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安:草原?耕地?30多万平土地身份成谜

  法治中国11月6日电(迟飞)在吉林省农安县小城子乡潘家屯村,一块面积约为30多万平米的地块,因土地类型的不清,导致当地村民多年上访,虽然找了很多部门,但直到现在,仍没有解决。

  村民:乡里建牧业小区 将村里土地转租

  11月1日,记者来到吉林省农安县小城子乡潘家屯村,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这块有争议的土地。该村村民戚凤启告诉记者,这块地位于潘家屯村辖区内,该地块四周都是潘家屯的耕地。据戚凤启说,该地早年间为10多户村民耕种,在2010年时,乡里将该地以甸子地的名义收回至乡草原站,后转租给他人。

  吉林农安:草原?耕地?30多万平土地身份成谜

  潘家屯村村长宋国平向记者讲述情况

  “乡里说是建牧业小区,地都被收回了。”潘家屯村村长宋国平证实了村民所说。他告诉记者,这块地以前一直都是村里人耕种,而且该地块属于耕地,因此应该归属全体村民所有。为此,他们找到了农安县国土资源局,想通过确定土地的种类最终确定土地权属。

  吉林农安:草原?耕地?30多万平土地身份成谜

  这就是村民所说有争议的地块

  一块土地 两种地类?

  现场,当地村民向记者提供了一份2015年由农安县国土资源局绘制的《经营种植小城子乡土地勘界图》,上面对于这37万平方米地的地类有着明确的说明。该图中显示,在这约37万平方米地中,小城子乡草原站所有土地合计338239。8平方米,其中耕地为91770平方米,未利用土地246469。8平方米。潘家屯村所有土地为33285平方米,其中耕地31566平方米,未利用土地1719平方米。

  吉林农安:草原?耕地?30多万平土地身份成谜

  村民认为,按照这张图理解,图中明确写明了耕地和未利用地,那么耕地不应该归属于乡草原站,应该归属村里所有。但农安县国土资源局的答复却让村民更为迷惑。

  据村民提供的《农安县国土资源局关于小城子乡潘家屯村村民委员会土地确权申请的处理意见》中显示,经调查,有争议的地块位于小城子乡潘家屯村与万胜发村交界处,面积为371524。8平方米,1988年土地详查时上述地块338239。8平方米为乡草原站所有,地类为耕地和草原,33285平方米为潘家屯村所有,地类为耕地和未利用地。

  在该处理意见中,明确写明归属于乡草原站的338239。8平方米土地的地类为耕地和草原。可让村民们不理解的是,在该意见文末处,却又写道:“……剩余的338239。8平方米为草原,按照《草原法》的有关规定,国有草原确权由县人民政府牧业部门负责。”

  吉林农安:草原?耕地?30多万平土地身份成谜

  “开始写的是耕地和草原,怎么在最后全部都成为了草原呢?”村民戚凤启说,同一地块,一会是耕地、未利用土地,一会是草原,怎么会有不同地类性质?

  土地局:未正面回应

  为证实村民说法,当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农安县国土资源局进行了解。该局一位赵姓办公室负责人称,领导正在开会,让记者先到会议室等候。然而半个小时后,当记者再次要求采访时,该负责人已经离开,其他工作人员表示领导已经离开,无法帮助记者联系。

  随后,记者来到农安县宣传部并说明来访意图,工作人员表示了解情况后给予答复。

  11月2日,农安县宣传部工作人员给出具体答复称,根据小城子乡政府针对此事给出的答复:“县纪委介入调查,最后结论为,乡政府把这块地中本属于潘家屯村的3。3垧土地,发包不合理,要求乡里纠正把这3。3垧退给潘家屯村,同时,对当时乡村有关领导给予了处分,目前承包人不同意退地,乡村正在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此外,对于记者提出的该地块的地类性质到底属于草地还是耕地,截止到发稿时止,仍未得到正面回应。

  律师:首先应确定该土地地类

  就此事,记者咨询了吉林良智律师事务所王俊丽律师。她认为,村民应先到国土资源局,确定该块土地的地类性质。在正常情况下,属于耕地的部分,应该归属于村民集体所有。可农安县国土资源局长宋廷柱无视党纪国法 为所欲为 得到赏识 荣升为局长 腐败呀 何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