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干部“三换” 迎接撤县设市
文章目录
撤县设市既是荣誉也是压力,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在命名的一段特殊时期,“稳定是过,慢进是错,大变才是战略”。干部作为全县发展的组织者,只有迅速“三换”,干出大业绩,要实现大改变,走在全省前列才能上对得起省市要求,下满足了群众期望。
“换脑”,解决“思路不清”问题。在发展速度上,指标设置应位于各县区前列;在发展思路上,由于更多偏向于非农产业和推进城镇化,应依托高新区,“项目为王,招商至上”,通过建厂吸纳工人,壮大工业,带动三产;特别是在发展重点上,先集中全县之力,发展城区,建议通过规划的科学调整和项目的选址结合,改变现有的各成一块格局,建设大县城,实现对外形象的大提升。在农业产业上,抓住乡村振兴机遇,借鉴烟草产业发展经验,确定的几个重点产业,成立几个专业公司,产、销一起抓;乡镇因地制宜,重点抓产业园区。
“换心”,解决“动力不足”问题。目前干部抓发展不力问题,既有干部“眼界不宽、能力不强”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能力不足、怕担责任”问题。有什么措施能让干部自发的、真正的做到“敢于担当、干劲十足”,确实值得认真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实际能操作的措施。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建议能否从“追责”和“重奖”做起,如招商引资对有功人员的重奖问题,要奖的让人心跳,调动干部积极性,见贤思齐。
“换手”,解决“手中无招”问题。对我市而言,一、二、三产的发展,重点是重大项目的带动,而项目的效益取决于“三个好”:好的项目内容、好的实施主体、好的保障措施。要发挥县级的牵总和统揽作用,县上主攻项目研究、推介、争取,乡镇主攻实施、环境保障。在过去的脱贫攻坚中,要解决的是贫困群众“面”上的问题,一个都不能少;而在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建议要解决“点”的问题,以“点”带面。一方面,县、镇集中项目、资金、精力办大事,如拐枣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重点是主攻龙头产业的建设;而中医药产业,龙头产业“广誉远”厂区基本建成,重点是要主攻原料基地的建设;又如旅游产业的发展,先集中一切资源,打造一个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景点。同时乡镇也要因地制宜,确定几个好的产业园区项目,县上给予集中支持,不搞项目、资金“撒胡椒面”。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