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牙克石市、免渡河镇两级政府使用高压手段【转载】
文章目录
内蒙古牙克石市、免渡河镇两级政府使用高压手段
非法变更农民集体土地为国有,并出租获利
2014年3月初,社会与法制报道(内参)杂志社、社会与法制舆情网接到内蒙古牙克石市免渡河镇团结村、胜利村、丰收村、先进村四个村近万名村民的联名举报,举报牙克石市、免渡河镇两级政府采用欺骗手段,非法将村民耕种了几十年的集体土地变更为国有,并将由国家赋予村委会拥有的土地发包权利抢夺到了政府手中,由牙克石市政府指定的“皮包公司”也是政府的小金库——“乾森公司”为土地发包方,违法发包获利。杂志社领导特别重视,为此,特派社会调查部主任祝文革同志前往牙克石市免渡河镇进行实地采访调查。
2014年3月14日,调查人员来到内蒙古牙克石市免渡河镇团结村等四个村,见到了团结村村长佐方武、丰收村村长潘德福、胜利村、先进村村长及部分村民代表,并通过走访了解到以下情况:
1955年,牙克石市免渡河镇成立互助组,1957年成立初级社,1958年成立高级人民公社,免渡河镇一共有四个生产大队,各有各的区域。起初种地规模比较小,农民主要靠冬季搞副业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生产队购买了拖拉机,开始了大规模的开荒种地,随着机械设备的增多,开荒的土地面积也逐渐扩大。在当时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形势号召下,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965年开始,免渡河镇各个生产大队的粮食达到了自给。从1966年以后,在满足了粮食自给自足以外,剩余的粮食就交给了国家。1970年先进村给国家上交小麦300多万斤,每年上交的粮食都大幅提升。因为给国家多交粮做出了贡献,先进村书记袁纯厚被评为自治区、农业部劳动模范。当时,免渡河镇各个生产队社员的生活水平在滨州线上屈指可数,无论是房屋建设还是生活水平都是最好的,免渡河是首例。
1982年,牙克石市、免渡河镇两级政府歪曲中央一号文件,欺骗农民,把生产队强行解体,非法没收了农民耕种的土地。当时先进村财务有集体资产126万元也被划入镇政府。为此,牙克石市政府成立了经管会,牙克石市各村的土地和村委会的集体资产全部由两级政府来支配。从此,农民断绝了生活来源,有的家庭家破人亡,多数孩子被迫辍学。
当时,镇政府把村民的土地及村委会的财产(包括房屋、机械设备等其它收入)全部没收,并通过农民大会承诺“给农民开股份钱”。可是从1982年——2000年,解体后的这18年,四个村的村民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股份分红款。镇长用这种手段欺骗农民,属于严重的诈骗行为。
村民们通过估算,这18年里,免渡河镇四个村的大约20多万亩土地,应该获利人民币约3000—4000多万元。可是这18年来,四个村的村民根本没有看到、得到过一分钱。这些钱全部被牙克石市、免渡河镇两级政府违法挥霍。其中有1700多万元被他们挥霍一空,在财务账目上根本查不到,没有票据,不知去向。这些都是农民的血汗钱,应当由两级政府承担并归还给农民。
18年来,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农民们不得不进行上访维权。在中央156号文件的震慑下,1999年通过牙克石市全市农民上访,在全市农民的强烈要求下,上级政府责令在原有的生产大队基础上,成立了村委会,并把部分土地归还给了农民,部分土地划为国有由政府出租获利,给牙克石政府官员们当做零花钱用。即使是这样的处理结果,善良的农民们很是欢欣鼓舞。2000年——2010年,免渡河镇这四个村村委会一直在行使着法律赋予村委会发包土地的权利,但是,好景不长。
2010年,当时,第二轮第三期土地承包工作正在进行中,牙克石市市委、市政府运用高压手段,把免渡河镇四个村五十多年来农民自己投入资金、在自己的区域内开发形成的6万多亩集体土地变更为国有土地,并按每亩土地40元收取费用(今年每亩按80元收取)。
