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小议
文章目录
由中行的数据(同比4月,亿元)可得出M0,M1近年增长率。
07到0808到0909到10
M216。8825。8921。48
M118。8117。4831。25
M010。7011。2615。76
之前数年中国M2
2000年12月13。5万亿元
2001年12月 15。8万亿元
2002年12月 18。5万亿元
2003年12月 22。1万亿元
2004年12月 25。3万亿元
2005年12月 29。9万亿元
2006年12月 34。6万亿元
2007年12月 40。3万亿元
之前数年美国M2 (Billion)
2000年12月4921。7
2001年12月5433。5
2002年12月5779。2
2003年12月6071。2
2004年12月6421。6
2005年12月6691。7
2006年12月7035。5
2007年12月7447。1
2008年12月8200
2009年12月8524。3
由此可以看出,最主要的M2在这几年有着20左右的年增长,美国则年是增长。7。3。美国目前的M2换算为RMB为55亿元,已被我国超越。考虑到我国GDP为美国13,平均工资为美国4,通胀压力聚显。M2高速增长一是因为庞大的政府开销,二是因为我国之前实行的强制结汇制度,就是说所有企业海外贸易获得的收入都要强行和政府换成人民币,所以货币越来越多,RMB购买力下降。但表面上物价为什么没有大幅度上升呢?这可以用,Fisher 公式解释,在MV等于YP(货币量流通速度等于 平均价格交易总量)中,虽然M增加了,但中国是国富民穷,财富主要集中在国企和政府机关而不是人们手中,导致了流通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却很少,表现为我们常说的高储蓄率,造成流通速度(V)低,在P不能短期改变的情况下,对等式右边的Y产生上升压力不大。
而且出来流通的财富大部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将其主要用在房地产业。而房产属于投资而非花费,不计在CPI内,所以虽然人民币越来越多,衡量民生和膨胀的CPI并没有随之起舞。当然,随着房产新政的推出,空余的资金向其他对象流动,代表是大蒜,鼎盛时 18元一公斤,一元一个,但即使是这样,4月份CPI同比上涨也只有2。8。一种解释是,随着年头天灾效果的消弭,猪肉供应的增加与食品囤积者的抛售(食品类下降0。6)外带房政的连带影响(居住类下降0。3)等因素,CPI得到稳定。而五月CPI甚至出现了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3),而更重要的是,CPI 有34是食品,而当中最主要的日常粮食的价格被国家以法规和储备控制着,无法自由上涨。而我们一边感到房价高的令人窒息,一边看到CPI等指数保持稳定,因为这不是通常的通货膨胀,而是结构性通货膨胀(即部分而非全盘物价上涨)。
正如弗里德曼所说,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来自印刷厂,控制M2的增长是当务之急。我国可向日本借鉴,用资金或借钱买汇向企业和国民购买外汇,或者直接藏汇于民,而不是印钞票来强买强卖。而个人方面,医疗,住房等因素带来的不稳定性注定了人们偏向于高储蓄,虽然股市复苏和新兴个人投资让近年人民币储蓄减速乃至近几月甚至降低。但只有相应有效的社会保障才能真正让存款流动起来。与之同时,精简占GDP近30政府开销,也能给予货币供应下调的空间。
看回公式,克制通胀(Y)的另一个好方法是扩大生产(P上升),可惜国企巨无霸的垄断存在让游资失去了健康的生产投资渠道。在要么被合并(如加油站)要么被没收(煤矿)的情况下,进行实际生产不如炒,最开始的时候流行炒股,但当股市晴雨不定就去炒楼盘,楼市被打压就去炒大蒜。政策在身后追逐,但如水的资本从来是易疏不易堵。如果政府适当开放部分垄断行业,给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一个机会,浮躁的资本可以进入实际生产领域。而且,在民营私企的蓬勃可降低民众失业率提高工资水平,能部分抵消膨胀对广大民生的影响,正如文景之治,盐铁的民营准入,造就盛世。
而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发展能推动一系列相关行业的成长进而推动地方税收的增加。当老板们离开股市来办企业,股市里少了卷款的暗流,当政府能从地产以外的地方获得GDP数值,他们才会愿意调控楼价。只有股市楼市与生活相安无事,人民的心才定,社会对膨胀的预期才会下降,而物价,也不会在对未来的恐惧中增长。
文章作者 中国贪官数据库
上次更新 2010-06-17