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张毅院长跳楼的几点疑问?
文章目录
对张毅院长跳楼事件的几点疑问
最近几天,有关廊坊城南医院院长张毅跳楼自杀的事件,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作为一个廊坊的吃瓜群众,看了几天的热闹,是越看越看不明白,心里的疑惑越来越多:
一是张毅院长遗书。张院长跳楼自杀,警方已有通报,这一条确凿无疑,可疑的是所谓张院长留下的“遗书”,就是那篇网。从多篇网文发布的图片看,“遗书”系机打,而非手书,没有落款时间,也没有张毅院长自书的签名。那么疑问就来了,这遗书是不是张毅写的?张毅何时所写?据有关媒体说,“遗书”是张毅于2018年1月27日11点20分发在张毅班级群及校友群里的,而廊坊警方的通报是2018年1月27日11点21分接到城南医院发生坠楼事件的报案。假如以上情况属实,也就是说,从张毅发出微信到警方接到报案,中间就1分钟的时间。这1分钟之内,张毅要完成越过窗户,跳下楼,其他人发现他跳楼,赶往出事地点查看情况,接着报警,警察刚好能接上电话等等一系列事情,都要在1分钟完成。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效率也太高了!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遗书”是到底是谁发出的?据传,“遗书”文档生成的时间是2018年1月12日,距张毅之死有半月之久,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警方是否确认就是张毅所写?据了解,这一切都不明了的情况下,许多网文围绕“遗书”,又是洒泪、又是义愤,又是讨伐,总给人磕错坟头的感觉。
二是“张毅事件”。张毅院长自杀后,一个据称是张毅兰州大学同学们自发开立的“张毅事件”微信公号随即出现,而且文章阅读量相当高。但从公号里转发的文章看,除了最初一两篇追述张毅自杀前情况外,多数都是根据廊坊当地人提供的所谓“爆料”写的东西,且与张毅的死亡并无直接关系。另外,“爆料”是否真实也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这也不奇怪,张毅的同学们绝大多数并不在廊坊,对张毅之死的前因后果未必清楚。奇怪的是,张毅一死,这个公号就宣称要效法人大校友,把张毅事件炒成“雷洋事件”。可是,雷洋无论如何是死在警察执法过程中,而张院长可是自杀啊,这两个事性质本身就不一样,为什么却要刻意往一块凑,居心何在?唯恐天下不乱吗?“雷洋事件”当初校友们也是义愤填膺,认为是警察弄死了雷洋,给司法机关施加压力,但最终的调查结论却与校友们的推测相去甚远。一群人围观吃瓜后散去,却给社会留下了不小的混乱和伤痛。
三是城南医院义务人员的信访。网上披露,2018年1月30日200余名义务人员,前往廊坊市政府上访,并递交了落款为“廊坊城南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上访信,信中最后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缉拿真正的幕后黑手;二是要发扬张院长的敬业精神;三是要政府给解决开办意愿的必备手续,解决失业问题。三点要求,第二点务虚外,第一点警方已经立案,已有多名涉案人员到案。关键是第三点,从这点看出,张毅的城南医院迁往新址后还没有办理必备的开业手续。既然不具备开业手续?为什么就招来了200多医务人员?是不是在不具备开业的情况下已经开始营业?如果没有营业,何来失业?张毅院长走了,应该哀悼,也应该查明原因。如果涉嫌犯罪,也应该严惩犯罪人。但是总不能拿逝去的人要挟政府吧?治病救人是大事,开办医院当然要求具备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如果具备条件,政府当然应该办理手续,如果不具备条件,因为院长死了就要求政府在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开绿灯,这符合法律和情理吗?这是不是一些人热炒“张院长之死”的真实目的呢?
中国人历来讲究“人死为大”,死了人,当然让人伤痛,尤其是像张毅院长这样优秀的专业人事的去世,更让人惋惜、痛惜!但是,同情和悲悯不能取代真相,也不应该取代是非曲直的标准。现在相关人员已经到案,警方也在抓紧侦办,是非曲直、事实证据如何,警方自会查明,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大家在思考和讨论这个事件的时候,不能总是情绪化,让情绪蒙蔽我们的眼睛,在哀悼逝者的同时,要理性稳妥对待和处理这一事件,警惕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借助媒体进行炒作,甚至进行舆论审判,给办案机关施加压力,扩大打击面,煽动群众,达到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不仅破坏社会的安定,也可能造成新的无辜者受害。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