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台湾历史专家分析amp ;quot ;6月1日厦门反对px项目游行
    
    在一个台湾的网站上,居然看到下面这样一篇文章,作者好像是一个台湾人,看到了今天的一些报道,写了很多,觉得写的很不错。
    
    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等于
    
    关于6月1号大陆厦门的市民大游行反对市政府上马总投资108亿建成后年贡献GDP800余亿的”对甲二苯项目”。 我会从政府和市民的角度分析,希望两者能够引起重视,和平解决,不要将事态升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一, 厦门市政府之所以不顾一切要上这个px项目,无非是它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政府政绩。 一期投入的100多个亿,建成后每年800多亿的GDP收益,对于厦门市政府而言,无疑是一块肥肉。至于更多的理由,我在网上看到很多分析,台内的论坛上也有很多,都很到位,我不废话。
    
    大家会疑惑,为什么今天游行那么大的动静,但省政府莫非无动于衷 ? 其实,内因在于,在这个经济利益和百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博弈上,厦门已经得到省政府甚至更高层的首肯和支持
    
    二, 为什么明明是一个坟墓,偏要去掘 ?
    
    1 多年的学术分析,在政府行为中,我总结出了一个原则 : 如果一个项目没有短期的,被量化的效果,很少官员去做。(这点,我和台中几位教授曾经多次讨论过)
    
     比如某市长在位5年,有一个项目是厦门的整体绿化,但是周期长达15年,造福子孙,投资100亿 ; 但是某化工项目,周期2年,投资也是100亿,建成后,年增GDP 200亿,你说,为了政绩,为了往上升职,市长选择那种 ?毫无疑问,后者!因为前者是公益事业,后者则是政府工程。 据说厦门前2任市长 :一个为人低调,注重为市民谋求实惠,谋长远利益,深受市民爱戴 ;而另外一个,则大搞面子工程,政绩过程,表面文章足了,老百姓却没有受益,但,他却调入省委,飞黄腾达。这现象在中共的政府机构,很普遍。
    
    2 第二 : 在厦门这样外企云集的特区中,政府的办事特点是 : 以amp ;quot ;数据amp ;quot ;和amp ;quot ;业绩amp ;quot ;为中心 为了业绩,为了GDP, 为了升官,甚至不择手段。而业绩,是指看得到的,能够被量化且短期的。 但是比如px项目对环境大幅污染,10年后,厦门amp ;quot ;岛将不岛amp ;quot ;,民不聊生,大面积的癌变,子孙畸形。。。等这些后续的影响,这不是短期的,更重要的是,是不能够被量化,所以,在任者,是不需要承担责任为之买单的! 最终,买单的还是国家,遭殃的确实老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三 , 针对游行的成功与否 : 一场平民百姓与执政者的抗衡。谁赢谁输 ?关键看 :市民能否给足政府压力,是否适时让游行的事态升级!
    
    1, 我们先看看政府怎么赢得这场战斗 : 政府要赢,无他, 唯有amp ;quot ;一压,二缓,三分化amp ;quot ; 采取怀柔政策,缓兵之计。 随时监控百姓的游行事态场面,根据压力的大小, 采取相应的策略。
    
    1) amp ;quot ;一压amp ;quot ; :
    
    政府要员千万不要露面。 另外要在百姓可能分布的地方布置警力,关键的位置如厦门市政府,要重点布防,而且要全副武装,显现出武警的架势,从气势上唬住百姓。 但,要重点交待武警 : 切忌主动出击,枪不上膛,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站成一条线。 如果警力不够,临时招募保安,穿上制服。 这是第一关,也就是市民要突破的。 因为在普通百姓眼里,荷枪实弹的武警威严无比,面对这样的阵势,谁也不敢冲锋陷阵 但是,这是一个心理考验,一旦大家形成共识,情绪上来了,大家一起冲,也就不怕了,事后,也不可能抓到谁。因为那些武警其实都是纸老虎,他们只是吓人的,他们要是敢于动手抓人,或者动手打人 事态马上升级,市民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政府就已经输了!政府要注意这点,要充分利用专制工具
    
