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新高考改革志愿填报为何要压缩学生选择机会?
文章目录
海南今年实行了新高考改革,不分文理,自由选科。不分文理,一是就意味着很多不设科目报考限制的专业竞争人数要比以往多了很多,以前分开的文理科生都挤到了一起。二是希望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专业填报自由。
可是海南高考改革了,志愿填报却完全没跟上,还是以前的老思维。
我们先来看海南的官方表述:
志愿数量有变化。为最大满足考生志愿填报和院校选才的需要,在改革后,本科提前部分的本科提前普通类、本科艺术类、本科体育类、国家专项计划各设6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本科提前部分的艺术校考、地方专项计划各设3个院校专业组志愿、特殊类型设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本科普通部分的本科普通批设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少数民族班和预科班设6个院校专业组志愿,高职专科提前批、专科艺术类、专科体育类各设6个院校专业组志愿,高职专科批设1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6个专业志愿及服从调剂志愿。
最普遍的普通批本科仅仅只能填64等于24个志愿。24个志愿很多吗?是不是让很多海南家长觉得头痛了?
完全不是。明明改革是以专业志愿为向导,这也是国家未来高校改革的方向,但海南硬生生地把志愿,把考生选择机会极大压缩了。比如,我就想报经管类,但按海南的搞法,就只能报考4所院校,这对考生录取是不是风险系数大增。。
我们再来看看已经改革多年的浙江是怎么安排志愿的:
30。普通类平行录取。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
(1)志愿设置。实行专业平行志愿。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
(2)录取流程。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 ;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组织投档录取。以此类推。第三段志愿填报和录取后,如仍有院校专业(类)未完成计划的,实行征求志愿。
浙江是按专业平行志愿,这样的话,最多可以报80个,可这不正是保证了学生的兴趣发展吗?这也是高考改革的意义啊?
即使涉及军队,国防,刑侦等特殊专业的提前批,浙江的志愿也是56等于30,比海南普通批也可多填一个院校啊,多一个院校对考生真的是特别宝贵的机会,海南教育主政人员到底是把考生利益放在首位,还是闭门造车认为海南考生家长水平不行,不需要那么多志愿,也顺便还可减少自己工作量。
浙江是实行了多年的80个志愿填报,今年和海南一同加入新高考改革的山东更是豪气,拿出了96个志愿让学生填报。
我们看山东的:
普通类常规批将志愿填报数量设置为96个,主要考虑是原高考的志愿填报数量为12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内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加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共72个专业志愿。改革后,以“专业(专业类)加学校”为志愿单位,取消了专业服从调剂,应该适当扩大考生志愿数量,将专业志愿数量设置为96个,与改革前相比相当于增加了4个院校志愿(24个专业志愿)。96个专业志愿是允许填报的最大志愿数量,考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据高考成绩、专业遴选等情况综合考虑填报,可以填满所有可填志愿,也可只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
就算在海南招生的学校专业比大陆高考大省少,海南也不至于在新高考改革下只能让学生选择区区四个院校,最多24个专业吧?
海南教育当政者到底有没有把考生利益放在首位,最起码,按浙江的方式,海南分数前段的考生对志愿的需求,以及考生们未来的发展,也不能把志愿限缩如此利害把?
今年刚刚改革,我猜很多人可能根本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多看看大陆先行省怎么做的吧?
自由贸易港了,怎么没有什么自由的气息,海南自己学子未来的发展也关涉到这片土地未来呢?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