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轩183 ;用“无豕不成家”武装地产(续)
  
  
  
  猪年用“无豕不成家”武装地产:http :szbbs。soufun。comsalon1034553076255730762557。htm
  
  古有“无豕不成家”的民谚。
  关于家的事物,笔者就有兴趣一起揉炼。于是,就有了下面文字。
  相信不少人与我一样,看过《大家》栏目。首先吸引我的是“大家”这个标题,栏目其下的英文注解为“Great Master”。倒过来翻取“金山词霸”,可取到“大师”的意思。
  无独有偶,上网一查,对此感兴趣的人竟也有之,如一个网友就在上百度问到——“我读了新报上面相声大家姜宝林 ?是什么意思 ?它和相声大师姜宝林是一样的么 ?还是印错了 ?”。在百度上看到的最佳答案也来自“金山词霸”,看来“金山词霸”确是个“说问解字”的好工具!百度上推出的最佳答案如下:
  大家的几个意思
  1。【family of high ranking official】∶巨室,世家望族。古指卿大夫之家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amp ;8226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great master】∶犹言大作家,大专家;艺苑品题有大家之目,自论诗者推李杜始。――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
  3。【master】∶奴仆对主人的称呼;
  4。【Your Majesty】∶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称呼;
  5。【polymath】∶知识渊博者,博学的人。
  针对百度的问题,“大家”应该是取第二个意思great master,“大专家”的意思!还有“大家风范”的含义,词典上说是用的第一个也就是世家望族、有声望地位的人家的意思,不过当“专家,大师”或者“博学的人”讲应该也可以!
  中国字博大精深,由“家”衍生出的意义纷繁趣意。试想,仅对“家”字做什么专著剖析,就是项浩大工程,博览群书这一条件,本身是件不容易事,所以不敢轻易涉及。关于“家”来由,简单知道和“猪”有这联系,但具体有怎样一个关系不是太清楚,搜索后,要感谢网上仁兄(大师)。
  
  无豕不成家——无猪不成家。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族,我们都属于这个国家的的,但是“家”字最初是什么意思?“家”最初是怎么来的呢?相信没有几个人在意过。
  “猪”在古代文献一般写为豕。“家”的造型从出现到现在基本上是没有多大的变化,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家”字就是房屋内一只或者两只猪,现在的“家”字依然保留了这样的造型。我们现在所用的“家”字分明是取象于屋檐底下有一条猪。
  然而,“家”的概念明明是指人所居住的地方,为何不用舍内有人的表象,却偏偏用舍内有猪来表示呢?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家”的:“家,尻(居)也,从“家” 的发音来源于指代公猪的“家”字,为何当初要选公猪来表达“家”呢?
  有学者是这样解释:在父系氏族公社中,成员们是“共居共财”体格健壮的公猪(家)用作种猪,其本身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因为要单独喂养于家中。
  高式武先生在其《我国猪的起源和进化》一书中是这样解释“家”和“豕”的关系:“家”字字义是指人居,家从“豕”,以示其畜豕,同时亦表示其富有,那时“富有”,“食肉”,“畜猪”可以称为“家”,而“非富有”,“不食肉”,“不畜猪”则不能称为“家”,它反映的是在殷代以及从前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是把畜猪当作占有财富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在上古时期,没有一定的财富就不能称之“家”,而没有猪就谈不上财富,所以有豕方可成为家,无豕则不家。
  距今6千年的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为我们解决这样问题提供了实物证据,在半坡人居住的圆形屋中便有一部分空间作为猪舍,猪与人同居与一个空间中。家宅中的猪舍同时又是人们的排泄的地方,与“家”字取象十分近似的“溷”字,根据《辞海》的解释有猪圈和厕所的意思,即使是到了汉朝,猪圈同时也是厕所。
  由于历史的发展,人类居住条件的改善,猪圈兼厕所从家里移到家外,久而久之,“家”的取象之源为人们所淡忘,这个字的结构久变得难以理解了。
  在我家当地农村,家庭养猪一般是在家居建筑的后面前面搭建一个棚子作为猪圈,和家居相互连接,猪吃食的时候从家居中大摇大摆地走到猪圈,吃完食后又大摇大摆地从家居中走出去。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财富不在需要用养猪数量的多少来表示,而“家”字成了“家庭”,“家族”,“家国”,“家乡”的专用词语。时至今日,与猪的原始联系久就这样埋没无闻了。
  原来,“没有一定的财富就不能称之家”,“没有猪就谈不上财富”,“有豕方可成为家,无豕则不家”,看来“家”的确是财气的象征。
  我的家乡有一句俗语: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里提到了三十亩地一头牛(财产),老婆孩子(亲人),热炕头(睡好觉)。以上象征的东西你都有,家就自然而然成了避风的港湾,亲情的沙滩,和睦而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