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
  大家对海口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除了万绿园,假日海滩,海鲜烧烤,其他的感受呢?停车难,收费贵了吧?交通不畅,上下班特别堵,一到下雨就积水?很多极好解决的问题一拖再拖?还是有很多问题被忽视。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陈奕迅一曲《十年》有歌词“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一首歌,唱尽了峥嵘岁月,唱出了悲欢离合。

  海南趁着自贸港的春风,驶入发展快速道,正用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向海内外优秀人才敞开怀抱。这块土地日新月异,更多人期待海南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慕名而来者,城市第一印象至关重要,涟涟忘返者,城市必有独特魅力。而扎根在这里的居民,他们的生活感触更加细腻。在海南,特别是海口,有多少事情,十年都没有解决,有多少人花了十年事情,看清一个城市内涵。于是,游客、投资者、本地百姓对这个城市就有了爱恨交织的故事。


  修路是一个难题


  海秀快速路开通以来,特别是提速到90公里后,海口人终于体验到流畅通行的感觉。确实快起来了,有点现代化省城的样子了。江东大道,宽敞平坦,预示着新海口更美好的明天。可不知为什么,有些老路上的问题多年来一直难以解决。

  笔者一位开宝马530的朋友,因业务关系经常要跑丘海大道上的金盛达建材商场。他没有留神地上的坑,两边轮胎报废,维修费用是三千元。他在某修理店看到排着长队的车主,其中一辆车四个轮胎都爆掉了。

  

  国庆节后,海南受冷空气影响,阴雨不断。10月15日,媒体报道丘海大道路面就出现了近百个大大小小的坑,特别是在滨涯路和椰海大道路段,最大的直径约有70厘米,最小的也有约20厘米,司机行走在这条路上提心吊胆。笔者也注意到,新闻报道三天之后,秀英大道,甚至滨海大道也有不少坑,有些比碗口还大,有些坑已经覆盖黑黑的新沥青。有些坑是新冒出来的,连日降雨浸泡冲刷和车辆碾压,大大小小的坑如同按下葫芦浮起瓢。行走在这些道路,轻则伤害到车子减震功能,影响驾乘,重则就是宝马车主也逃不过的直接财产损失。

  相关负责人回应,这是因为丘海大道建成15年后,已经超期服役。这条路应及早进行大修,否则将出现更多问题。

  丘海大道有坑,属于古已有之的事。例如2018年8月21日,媒体就报道丘海大道质量饱受诟病,有150多个坑。同样搜索“丘海大道”,这条路因质量问题冒出来的问题更多。2018年8月15日,丘海大道靠近水头村附近路面突然塌方,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仅维修就花了五天时间。2013年8月10日南国都市报报道,丘海大道损坏严重,大修方案年年上报均不批……

  丘海大道作为通往琼州海峡车辆必经之路,重、大型车辆出入最为频繁,路面不堪重负出现裂缝与沉陷损坏也算正常。但是,为什么就不能提高马路修建的质量标准,延长马路的使用年限。丘海大道对缓解海口市交通压力和提升城市形象有着重要意义,常年的修修补补,实在有碍观瞻,一个交通“窗口”起不到示范作用,这很难让人相信,海口难道修不好一条路么?

  花十年时间修一条路,这样的案例很多。在椰海大道修修补补的日子里面,网上流传一篇很热的网文“娘啊,我在海口市修了二十年的椰海大道”。椰海大道同样面临交通繁忙,道路损毁严重,挖挖建建等问题。有关部门意识到网上舆情之后,下达了2019年10月1日通车的命令。最终,施工方克服难题,采用“一体式防沉降井盖”有效解决了传统普通井盖遭受碾压之后发生下沉、松动,导致行车颠簸、噪音扰民等问题。新椰海大道路面拓宽,车辆分流合理,遗留十年的问题也成为了过去式。

  基础建设是一个城市营商环境最重要的环节,如果一个城市主干道经常破败不堪,问题反反复复,如同一个英俊的脸庞长疮,这叫人咋评价?

