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之大竟无芯,小小芯片就击倒了中国一家巨型国企,也难住了一个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的泱泱大国,引起中国民众的诸多深思!的热议塞满中国互联网之际,今(19)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中兴危机:用创新装扮自己的明天》一文,勇于直面现实的姿态,值得笔者点赞。

  该文开篇就不似那些“打肿脸充胖子”的文章,而是面对现实写下这段令笔者钦佩的文字:“美国商务部日前宣布,今后7年内,将禁止该国企业向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这一事件不仅对包括中兴在内的高科技企业产生影响,而且在舆论场上引发深入讨论,其中的一个关注焦点是,出口禁运触碰到了中国通信产业核心技术缺乏的痛点。‘缺芯少魂’的问题,再次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

  该文指出:“在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的通信、军事等领域,国产芯片还有较大差距。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进口芯片金额高达2300亿美元,花费几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进口金额的两倍。此次事件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

  接下来该文用励志性的话强调:“面对技术差距不能盲目悲观,对中国的高科技发展丧失信心,而应该激发理性自强的心态与能力,通过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术。!还引用一位投资人的话来如此评论道:!可以预见,从现在开始,中国将不计成本加大在芯片产业的投入,整个产业将迎来历史性的机遇。!确实,如果我们能够痛定思痛,加快推进互联网和信息产业政策完善和科技体制改革,并产生更强的改革紧迫感、凝聚起更大的改革力量,那就有可能把挑战变成机遇。

  笔者虽为党报的上述评论点过赞,但还是要综合舆论界对此事件的看法,以一孔之见述评如下。

  首先,笔者赞同舆论界就中美所谓“贸易战”发表“值得深思”的尖锐评论:“冷静地想想有关的问题吧。不然,在那抱着苹果手机,喊著今夜我是中兴人,有个屁用?”;“中兴通讯事件再次说明,那些义和团式的爱国情绪,在残酷现实面前是行不通的!高精尖的核心技术,几乎全部掌握在美国手里。美国常青藤大学和顶级研究机构,聚集了全球顶尖人才,并甘于几十年默默无闻做基础研究,中国短期内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是啊,整天高喊“中国制造2025”,《大国重器》一集一集地播放给国人看。。。。。。可是,这回可正好对中兴的禁令7年,即2025年。如此之巧合,难道是天意使然?现在回头审视,这些人为何忘了“国之重器不可示人”这一古训,反而天天扯起嗓子高喊“厉害了”,如此岂非既祸民又误国么?

  难怪有著名学者撰文称:“现在的中国,天天折腾模式创新,一个共享单车烧进去几百亿,巨头们天天围绕外卖送餐拼团等领域拉帮结派斗得你死我活,却罕有机构大手笔投资尖端科技。长期忽视基础研究,忽视技术创新的恶果,终于在中兴通讯事件上得到了痛苦的验证。而在芯片危急存亡之秋,中国股市却还在炒作海南要不要放开博彩赌马之类的题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对此评说,笔者鼓掌:“诚哉斯言!”

  笔者认为,中兴通讯事件的确称得上是中国的“芯片之殇”!也让国人从中清晰的看到,目前中国社会确实是一个全民浮燥的社会,尤其是拜金主义几乎深入多数国人的骨髓。赚大钱、赚快钱、赚热钱,一夜致富等等幻梦,几乎是许多国人的毕生追求。但是有多少国人仔细思量过,芯片是必需得“沉下来、坐得住、耗得起”方能进行研发的。然而从时下中国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明显现象,却是从大学到大型巨企业,都无不充斥着大量官僚主义之戾气,而这在戾气笼罩下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那么,不改变如此状态便想自做芯片,那只能是做梦。

  笔者认为,但若从“万事无定法”古训角度来观察分析,我们立即可知芯片技术,其实中国政府早就开始重视并称要“大规模发展”,可其结果竟然是这现状!由此令人不得不举一反三自问:“类似的其它产业,国家投入的不少,起步也比人家一点也都不晚,可为何照样存在偌大的差距呢?”可以说中兴走到今天这种无比尴尬地步,应当说是咎由自取。而其能否生存下去,则要看我国政府将对其采取何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