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海沧化工厂事故汇总。
文章目录
2006年6月17日:
翔鹭化纤一车间 发生乙二醇泄漏
昨天清晨4点10分左右,海沧翔鹭化纤公司的聚合生产车间发生了乙二醇储罐泄漏事故。经过消防队员和企业员工两个多小时的努力,险情被控制。初步调查,事故是由于乙二醇储罐的一处阀门垫片破裂引起的。
出现泄漏的储罐位于车间二楼的北侧。在消防队员的帮助下,企业员工先用石棉等材料暂时将泄漏的阀门封堵住,不过,还有少量的乙二醇向外扩散,储罐周围弥漫着一层淡淡的白雾。消防官兵使用气体探测仪对现场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空气中的乙二醇浓度处于安全水平。经过商议,抢险人员决定等待乙二醇储罐自然冷却后,再采取更换阀门的工作。
16日上午8点半左右,在乙二醇储罐完全冷却后,消防官兵撤离了现场。企业方面决定择日对泄漏的储罐进行检修。
2006年2月7日
海沧长天塑化厂储罐爆炸
7日14时56分,位于海沧新阳工业区新盛路18号的长天塑化公司内,一个化学品储罐闪爆着火。消防官兵20分钟扑灭大火,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15时05分,记者到达事故现场。在储罐库区内,记者看到,一个约高6米、直径5米左右的圆柱形罐体翻倒在地,罐底裂开,罐身被炸成椭圆形;另有一个体积相同的储罐表面已经烧黑,不断冒烟。火势已经被基本控制。
储罐库区周围一片草地被烧得焦黑。离库区约10多米远的一间小屋窗户玻璃破碎散落一地,窗框也被震得脱落了下来。
据该公司工作人员称,发生爆炸的储罐为钢制焊接常压容器,里面装有部分丙烯酸羟基乙(丙)酯(无色,无腐蚀性),被引燃的储罐是空罐,曾经用来装过丙烯氰,但已有一年多没有使用过。
经厦门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专家组联合调查认定,厦门长天塑化有限公司公用工程课陈国英课长指派公司冷冻工吴栋梁在未办理动火证、未遵守消防安全规定、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对一根连接丙烯腈(V5006)储罐的物料输送管(原输送丙稀酸羟基乙酯的旧管)进行角磨切割作业,产生回火,导致V5006储罐发生爆炸。
日前,厦门市公安局海沧分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七条第二项规定对事故责任人吴栋梁处以七日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同时,厦门市海沧区公安消防大队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对厦门长天塑化有限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未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
2005年10月23日
翔鹭石化企业(厦门)有限公司发生氢气泄漏事故
昨晚9时30分许,位于厦门海沧区的翔鹭石化企业(厦门)有限公司发生氢气泄漏事故。厦门市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后,立即调动8个中队100多人前往现场施救。截至记者凌晨1时发稿时,事故仍在施救当中,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昨晚10时10分,记者赶到厦门翔鹭石化公司看到,公安、交警已在翔鹭门口拉起警戒线,进行交通管制。10时20分,记者进入厂区,只见厂区里停满了消防车,消防人员在紧张忙碌着,高压水
枪直射发生氢气泄漏的罐体,进行冷却。据介绍,由于泄漏的氢气极易燃烧爆炸,而且附近都是正在生产的高压炉,现场气氛十分紧张。
在离泄漏罐体约20米处,记者远远看到4个消防人员开始穿上隔热服,全副武装准备前去探清情况。此时,消防人员重新布起警戒线,让在场的所有人员后退。记者看到,厦门市有关领导陆续赶到现场。
在警戒线旁,一位赶到现场的消防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赶到现场时,罐口冒着明火。由于整个罐体的温度非常高,而且情况还比较复杂,人员根本无法接近。只能用水进行冷却,稀释空气中的氢气,以免再遇明火。该消防人员还告诉记者,此次,厦门市消防带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奔驰牌化学抢险车进行抢险灭火。
2005年4月10日
海沧腾龙树脂两工人氮气中毒死亡
10日上午,厦门海沧腾龙树脂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生产事故,2名工人在清洗生产罐的过程中氮气中毒死亡,1名员工去救他们也导致氮气中毒,但没有生命危险。
据厦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事故发生在清晨6时多,当时2名工人进入该厂一生产罐去清洗树脂切片的残渣。由于罐里所装的氮气没有被置换完全,2名工人不懂常识,进去作业后导致缺氧窒息而死。
按照正常操作规程,工人进入生产罐清洗残渣之前,必须先将里面的氮气置换出来,再用空气管将氧气注入。工厂有专门的设备随时监控塔内氧气的含量,但10日上午为何没有及时监测出来,原因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据现场人员介绍,中毒死亡的2人当中,其中1人叫姚永富,还不到20岁,是福建化工学校的学生,毕业以前在工厂实习。另外一人是该厂的员工叫林志杰。2人于7点45分左右被送到医院,当时就已没有呼吸,心脏也停止跳动。另外一名去救他们的员工氮气中毒情况较轻,目前已经没有生命危险。
事故发生后,厦门市卫生监督和安全监督部门都赶到了现场。事故调查组随即成立,目前事故还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2004年9月13日
厦门海沧一制药厂生产车间发生爆炸事故
位于海沧的迈克制药厂生产车间发生爆炸事故,所幸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只有四名工人受轻伤。
中午一点多记者闻讯后赶到事故现场,只见事故现场已被隔离封闭,副市长詹沧洲正在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据了解,事故发生在中午十二点多,地点是迈克制药厂的第一生产车间,当时车间内正在试制新产品的反应釜在投料反应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四名工人在爆炸中受轻伤,随即被送往医院急救。记者在现场看到,爆炸产生的威力将厂房屋顶冲破了一个洞,药液污水、玻璃碎片洒落一地。
事故发生后,市安监局、公安局、环保局、海沧区等有关部门以及消防支队的领导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工作。环保局工作人员对事故产生的气体和污水进行了检测处理,确保可能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副市长詹沧州要求有关部门要把事故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要全力组织抢救受伤人员,确保受伤人员的生命安全。要抓紧对事故原因的调查,认真进行分析,同时要举一反三,对全市涉及压力容器、化工生产等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类似的事故不再发生。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0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