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他的廉洁,必然触及到一些不廉洁干部的神经。提到他让燕赵局的开采寿命延长了五年,当地必然就少产生了50个千万富翁。50个人50张嘴,说啥的都有。燕赵局是一个单位,静静地屹立在那里。欲哭无泪!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从此,中国人民猛然惊醒,走出了一条翻身求解放,改革开放的特色之路。“2。17!大案的一声炮响,摧毁了多少人百万富翁的梦想。从此,多少人总结、惊叹,走上了勤劳致富,正规创业的经营之路。
  他从玉石矿来,简单的两年多,又回到了养育了他的玉石铁矿。这次是担任一把手。
  写到此,简要对王矿家庭背景、工作经历作一介绍。王矿的父亲南下干部,随着解放战争车轮的节奏,一路向南,住守在广西榆林要塞。后来转业到东方红铁矿任后勤副矿长(这是北方干部的特点)。王矿赶上76年招工,就进了燕赵局,做起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工。后又到青岛职工大学培训,历任科员,科长,副矿长,逐步走上了领导岗位。
  从西面矿到玉石矿升迁,是领导、职工群众对他工作的认可。职工对他是恋恋不舍,十里相送的感情。附近村小老板也有放鞭炮欢送的,理由是可把这个“硬拨葱”干部送走了。
  到玉石铁矿的第一件事,就是一炮把他三弟的小矿点炸没了。
  他三弟海印早期在棉纺某厂上班,后来经起了商。海印在邯郸联纺一带名气也不小。圈里圈外大凡什么事都得给他个面子。遇上自己亲哥哥算没法了。
  沟通,交心,长夜彻谈,什么也没用了。海印用短信结束了哥俩30年的情义 :大哥,以后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个别局领导给王矿编顺口溜 :匆匆步,八字胡,一看就知是王部。一米八五的铮铮汉子也有心软的时候。阅罢三弟的短信,他真掉下了难以理解的泪水。王矿还是把三弟叫到了办公室。三啊,钱够用就行,多了有啥用呢?王矿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本发黄的书,从185页处取出一个发黄的纸条,上曰 :哥从政,伤弟财(意为,你要当官,会挡住弟弟的发发财之路)。这是一个老先生给我的,这是上帝的安排,三啊没法。三弟甩门头也没回地走了。您就能用这些理论糊弄我,我也不是三岁小孩。
  王矿到玉矿的第二举动,就是给玉石矿续采矿证。管理了这么多年非法开采小矿点,在他履新不久的玉石铁矿,面临着开采证就要到期。到期不续就属于非法开采。按正常渠道可能要耽误生产,况且玉石矿还欠局工资200来万。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是毛 说的。
  王矿的理念是 :一个月太久,只争分秒。亲自跑石家庄,邯郸等业务部门。真应验了老百姓说的那句话:复劲不复劲,跑个采矿证。
  那一阵儿,也正他父亲生命弥留之际。医院病床前,老二,老三守候在旁边。唯独不见王矿身影,倒是有三个执法队的队员在替他值班。
  可不,续证已进入关键时刻。为了尽早和省地矿厅领导见面,委托省电视台马记者介绍关系。因为马记者和地矿厅领导是同学,怎奈,可能是电话没有沟通清楚。马记者说 :我在某某地方足疗呢。王矿和他的办公室主任,从晚上8点,一直等到十一点多。三人在汽车里冻得哆哆嗦嗦。当马记者出来看见这一幕,非常不好意思。当即表态,这事我帮定了。
  当后来得知,王矿患了多年的脉管炎,脚部多么需要滋润一下啊!不是为了省那40块钱,主要是不能养成享乐的思想行为!
  当后来得知,也就是那一晚,王矿的父亲走完了他人生76年的征程。马记者感叹 :士卿啊,我从心里佩服您啊。马记者只要来邯,必去看看王矿,至少是打个电话问候。王矿从玉矿——吸山——局总医院——棚户区。在王矿感到人生迷茫时,马记者总会送来鼓励和安慰!
  自古忠孝两难全,尤其做一个清官!!
  在天渡火化厂,他们哥仨都跪在父亲的面前痛哭不止。二弟在中间成了缓冲地带,偶尔老大和老三视觉对焦,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王矿心里想 :三弟请你原谅我。海印心里也想 :我们爬在地上哭的是同一个父亲,可你这个大哥,在我心中己不存在。
  到玉石矿做的第三件事,就是狠抓内部管理,全面提高企业效益。他调走时,帐面上存有资金600来万。我见到他时,正好宣他调走去吸山的第二天。我说,您怎么不给职工发点钱呢?王矿说,我不知调走啊。
  第四件事就是依法净化企业外部环境,保护企业自身利益。就是这第四件事,又成了他工作调动的导火索(深层次原因还有,这是表面现象)。当时的情况比较复杂。双方都在争利益。那一天我正好去玉矿,在回来的路上,一辆又一辆警车呼啸而过。好像是出什么大事了?
  首先,美国定点卫星有图像,黑压压的两拨人在干什么呢?

