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成为亿万富豪【转载】
文章目录
在苏联解体私有化的过程中迅速富起来了人一批人 , 他们的致富过程大同小异 在当今私有化稳步推进的今天 他们的致富手段, 也就是私有化的过程 了解这些 对那些想一夜暴富的人士大有借鉴作用 。
第一位人物 奥列格·杰里帕斯卡 俄罗斯铝业巨头,1968年生人,2001年杰里帕斯卡与波林娜·尤马舍娃结婚,育有一子。波林娜·尤马舍娃是前总统办公厅主任瓦连京·尤马舍夫的女儿,也是叶利钦的外孙女。 2008年初,身价超过400亿美元,我们要注意,俄罗斯以美元计算的GDP在2007年刚突破1万亿美元。这一位首富的身家,相当于GDP的好几个百分点。
第二位:卢日科夫夫妇 尤里·卢日科夫自1992年到2010年,担任莫斯科市市长18年之久。 叶莲娜·巴图林娜 1991 年和卢日科夫结婚,2007 年《福布斯》俄罗斯亿万富翁排行榜上,巴图林娜成为了俄罗斯首位登上排行榜的女富豪,同时也是整个榜单中唯一的女性。当时她拥有 42 亿美元的资产,当仁不让地成为俄罗斯“第一富婆”。 民主的市长有这么会做生意的妻子,自然要享受生活。于是2008 年,巴图林娜花费1 亿美元买下伦敦仅次于英国王宫白金汉宫的第二大宅邸威坦赫斯特。这栋18 世纪的建筑占地约2。 23 万平方米,有90 个房间,其中包括25 个卧室、12 个浴室和1 个舞厅。
谈及发家史,巴图林娜总是津津乐道。她曾多次强调,自己成就了“白手起家”的神话。。1991 年与卢日科夫结婚后,巴图林娜与哥哥成立了因捷科公司,开始了创业历程。开始时,公司业务主要集中于各种五金配件、小商品的制作和加工。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公司资产迅速膨胀。顶峰时期,莫斯科市近一半的房地产项目都归因捷科公司所有。
不过舆论还是认为,巴图林娜的致富历程如此顺利,不能排除市长老公的功劳。尽管巴图林娜的公司在其他城市也有业务,但很大程度上仍依靠莫斯科的建设项目。而她承接的很多项目,都直接来自莫斯科市政当局,来自她的丈夫卢日科夫。
第三位:这就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一个小群体。他们是大大小小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后的拥有者。
切尔西老板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进行私有化,在私有化进程中,阿布与另一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合作以极低的价格(仅为其实际价值的8)将国有的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纳入囊中。通过别列佐夫斯基,阿布结识叶利钦家族,并与叶利钦的小女儿塔季扬娜过从甚密,外界传言他是叶利钦家族的“提款机”。此后阿布又相继控股了俄罗斯铝业公司、俄罗斯民用航空公司等,建立起自己的庞大产业帝国。
但阿布的资金来源以及私有化过程的合法性受到广泛的质疑,俄罗斯最高检察院决定对其进行调查,但1999年4月力主调查的最高检察长斯库拉托夫因“召妓”丑闻被解职,调查不了了
俄罗斯钢铁大王(俄罗斯“宝钢”所有者) 弗拉基米尔·利辛
上世纪80年代,从西伯利亚冶金学院毕业后,利辛担任了一家钢铁公司的经理。随着苏联解体后常被称之为“世纪出售”机遇的到来,他加紧学习跟上了时代。作为一个资历较浅的合伙人,利辛帮助他们的“跨世界集团”(TWG)———与叶利钦总统的政治精英有联系的金属贸易商,控制了这个国家一些最赚钱的金属资产,这其中包括钢铁、铝和铜厂。他们获取这些工厂的方式有时是通过激烈的暴力斗争方式获取,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著名的“铝战争”。
