率不高;人才的整体竞争能力较低。同时,人才的结构性矛盾表现极为突出,人才需求不足与人才使用浪费的现象并存;用人机制与分配体制不灵活,缺乏用人的激励机制;人才观念需要继续更新,提高人才效率需采取过硬措施。
据石家庄市人事局调查显示:石市高校博士生研究生导师,50岁以上的占90,有的甚至超过62岁;各技术研究机构高级职称80在51岁以上;企业高层管理人才平均岁数也已达到50岁以上。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学科领头人将到退休年龄。在全市近25000名专门人才中研究生不到300人,这对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城市来说是极不相称的。
2001年,从事市属国企商业流通行业管理人员中的16438名人才中,研究生只有30多人,本科生1500多人,副高以上只占0。68。如果加上一些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可能会好一些,但总体来看,真正具有国内外市场驾驭能力的人数仍然很少,解决这个问题算为当务之急。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0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