  借着这条思路往下理一理,海口这个热门城市还有哪些十年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哪些问题屡上话题排行榜?


  修一个公园很难


  2009年5月22日,海口市政府批复《海口市海秀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安排了市一级公园海秀公园。海秀公园位于秀英区秀英大道与永万路之间,南起椰海大道,北至海盛路,呈南北向带状分布。新闻公布之后,最高兴莫过于房地产商,“公园”周边兴起了大大小小的楼盘十几个,很多楼盘打出的广告词就是“毗邻海秀公园深呼吸”。

  2010年左右,“公园”周边的楼盘建好了,居民入住之后,公园还是没有动工的迹象,市民望眼欲穿,纷纷拨打电话求助;2013年之后,海口市规划局才释放出海秀公园建设方案,分南北两大区设11个园区;2016年,又过了三年,海口新规划六个公园,没有海秀公园,周边的市民不折不挠寻找答案,海口市园林局回应,征地工作已经启动,预计明年七月动工;2017年8月,海南特区报报道,“海秀公园计划明年9月开工,已再次启动项目前期工作”;2019年3月,海口日报再次发布新闻,海秀公园预计9月开工,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517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释放的利好没有兑现,如同一个不断喊“狼来了”孩子一样,消耗了居民的热情,哀莫大于心死。果然,海秀公园在2020年9月都没有动工,海秀公园还是一片荒园,杂草丛生。有关部门干脆也省心了。

  

  电视剧《平凡的荣耀》吴恪之常常对新人说,无妄的希望最害人。实则不然,这十年,倒是肥了不少房地产开发商。

  

  十年,海口新建的公园也不少,例如口碑不错的凤翔湿地公园,栈道与花海掩映,一条美舍河免费开放给公众钓鱼,赢得不少口碑;五源河湿地公园修建好了之后,“中国最美的小鸟”峰虎在这里栖息繁殖……为啥单单海秀公园就这样烂尾了,而且还没有一个说法?从立项到实施一次次落空,连同媒体的公信力也大打折扣,这其中原因到底是什么?

  

  对于基础建设资金来源,一部分来源财政拨款,另外一部分主推的3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政府和资本合作,把闲置用地开发成为文体,商业休闲于一体的综合体,这模式就很容易吸引投资者。问题是,决策和规划必须有超强意识,流程审核不规范,或者政策把握都不到位,往往都会伤害到企业投资和运营。有多少人能等待十年?

  


  半拉子工程


  本世纪前十年,海口市花了大量心血处置房地产泡沫时期遗留的半拉子难题,从而度过了城市发展最艰难的阶段,过程可歌可泣,成就可圈可点。遗憾的是,并非所有人都铭记着那段惨痛的历程及其教训,没多久,又有新的半拉子工程出现,历史悲剧再次重演。

  

  10月,海口湾的填海项目葫芦岛要全面拆除,成为一大热议话题。

  2008年,海口湾进行围填海造地,形成离岸的形似“葫芦”的人工岛,面积约29。99公顷,南北宽471米,东西长994米,护岸长度为2693。9米,陆域标高5米。这里要建设大剧院和海口湾标志性建筑灯塔酒店。2012年2月,灯塔酒店项目向全国公开进行施工招标,计划在2014年初具规模,2016年全面竣工。这里将作为海口的城市名片与城市客厅,豪言“秒杀迪拜”灯塔酒店工地。

  2013年后,项目已处于停工状态,海口湾“葫芦岛”变成一个废弃的工地,赤裸裸的烂尾工程,劳伦斯魔咒应验。

  拆除背后,是投资方资金链断裂。此外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半拉子工程影响了万绿园风光。万绿园是海口最著名的一个景点,怎么能容纳一个半拉子工程在摆设在眼前大煞风景。而且这个填海项目,极其影响海洋生态环境。此次海口湾“葫芦岛”拆迁,所需要工期为八个月,资金为2。2亿元。建也是当时经过审批,拆也有合格流程,只是没有预估这些生态修复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金钱,相比这些资金投入,生态破坏带来的损失又算几何?

