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人民的公仆”植下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努力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恒心。“人民的公仆”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的同时,须植好“三朵花”,耐心“浇水”,更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的公仆”须植好一朵“莲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人民的公仆”当涵养莲花的品质,如果与庸俗的东西同流合污,终将被淘汰,党员干部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人情问题上,“既要真诚待人、乐于助人,不搞人一阔脸就变那一套,更要讲党性、讲原则,坚持按党纪国法、政策制度办事,不搞关系学那一套”。这番教诲要求“人民的公仆”坚贞不渝如莲花一般,始终秉持高洁正直、刚正不阿的高尚人格。不言而喻,党员干部在植好这一朵”莲花“是必不可少的事,必须从内心和实际行动中以“莲花”为榜样,做到廉洁从政,群众的难题必须解决,时刻将人民挂心中,定期调研,了解群众的需要,对症下药出解决措施才是人民的“好公仆”。
  “人民的公仆”须植好一朵“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歌咏了梅花不畏严寒,同时也激励“人民的公仆”要敢于拼搏,不畏艰险,真正做到自强不息。在工作中要有“梅花”攻坚克难、经得起考验的优良品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关心和体恤人民群众,扎到“群众堆”里,了解群众的需要,为人民群众办真事、办实事,实现人民的愿望,党员干部要把“梅花”精神植进心里,落在实处,人民的事、无难事,党员干部要拥有“梅花”的精神,攻坚克难解决好人民的难题。
  “人民的公仆”须植好一朵“菊花”。菊花,“花中君子”誉之。为官当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高雅;当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忠贞执着;当有“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的勇毅傲然。“人民的公仆”更应学习菊花这种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不动摇,抵得住外界的车马喧嚣,顶得住工作中的艰难困苦,守得住党的初心使命。在工作中,要毫不犹豫的去除心灵的“杂草”,定期给心灵一次洗礼,杜绝慵懒散漫,涵养“菊花”的淡泊与坦然,做党的忠贞信仰的形象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