2010年3月18日,市委办公室先后在同一天作出牙〔2010〕19号关于印发《牙克石市农用地“二轮三期”延包流转指导意见》的通知、牙党办字〔2010〕26号关于印发《牙克石市农用地“二轮三期”延包集体土地确权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0年,牙克石市政府把本应该由村委会拥有的土地发包权,变为由政府发包。免渡河镇政府把四个村委会履行了十多年的土地发包权利抢到了政府手中,镇长王勇当上了土地的发包方,村委会变成了承包方,此举真可谓荒唐至极。
2010年4月13日,由牙克石政府指定的发包方“乾森公司”与承包方免渡河镇胜利村委会签写了一份“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农用土地承包合同”,并附有“土地承包申请表”。
“乾森公司”,全称牙克石大兴安岭乾森农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据村民们反映,这是一个皮包公司,也是牙克石市政府的小金库。牙克石市政府把全市本应该由村委会拥有的土地发包权抢到手之后,委托给“乾森公司”统一管理、发包获利。牙克石市大部分土地被政府公务员、科局级干部或有关系的人耕种着。
2010年4月27日,发包方王勇(免渡河镇镇长)与承包方赵存福(团结村村长)签订了一份“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农用土地承包合同”,未附有“土地承包申请表”。对四个村签写了四份不同的土地承包合同。
免渡河镇四个村的土地大部分被没有村民资格的社会上的人及5的村民承包耕种着,其他95的村民没有地种。靠那5承包地的村民所交的承包费,每人每年能分到1000多块钱,村民没有生活来源,生存无法保障。更没有经过村民大会的同意,牙克石市政府、镇长王勇逼着村长到牙克石“乾森公司”签订十七年的土地承包合同。
政府为发包甲方,村委会承包为乙方,17年后发包的土地全部归还甲方,为政府所有。因政府强行征收农民土地,造成农民生活极度困难。政府违背党中央的惠民政策,土政策抵抗党中央的惠民政策,地方法规与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法律法规相抵触。村民愤恨的说,在牙克石市谁能坑农害农,谁就是好干部,谁就能提升的快,王勇从免渡河镇镇长升到牙克石市农牧业局局长,这是牙克石市的传统。
另外,种地的农民70的土地得不到粮食补贴,国家给的粮食补贴款去向不明。村村通公路,可是这里到现在还没有修公路,修公路的补贴款也被政府个别官员挪用。
牙克石市、免渡河镇两级政府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承包法》、违背了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之有关规定,严重侵害了村委会和村民的权利,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引起了四个自然村上万名村民的抗议,并提起土地权属信访事项要求。
然而,政府采取一切卑鄙的手段,阻止、镇压村民上访,并逼着村委会背着村民,不经过村民及村民代表的同意,擅自签订各承包期的土地承包合同,导致村民大规模上告、上访,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更为严重的是,牙克石市有关部门非法出动警力镇压、拘留上访的农民,并利用黑恶势力对上访的农民进行恐吓、殴打,使农民不能依法维护自己拥有土地的权益。
今年已经近70岁的佐方武,是免渡河镇团结村的村长,因为牙克石市两级政府的违法行为,十几年来他带领村民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上访反映问题,得罪了市政府领导,曾被时任的牙克石市委书记巴树桓采取打击报复抓捕等手段,造成佐方武背井离乡在外躲避长达七八个月之久。
类似情况整个牙克石管辖内包括乌尔旗汗煤田、牧原都是这么干的。牧原镇利农村村主任张进德因给村民争取合法的利益,得罪了市、镇政府领导,遭诬陷被非法罢免村长职务,还被开除村籍。