弗拉基米尔·波塔宁
在其他寡头的支持下,波塔宁设计出了著名的“贷款换股份”计划,即政府通过出让国有企业的股份给私人银行和金融机构以换取其急需的贷款。名义上,该计划是为解决政府的资金困难,而在操作上,如众多外部人士所诟病的,这项计划被叶利钦政府中握有权势的人所操纵,严重地低估了国有资产的价值。贷款换股份计划表面上以拍卖形式实施,然而并非所有有意竞拍者都能获得邀请。而叶利钦的女儿坦娅对竞拍者的名单有强大的影响力。
正是在波塔宁自己所设计的方案和一手操纵中,他如愿以偿将诺尔里斯克镍矿公司收入囊中,除此之外还有俄罗斯第五大石油公司Sidanko等一系列工业企业。在诺尔里斯克镍矿的拍卖中,波塔宁的Uneximbank银行被政府指定为主持者,波塔宁以1。701亿美元(比起始价1。7亿美元仅高出10万美元)胜出,获得诺尔里斯克镍矿38的优惠股和51有表决权的股份,另一竞价者3。5亿美元的出价则被判为无效。与国际上的交易所对其40亿美元的价值评估相比,波塔宁付出的代价就像一场玩笑。
“这的确不好,”事后波塔宁在谈到此项拍卖时说,“拍出的价格太便宜了。但是让我们停止讨论它吧。这虽然不好,但至少解决了给它(诺尔里斯克镍矿)找一个更好的主人的问题。”
1996年,波塔宁在总统大选中为叶利钦连任作出了重要贡献,被任命为叶利钦政府的第一副总理,专司经济改革,这使他成为所有寡头中担任政府职位最高的。在任的一年中,他被指责以权谋私。其中之一是他颁布了一项针对性的减税政策,使诺尔里斯克镍矿公司省去了巨额税款。
这个名单还可以添加很多人。莫斯科是全球除纽约之外亿万富翁聚集最多的城市。在8。8万名百万富翁中,有33名亿万富翁,他们的共同特点,一、掌握大量财富,掌控俄罗斯的国计民生的核心企业股份。二、发家路上,离不开新俄罗斯的缔造者,俄罗斯的月亮老人 叶利钦。
莫斯科亿万富翁数居世界第一。俄国社会学家的调查表明,俄罗斯60的成年人属于贫困阶层,处于较低收入阶层的人平均月工资不超过110美元。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俄罗斯目前有20的人口生活在赤贫线之下,赤贫人口每月收入仅1000卢布左右,即约38美元。报告指出,如果俄罗斯全国薪金水平突然下降10,当地生活于赤贫线之下的人数将会激增50。
俄罗斯民众对于国内富豪普遍充满着仇视的心态。“民意研究全俄中心”进行的调查表明,39的受调查者为此感到耻辱,许多人甚至称富豪榜是俄罗斯的“窃贼榜”。
俄罗斯93年强行废除旧卢布,银行存款一律作废,每人凭身份证只能用旧卢布兑换10万新卢布,其他的也作废。站在路边的老妇人拿着兑换出来的钱,泪水都流不出来了。
在此之前不久,俄国进行了全面私有化的行动,就是把国民对苏联的贡献,按照工龄折算为代替券,支付现金给国民。代替券一事被部分国内高级精英分子。。。。也就是那几个野鸡大学毕业的山寨经济砖家津津乐道。如果有人看明白了这个不复杂的小把戏,请在每年的六月初为当年世祖陛下的英明决断而干杯。
苏联解体后首先进入的就是西方金融业,它们用优惠的条件吸引居民存款,并用美元资产做担保获得大量的卢布贷款,然后开动宣传机器,一时间各种国际权威机构对前苏资产的评价都是‘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等等,将其评价的一文不值。随后这些西方金融家勾结前苏的那些高官,国企负责人用手中的卢布低价买入那些资产,接下来就是让卢布疯狂贬值,空手套白狼窃取了前苏几十年积累下的财富,顺便将普通人的财产也洗劫一空。当然,那些前苏高官和国企负责人也都摇身一变成了各种寡头。
国企的私有化就是那些有后台有手段的人成为亿万富豪的捷径。先辈们节衣缩食积累起来的国有企业将变为权力拥有者的囊中之物 所以说屁民就是屁民,在哪个时代都是炮灰。。。。。。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