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是否漏雨,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得失,百姓评说很重要。当下,各地干部下基层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着,干部下基层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察民情、顺应民意、化解民怨。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干部就要学会与群众拉家常,虚心听取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赞成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从而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拉家常,大家很熟悉。邻里之间,点个头、问个好,聊几句家庭琐事,平淡之中有感情。干部与老百姓接触,也是这样,不能直接讲一通大道理,而要善于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了解他们工作生活的实际情况,适当讲些政策,说些道理。
  下基层干部要与群众拉近距离,首要一点不能摆架子。下基层与群众面对面,要田间地头蹲得下,炕头板凳坐得住,粗茶淡饭吃得香,老百姓才愿意和你拉家常。再次不能打官腔。下基层要多聊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同时应听得进批评或牢骚,用真诚打开群众的话匣子,让群众真正把你当作亲朋好友,无话不谈。还要把群众当作朋友,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怀着深厚的感情去帮助群众、服务群众,真心诚意为群众解难题、做实事。
  与百姓拉家常,看上去只是沟通交流的方法问题,实质是干部能否摆正位置的问题。放下身段,自然就会明白怎么与百姓打交道,怎么为他们办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