  同时,上级“610”部门信息汇总到企业和地方领导人那里,立即制止,防止事态扩大。

  与此同时,企业高层和地方领导迅速地赶往群体事件现场。一地方领导正在应酬上级检查,饭吃了个半片子,便驱车赶往。秘书再三提醒领导围脖、帽子、水杯等系列物件。该领导手一摆,处理不好这件事,头恐怕也没了,还要帽子有蛋用?。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好似论述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温总理也多次谈到企业和周边农村的关系。提到以工补农,支持周边农村搞好新农村建设。但基层执行起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企业说 :我们掏的已经不少了。农村说 :怎么我们的包还没满?
  在燕赵局的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企业和农村村民”大翻脸“群体事件。没有一次是燕赵局沾过光的,那个干部职工提起来,好似血淋淋的伤口仍在滴血。简要介绍两起,都是发生在玉石铁矿。而这两起王矿又是都经历过。都是和白手套,白腊杆等有关。第一起是王矿拿到上级给他发的两样“武器”。第二回是他给他们的职工分发。
  话说70年代后期,玉矿和云岭村多有磨擦。小打小闹时有发生。今天职工被村民打的鼻青脸肿,明天又有职工被揍的死去活来。在那个法制不健全的时代,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自卫。一天,几个不法村民,挑上几担大类,在职工食堂大厅示威,并用类勺在菜锅乱搅,用粪勺在大厅写字。是可忍?孰不可忍?当时矿领导听说军人出身,召集勇猛、正义职工。颁布了可能掉脑袋坐监狱的决定 :奋力还击,咱受伤的算工伤,被对方打死了算工亡。结果可想而知。就不细说了。总算是中国工人阶级打农民阶级,不算啥本事。
  30多年过去了,工农关系还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啥时候企业提到农民就跟防贼似的。老百姓谈到企业,就跟对待敌人一样,又好似见到了唐僧肉。构建和谐的村企关系迫在眉睫!
  现在的人啊,都很精,都懂法律,像以前村民骑在企业脖子上拉屎的事,是做不出来的。对企业采取围而不乱,敲而不慌。制造紧张气氛。这不,为点屁事,又把玉矿机关围的水泄不通。王矿通过多次与地方谈判,无果。经过矿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为维护企业利益,为维护企业尊严,为讨回企业公道。决定 :坚决,彻底地进行反击。打,打出一个公理来。真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不是冲动吗?这不是法盲吗?冲动是魔鬼。事态发展到什么程度,想必王矿绝对收放自如,心中有数。若要提法律,王矿早就聘用了法律顾问。工农关系的谈判,两个师律不离左右。目的就两个:看对方讲的是否在法律这个圈内,第二,王矿约束自己谈话是否超出法律界限,也不能愧对老百姓!(接下篇)
  后记 :前四年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就是把他的事迹推上去,或拍成微电影,直接送达中纪委。懒,终不能完成任务。

  时间在在流逝。又萌动了此念头。又准备把他的事迹直报岐山同志办公室。想必单位的纪委书记坐椅,非王矿莫属!可是,晚了,晚了,他要退了。若干到副局这一级别,他正好不用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