    2) amp ;quot ;二缓amp ;quot ;amp ;quot ;
    
    为什么市政府在6月1号这么大的场面下,依然作出amp ;quot ;缓建,重新评估amp ;quot ;的决定 ? 这只能表明一点 : 政府没有诚心妥协!为什么不妥协,原因有二 : 1 市政府根本不想停止该项目 2政府不能够轻易向百姓妥协 :政府有自己的威信力,否则,此例一开,今后市政府要做点违背市民的勾当,岂不举步维艰 ? 今天的游行,场面大而已,对于市政府来说,没什么影响,网络封锁,媒体被政府渗透要挟不给透露。 反正市民也没有中暑,晕倒,死伤之类的,大家和和气气 这是游行的最低级的做法,也是最没效果的。 为什么要游行 ? 本质在于通过非正当的手段给当局施加压力,从而实现目的。如果真的按照游行法律来走,amp ;quot ;宪法规定,游行示威活动,事先得到当地公安局的批准amp ;quot ; 这一条就过不去,哪个公安局会批准你到市政府门口去静坐 ?
    
    所以,压力的大小是游行成功与否的关键。从市政府今天的表现来看,明显的是被施加的压力还不够,它根本就不愿意让这块肥肉飞了,先采取缓兵之计,愚民政策,先拖住你,平稳的度过周末这2天,一旦你的游行威胁没了,大家散了,你对它的压力也就消失了,它爱怎么搞就怎么搞。。
    
    3) amp ;quot ;三分化amp ;quot ;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分化amp ;quot ;,政府要发挥专制的作用,先从事业单位着手,逐级施压 : 威胁职员,先骗他说反正我政府的项目要停了,游行也没有意义,但是你如果明天还参加,我马上开除你的党籍,将你开除掉。 然后找到各个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施加压力,说你的单位要是查出有人游行,我就让你单位怎么这么样。 所以,很多人其实一开始很有激情,但是单位领导会不断打电话给你,胁迫你停止,甚至倒戈。其次,政府要用国家政策,法律去压 : 对于年轻的,有工作的,威胁他他将要失去工作 ; 年老的,退休的,威胁你,不给你退休金了,不给养老福利了 ; 对于孩子上学的,家里家长组织参加,都一律不给评三好,不给升学 让你一家之主感到压力扑面而来 ,你能够不屈服吗 ? ? 对于这个招数,政府一定要各个击破,否则效果不好。 而老百姓对付政府这招,要amp ;quot ;联合amp ;quot ;,要有大家一起上,我不怕你的心态。
    
    2, 我们看看,市民怎么赢得胜利
    
    游行优势在于 : 团结就是力量,一哄而上 ; 但是弱点在于,大家没有组织性,没有人敢打头阵,最怕各个击破!
    
    1) 突破心理的防线 : 面对政府的纸老虎,要团结起来,不要害怕威胁恐吓 ;不要被分化
    
    2) 不要轻易相信政府的amp ;quot ;暂缓amp ;quot ;,amp ;quot ;在商议中,你们先回去amp ;quot ; amp ;quot ;要专家评估后才实施amp ;quot ; 说到底,就是没有表示决心要停止,只是先缓一下你,度过这2天而已。 所以,一定要给政府足够的压力,彻底停止该项目
    
    3) 让老弱病残的市民在前面(不是不爱惜他们,而是这一招很有效,但是后面要紧跟着保护好),要善于抓住机会,一旦保安,民警有辱骂或殴打民众的行为,要马上团结起来,因为这样,事态很快就会升级,就有了要挟政府的本钱,就成功了一半。
    
    纵观几千年的封建历史王朝,没有哪次amp ;quot ;和平的游行amp ;quot ;是成功了的,市民对抗政府,就是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碰撞,如果不善于把握机会,事实马上会证明 : 游行是失败的!
    
    写了很多,怕大陆朋友看不懂,所以用简体,我对中国历史研究很深,对大陆这几年的经济历史也有很多认识,所以写起来还算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