2000年,牙克石恢复集体建制成立村委会后,张进德当选为利农村委会主任,在收取呼伦贝尔市财政局隶属的财苑经贸中心胜利农场“承包”原承包人刘笃胜“转包”给该单位的承包费时,该单位声称:此地是用400万元一次性从刘笃胜手中购买的永久性经营使用权。(1984年4月5日,刘笃胜在名存实亡的利农大队即将被镇政府收编的空档中,承包了一万多亩土地,实际仅以三千亩结算承包费。1997年他以转让为名,则以400万元的高价卖给了该单位。)村委会多次找到镇政府出面调解,一直到2003年未果,为此利农村委会依法向牙克石法院起诉。(2003)“牙民初裁字第620号民事裁定书” :胜利农场将所有耕种利农村的土地全部归还利农村委会。该镇政府得知后立刻赶到法院,法院又当即下达了撤销原裁定书。理由是:标的数额较大,超出我院管辖。
春播在即,张进德主任召开紧急村民大会说明这一情况,第二天,也就是2003年4月30日,村民们自发的去了50多人看护他们的集体耕地,可是牧原镇政府派出20多人,派出所警察也在内,以防火为由,对看地的农民大打出手,导致流血事件,3名农民受伤入院,当即市领导出面调解。可没过几天,呼伦贝尔市财政局隶属的财苑经贸中心胜利农场肆无忌惮地把利农村村民的耕地抢播完毕,随之,市、镇领导的调解也不了了之,无人过问了。利农村全体村民愤怒到了极点,将呼伦贝尔市财政局财苑经贸中心胜利农场抢种农民土地的事实告到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此案又被牧原镇政府刘雅明从中院拿回牙克石法院审理,直到秋后才判定,判令利农村向被告赔偿相关的损失。盛怒的利农村广大村民再次上诉到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该案的法官,顶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终于在2004年4月26判决利农村胜诉。这之中如果没有中央电视台法制栏目的记者跟踪参与,恐怕连这迟来的胜诉都没有。
就在利农村委会胜诉后的三个月,牧原镇政府出文停止了利农村委会主任张进德的工作,随之非法罢免了张进德主人的职务,将利农村委会更名经管会,宣布开除张进德的村籍,除去一切村民待遇,进行广泛污蔑,嫁祸迫害。并严令全体村民,如谁替张主任鸣不平,一律开除村籍,除去一切村民待遇。
刘雅明任命的村书记是牧原镇的干部李庆贵、代村长李克强,他们擅自撬开村主任办公桌侵占一切,毁灭村委会会议记录,收回承包的土地,擅自将土地转包给外村人员。使村民的收益比张进德主任在职时减少一半。
张进德为村民讨回集体资产,被罢免村主任并开除村籍,又被代村长李克强诬陷。2005年,通过公安局核查、法院审理,2005年341号和590号判决书证明,张进德没有经济问题,更没有违法行为。但是,这个一心带领村民致富的村主任,由于被混绕视听的腐败干部诬告陷害,导致失去村籍,失去土地,经济遭受损失,身心、名誉受到巨大伤害。虽然李庆贵在协调会上已向张进德认错致歉,但土地及村籍等实质问题根本不给他解决和落实。
2012年3月25日,牙克石市各村书记和村主任带领几百名村民到市政府反映情况,政府官员不接见,村民们盼望、等待达2个半小时。4月2日,200多名村民又来到海拉尔市(呼伦贝尔市)政府,下午,信访局接见并答应:十天之内给予答复。可是,十天过后,此事没有任何回音。
2012年3月26日,镇政府作出免政发(2012)22号文件“关于免渡河镇四个村部分村民诉求问题的答复”,不符合事实。村民又向牙克石市提出复查,牙克石市于2012年5月9日作出(2012)62号“关于免渡河镇赵存芝等四个村部分村民信访问题的复查意见”。
2012年5月29日,免渡河镇四个村村委会又向呼伦贝尔市信访局、人大信访办递交了一份“关于免渡河镇四个村以(赵存芝)等人关于免渡河镇四个村土地权属信访材料超期不予答复的异议书。可是,此部门也是迟迟不给答复。被逼无奈的四个村的村民只好由村民代表联名签字进京上访。
根据我国《信访条例》第3条 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天内向复查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合意见,收到复合意见书,应当在30日内答复复合意见。但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呼伦贝尔市信访办局、人大信访办都没有给信访人明确答复。信访人最后向有关机关提出质疑,在该异议书签字提交后,7日内上访人收不到复核意见,将越级上访,造成后果由应当由复合意见机关承担。