  当年疯狂向大海要地,等到政策风向一边,这搭建的人工岛就变成荒地,文昌市椰林湾度假村人工岛、文昌南海度假村人工岛、万宁日月湾“月岛”等填海项目也面临同样境地,都处于停工状态,成为一个半拉子工程。

  

  在江东新区,桂林洋还有几百栋别墅成为烂尾,这些都是当年房地产泡沫遗留的问题。实际上,海口,甚至海南还没有完全摆脱当年的阴影,现在这些新增的半拉子工程,又在旧痕上面新添伤口。没有科学合理规划,投入的资本打水漂,外界如何看待海口投资这个困境?


  十年安居乐业难


  日前,居住在海口市琼山区古城河畔华庭小区的业主们反映,自2011年至今入住安置房小区近10年,仍未拿到房产证,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主要原因是海口古城河畔华庭小区尚有三户人家还没有征收完成,征收成本约500万元,区政府至今尚未拨付资金,导致征收任务未完成,无法办理国土证,因此不能进行规划验收。

  海南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拆大建成为近期的常态。很多房产项目有纠纷,这在其他省份也有案例。但是某一地主管部门把自己卷入其中,而让普通百姓受累,跨度十年,这很少见。

  在秀英大道拐上省医院的秀华路上,路口很突兀就有几个钉子户门面,矗立十年,门口写着大大“拆”字,转向的车辆都会在这里汇集成一个车道,正是因为这些门面占道才造成交通堵塞。拆或者不拆,笔者认为都有理由。不拆,说明钉子户没有拿到满意的钱,屋主有理由坚挺,有关部门遵法。拆,或者用蛮力拆,都是对法制的践踏。但是写了一个“拆”,十年都不“拆”,这就有了讽刺味道了。

  
  在海南置业也得评估风险。2019年1月,海南陵水国贸清水湾万亩商品房竟是违建,业主新到手的商品房竟然是违建,上千购房者梦断,这事发生在当年春节,很多外地客被停水停电,一时手足无措。此外,小区管理思维也需要突破,例如业委会成立难,业委会选择换新的物业,老物业不肯离场,海口新埠岛的新世界花园、夏威夷花苑小区、光华大院小区等等都发生过类似问题,物业纠纷冲突不断,就需要居委会、街道办、甚至区政府进行协调,白白内耗宝贵的社会资源,而这些问题破题的不难,就是赋予业主更多自主权,少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

  结 语

  海南近期推出31项具体措施创一流营商环境,分别从开办企业、获得施工许可、财产登记、获得信贷和改善融资环境、纳税便利化、跨境贸易、保护投资者、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人才流动、建设服务型政府等11个方面,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一个城市吸引人才最重要一点就是软实力,例如政府的公信力,市民知情权,市民参与度等等。市民只有知晓了其中的困难,才能最大程度理解政策实施的难度,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建设城市的良好愿望。变相的,对于政策释放出来的利好一再落空,他们也会抱有怀疑的态度,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置业和投资。

  在笔者看来,当下海南的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基础性工作,例如修路,包括打通一些断头路,解决市民的出现难题,纾解交通拥堵现状。修建公园,把一些立项的项目梳理一遍,让决策落在行动之上。没有把民生当作首要任务,就很容易剑走偏锋。决策也需要总结过去犯下的错误,警惕重蹈覆辙。否则,有些项目,有些问题总是推倒重建,在原地叠床架屋,进步的空间实在有限。

  出行、居住、旅行、购物,这些与生活休戚相关的主题,异常能检验软实力。只有让生活的在海南的人看到正在行动的海南,有效率的海南,不同于过去的海南,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这样才能留住投资者。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来源:(锐微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