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PX项目贷款可能造成呆账 ,市场不对等博弈
    
    《中国经济时报》本报记者 庞皎明 福建厦门报道
    
    
    “福建PX项目,厦门市政府已经正式宣布先暂时停止建设。”6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说,该项目将进一步听取广大群众及各方面专家的意见。
    
    此前,厦门市政府也分别于5月30日和6月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了决定对PX项目进行缓建。
    
    所谓PX项目,是指厦门在2006年引进的一个化工项目。该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达108亿元,投产后其与配套项目年工业产值可达800亿元。
    
    项目主营方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下称腾龙芳烃公司)公开的资料显示,项目主要产品是对二甲苯(PX)(80万吨/年)、邻二甲苯(OX)(16万吨/年)和及苯(BZ)(22.8万吨/年)等。
    
    据了解,PX项目投资方为台资翔鹭集团。2006年11月17日,该集团旗下的关联企业腾龙芳烃公司年产80万吨的PX项目与翔鹭石化年产150万吨PTA(对苯二甲酸)二期项目正式开工。
    
    “这是厦门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对提升海峡西岸石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当地经济总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动工典礼上,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国炎在致辞中如此表示。
    
    厦门本地媒体普遍认为,PX项目意味着一个世界级的“石化巨人”在当地崛起;依据翔鹭集团的规划,这预示着中国第一条由台资整合的石化产业链将因此完成。预计到2008年底项目建成投产后,翔鹭集团将与中石化、中石油和中燃集团并列成为中国石化产业“四巨头”。
    
    事实证明,翔鹭集团还未跻身中国石化产业“四巨头”之前,其包括PX项目在内的化工项目即引起普遍争议。
    
    尤其是近一个月来,厦门乃至全国多方人士通过各种平台阐发意见,关于PX项目的争论被推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