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乐亭县委书记袁志刚谈文化
文章目录
河北乐亭县委书记袁志刚谈文化
提高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加快推进全国文化名县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目标要求,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贯彻落实的实践中,乐亭县将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品牌工程、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加快推进全国文化名县建设,不断提升乐亭文化的对内凝聚力、对外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一要着力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的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乐亭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文化自觉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这种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也是对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综观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其最大的特质就是靠文化自觉来引领前进方向,使我们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当今世界,文化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在地区综合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主动担当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重任。从乐亭文化发展情况看,经历了一个不断觉悟和觉醒的变化过程,从把文化作为一种手段到作为一个目标,从只强调文化的教育、教化功能到真正把文化作为事关民生幸福的精神需求,一种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正在形成。立足时代和实践的新发展,我们要以新的视角深刻认识文化地位和作用,更加自觉地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更加自觉地把文化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更加自觉地用先进文化占领阵地,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努力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进、协调发展。
二要不断增强全县人民的文化自信,准确把握加快文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信。这种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来自于坚实的工作基础、有力的物质保障、浓厚的社会氛围以及正确的发展道路对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作为传统的文化大县和当今的全国文化先进县,乐亭是乐亭大鼓、皮影、评剧“冀东文艺三枝花”的发源地、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皮影之乡;在清末民初乐亭人创造了“东北三个省、无商不乐亭”的商业传奇,留下了由经商而致富、由富裕而兴教、由兴教而人才辈出的百年辉煌史。更重要的是,乐亭还是一块红色沃土,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故乡、共和国将军之乡,拥有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立足乐亭这些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已经形成的特色文化品牌,我们要进一步引导全县上下,从传统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中汲取信心,从文化繁荣发展的实践中树立信心,从全社会日渐形成的文化自觉中坚定信心,紧紧抓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给文化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用足用好中央、省、市关于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推动乐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要立足实现文化自强,加快建设全国文化名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为我们推动乐亭文化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借鉴全国各地文化改革发展先进经验,我们正在抓紧制定建设全国文化名县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我县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建设沿海强县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任务,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打造历史文化名县、民间艺术之乡、红色革命圣地、文明生态城市四大文化品牌为特色,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品牌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发挥优势,重组资源,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乐亭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全国文化名县。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