2013年,在一年的时间里,免渡河镇四个村的村民代表已经是第四次来到北京了,所反映的问题都在国务院信访局的网上。
2013年7月3日,免渡河镇四个村的村民代表,把呼伦贝尔市信访局违背上访条例的行为上访到了国务院信访局和自治区信访局,自治区信访局邢红政处长组成了两厅会议,组成调查组,调查核实决定两个月解决问题。2013年11月14日,自治区信访局将上访事项转呈呼伦贝尔市信访局,请呼伦贝尔市信访局按照《信访条例》有关规定接待处理。
2013年12月30日,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呼政信复字(2013)88号文件关于牙克石市赵存芝等人要求土地确权等信访问题的复核意见,该复核意见根本没有明确、具体的指出牙克石市政府的违法行为,同时也是不想得罪牙克石市政府,所以给出了这么个比较含蓄的复核意见,既不能落实也不能解决村民要求土地确权的实际问题。
2013年12月13日,牙克石市人民政府牙党字(2013)23号文件关于《牙克石市农用地“二轮三期”延包流转指导意见》的补充意见。这个冠冕堂皇的补充意见也是在各方的压力下出台的,但是,细看里面的条款,其宗旨还是维护牙党办字〔2010〕26号关于《牙克石市农用地“二轮三期”延包集体土地确权工作方案》的指导意见。这又是牙克石市政府采取的欺骗上级唬弄百姓的违法行为,因为牙克石市政府根本没有权利委托村委会发包土地,发包土地是国家法律赋予村委会的权利。
目前,牙克石市免渡河镇四个村的村民强烈要求:
1、要求牙克石市市委市政府依法归还农民集体土地及草场的权属。
2、撤销牙克石市市委市政府违规签订的农用土地承包合同,重新由村委会发包集体土地、草场,让农民能依赖土地而生存。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 的讲话,使牙克石市免渡河镇的老百姓看到了党和国家治理腐败的决心。那些不但不为大众村民百姓谋福利,还违法变相、恶意从农民口中争夺利益的政府官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应该也必须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牙克石市免渡河镇四个村村民所举报的政府违法行为,是关乎到牙克石市诸多村民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希望能引起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关注,体谅农民之疾苦,并组织人员彻查,伸张正义为民做主。对违法乱纪的个别领导干部严惩不贷,以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社会与法制报道(内参)杂志社
社会与法制舆情网
2014年5月21日
后记:另据村民反映,2008年,时任牙克石市市委书记巴树桓以政府退耕还林的名义下文,逼迫免渡河镇团结村腾让出1万多亩地(包括土地、草场、撂荒地、及免渡河镇一所职业中学在内)。这块地是退耕了,可是没有还林,而是被用来建设成了凤舞山庄滑雪场等经营性质的旅游景点。而且在建设过程中伐毁了人工林62亩。这是政府行为还是有关领导的个人行为,老百姓不得而知。
另外,市委书记巴树桓喜欢骑马、观赏马,为此还特别在山庄内建设了一处颇具规模的养马场,并从日本和苏联高价购买了一批马匹。现在的养马场马匹已达到400多匹。
2012年,牙克石市水利局在团结村辖区内非法建设了一座四层楼的别墅,占草场百余亩。据说这个别墅是牙克石市水利局准备送给海拉尔市水利局某位局长的,目前还在建设当中,尚未完工(有照片为证)。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4-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