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城市,是一个值得让人期待并不断让人兴奋的城市,我大学在长春,每半年回石家庄一次,每次感觉的变化都很大,我认为石家庄真正的发展是从96年开始的,从这年开始,每年的发展都是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不仅仅是虚浮的经济数据增长。在这里我想感谢原市长张二辰,就是从他上任起,石家庄的城市面貌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给他起个外号叫“张二拆”,寓意他到处拆石家庄破旧的房子,另起新厦。他是一个办事非常有魄力、有效率的好市长,但他最后的腐败导致了自己的陨落,我并没有褒扬他腐败的意思,不过人无完人,记得他刚下台的时候,有老百姓说,以后再也不会遇到这样有魄力的好市长了。
  我在外地上大学期间,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家乡是石家庄时,经常捎带的一句话就是“离北京很近吧?”,这一点就充分说明了很多人对石家庄都非常的不了解,想与我谈点与石家庄相关的内容,但对石家庄又不了解,只好说一句地理常识冲淡尴尬局面。石家庄的消费是便宜,主要是小商品便宜一些,那是因为石家庄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基地,那是相对的便宜,比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是便宜,我到过的其他省会城市,除了小商品,其他东西我没觉得贵。
  在外地,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听我口音后问我是不是北京人?我想在这里把石家庄的口音向全国人民做个交代:石家庄有本土的口音,但从我的父辈开始就不说了,或者口音已经非常淡,到了我们70 80年代这辈人,从出生开始就讲普通话了,与北京话比较相似,但不一样,所以现在在石家庄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一家人中,祖父辈的人说话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父辈人说普通话或稍微带点口音,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或者岁数更小的人说得都是标准的普通话。过去文革期间天津N个纺织厂搬到石家庄,大批的天津人也都来到这里,给这个城市带来了一些天津口音。另外我还想说明的一点是,以上我所谈到的石家庄口音都是指石家庄市区内的口音,周围郊县的口音那更五花八门,与普通话相差很大,所以在石家庄年轻一代中,你是不是本市人,一听就能听出来。
  在文化方面,不可否认,石家庄的文化底蕴比较薄,到不是因为本地没有文化历史沉积,而是作为一个城市的形态,石家庄的历史太短了。大多数石家庄人都是第三、四代市民,从祖父辈那代来到石家庄,然后是父辈、自己、自己的孩子。全市220万常住人口中,真正的石家庄人不过100多万,大多是后迁进来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地方的文化、习俗,练就了这个城市广纳海川的包容。
  说石家庄是个新兴城市,其实一点也不夸张,而且她“兴”的程度、速度都是无可比量的,我是学建筑类的,现在马上毕业,正在从事地产策划工作。我到过中国很多城市,也许由于职业原因,我对每个城市的城市规划、楼房、道路、桥梁等城市硬环境十分关注。也难免会将这些城市拿起来做个比较,我认为在全国的东部省会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为中国的一级城市,广州、南京、天津是中国的二级城市,应该还算上杭州。其它东部城市,都各有千秋,谁都不能绝对说比谁好,当然,以上我只是从硬件设施上讲。
  谈到城市建设,我想对与石家庄的城市建设来说,北京的影响太大了,从棋盘式格局的城市规划,到路网工程建设无处不渗透着北京的影子,最终的结果就是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现在,石家庄的城市发展进入更高速轨道,拆、拆、拆,建、建、建,一栋栋高楼大厦拨地而起(我个人对高楼大厦就是有盲目崇拜,我就是认为这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至少在当今的中国来说是这样。当然,绿化环境同样重要),城市的面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城市环境建设也被重视起来,这些年,为了城市绿化工程,石家庄市政府建了N加N个公园,在市中心建了N个绿色广场(如新佰对面的中山广场、市政府对面人民广场、桥西的西清广场等),如果你想数数公园个数,那你用手指加脚趾都数不过来。三环边上正在建一大片环形绿化带,政府提出的口号就是:把石家庄建设成森林中的城市。每次回家的时候,空气质量每次都有改善,这一点,这两年在石家庄生活的人最有发言权。尽管与空气污染指数总是优的城市相比还有不足,但每次我都能发现她都在发生看得见的进步。还有一点,石家庄的空气质量不好我承认,但空气污染与城市脏并不相等,根本两码事,火车站附近乱那是中国所有城市存在的问题,岂只石家庄一个?石家庄连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连北京都不曾有这样的殊荣,试问那些喜欢评价别人城市脏的哥们儿,你的家乡城市在全国卫生十佳里排第几?石家庄,名字很土,在90年代末,关于石家庄名称是否更改抄的沸沸扬扬,据说要改为“中京”市或“常山”市,连“石家庄”牌香烟也一度改为了“中京”牌,相信不少石家庄人都对此非常熟悉。那时候在上中学,对这个没有太多想法,现在看来,改名真的很有必要,就像我们工作时做的房地产项目一样,一个项目的名称代表了这个项目的品位及档次。“石家庄”这个名称已经不再适应目前的城市环境了。从一定程度上还将会阻碍城市建设的发展。
  最后,我想对石家庄的发展发一点内心的薄见,一个经济牛B的城市离不开一个牛B的经济区域,京、津、石三市应该联起手来,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全力打造这个经济铁三角,从而建立以北京为中心,持续繁荣的华北经济圈。上海已经先行一步了,上海要协同周边十五个城市建设全球第五个城市群,不可否认,上海人的意识是十分超前的,而上海的经济及各项发展已经超过了北京。我们华北经济强区要想超过长江三角和珠江三角,前提,就是北京要低下高贵的头,与周边的兄弟省市携手同心,共谋大计。而石家庄,也要做好首都的南大门,以药业、纺织为基础,大力发展商业及第三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北第一商铺。
  以上是本人对石家庄的一点看法和薄见,希望能让不了解石家庄的朋友对石家庄多一些了解,同时希望各位朋友不吝赐教,对城市的发展共同探讨。做为一个中国人,我衷心希望全国所有的城市都越建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